歷史沿革
1954年,設浪珠鄉。
1974年,鄉改公社。
1984年,公社改鄉。
2021年1月,撤銷浪珠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拉果鄉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浪珠鄉轄報戈、古木2個村民委員會;下設17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浪珠鄉下轄2個行政村。鄉人民政府駐報戈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浪珠鄉地處
布拖縣境東南部,東與
金陽縣梗堡鄉隔河相望,西連烏依鄉,北鄰
四棵鄉。區域面積40.0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浪珠鄉地勢略西高東低,平均海拔1300米。
氣候
浪珠鄉光照充足,空氣乾燥。春冬寒冷多雪,夏季雨量集中,秋季溫和涼爽。多年平均氣溫11.9℃。無霜期年平均206天。年平均降水量698毫米。
自然災害
浪珠鄉主要自然災害有乾旱、洪澇、土石流、冰雹、霜凍、雷擊。
人口
2011年末,浪珠鄉轄區總人口2314人。總人口中,男性1236人,占53.4%;女性1078人,占46.6%;14歲以下863人,占37.3%;15~64歲867人,占37.5%;65歲以上584人,占25.2%。總人口中,以彝族為主,達2206人,占95.3%。2011年,人口出生率5‰,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長率1‰。
截至2019年末,浪珠鄉戶籍人口2844人。
經濟
綜述
2019年,浪珠鄉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農業
浪珠鄉有農業耕地面積2795畝。糧食作物有玉米、土豆、蕎麥、水稻。2011年,生產糧食1813噸,其中馬鈴薯1645噸,苦蕎45噸,玉米123噸。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馬、羊、家禽為主。2011年,生豬飼養量2812頭,年末存欄2618頭;羊飼養量5634隻,年末存欄4345隻;牛飼養量1546頭,年末存欄1225頭;馬飼養量256匹,年末存欄236匹;家禽飼養量2.4萬羽,年末存欄1.7萬羽。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浪珠鄉有國小1所,在校生188人,專任教師9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96%。
醫療衛生
2011年末,浪珠鄉有衛生院1個。專業衛生人員2人。
廣播電視
2011年末,浪珠鄉有“村村通”電視用戶30戶,入戶率10%。
社會保障
2011年,浪珠鄉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數358人,支出25.8萬元,月人均60元;農村五保供養12人,支出2.2萬元。年末,參加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226人,參保率達53%。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浪珠鄉有行動電話用戶365戶,行動電話普及率68%。
交通
浪珠鄉境內通公路。
歷史文化
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的傳統佳節,彝語稱“東此”。一般為每年七月(農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擇吉日而過,它源於彝族先民對火的原始崇拜,一般要連續過三天,有“愛情的節日、東方情人節、眼睛的節日”的美譽。早在節前數日,彝族人民就準備了最好的服裝、煙、酒、雞、豬、羊和火把等。第一天,家家戶戶都根據自己家經濟情況,殺雞、殺豬宰羊祭祀祖先(特別困難的就煮雞蛋),盛宴慶賀,至深夜,家家戶戶都點燃火把,從房屋內的上方順著牆壁照亮每個角落,口中念著祈盼“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家庭安康”的願望,繞過火塘,經過畜圈,走出家門,通過院壩,走出大門,最後匯入全寨的火把行列,巡遊山野田疇,巡視莊稼,驅逐害蟲。後將未燃盡的火把匯集在一平壩上,大家圍成一圈,手拉著手跳達體舞。第二天以後,則是趕集娛樂的日子,彝語名“東格”,全家扶老攜幼,穿著提前準備好的最好服裝,到特定的火把場參與或觀看由各級政府組織的唱歌、跳舞、鬥牛、斗羊、鬥雞、賽馬、拔河、選美等傳統文化活動和體育競技活動,或在大街上來回遛達,展示自己。第三天晚上要舉行“多哈”,點完火把後,各家把自己燒剩的火把拿到家人經常過往的路邊,找3塊石頭放成三角形狀,上面壓1塊石板,再在石板上放上9棵小石子、9根青草,象平常在家裡燒火做飯時一樣把剩下的火把放在石板下面燃燒,意為火把節結束了,做飯送祖先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