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浪木橋組
- 外文名:Langmuqiao Fm
- 地層單位編碼:06-53-1224
- 地層地質年代:Z1—C1
浪木橋組灰黑色含磷粉砂岩、矽質岩、碳質頁岩,夾白雲質灰岩及磷塊岩凸鏡體,底為塊狀砂礫岩。產三葉蟲化石。與下伏屏邊群為平行不整合接觸。命名廣西地質局等,1965年,1∶100萬憑祥幅地質圖說明書。特徵層型:正層型 蒙自縣浪...
浪木橋 浪木橋是貴州省的地名,以所在地橋樑得名。歷史沿革 始建解放前,1991年並村時停止使用。地名含義 該自然村境內有一浪木橋,故以此得名。
最初建立的“貓貓頭組”包括了當今的屏邊群、浪木橋組和貓貓頭組,厚度大於1730 m。後經羅惠麟(1976,未印刊)訂正,將貓貓頭組的範圍縮小至原含義的“上部”,並與滇東筇竹寺組比較。盧衍豪等(1981)將貓貓頭組時代置於? Malungia?Yunnanocephalus 帶至 Metaredlichioides?Chengkouia ?帶,即筇竹寺期末期至...
龍洋組 龍洋組是1959年黃佑文等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黃佑文等,1959年命名於雲南省龍洋,相當於浪木橋組、沖莊組、大寨組,廢棄。分布範圍 西南,雲南省。
時代 ∈1 命名 雲南第二區域地質測量大隊六分隊,1972年命名。特徵 產三葉蟲:化石帶自下而上劃分為:①Ichangia帶,②Palaeolenus帶和③Megapalaeolenus帶及腕足類等。屬淺海(較深水)陸棚沉積,具類復理石韻律。底與浪木橋組整合接觸;頂與大寨組整合接觸。層型剖面厚169米;區域厚95-446米。
夾淺黃色石英粉砂岩和極少的白雲岩條帶,未見底;中部為灰綠與深灰色絹雲母板岩,粉砂絹雲板岩與灰色細砂岩,粉砂岩呈韻律式互層,夾多層含礫板岩;上部為灰黑與黃色絹雲板岩,粉砂絹雲板岩夾灰白色石英粉砂岩。頂被浪木橋組底部礫岩平行不整合覆蓋;未見底。出露厚度大於5092米。
白得群(組)白得群(組)是1960年昆明工學院地質系命名的岩石地層名稱。命名 昆明工學院地質系,1960年命名,為沖莊組的同物異名,相當於浪木橋組至大寨組的下部。已停用。分布範圍 西南,雲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