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舞介紹
龍舞,也稱“舞龍”,民間又叫“耍龍”、“耍龍燈”或“
舞龍燈”,在全國各地和各民族間廣泛分布,其形式品種的多樣,是任何其他民間舞都無法比擬的。早在商代的
甲骨文中,已出現以數人集體祭龍求雨的文字;漢代董仲舒《
春秋繁露》的記錄中已有明確的各種舞龍求雨的記載;此後歷朝歷代的詩文中記錄宮廷或民間舞龍的文字屢見不鮮。直至現在,龍舞仍是民間喜慶節令場合普遍存在的舞蹈形式之一。龍舞最基本的表現手段是其道具造型、構圖變化和動作套路。根據龍形道具的扎制材料的不同,分為布龍、紗龍、紙龍、草龍、錢龍、竹龍、棕龍、板凳龍、百葉龍、荷花龍、火龍、雞毛龍、肉龍等等;北方龍舞的製作一般高大粗重,風格古樸剛勁;南方龍舞則精巧細緻,活潑敏捷。龍舞從色彩上可分為黃、白、青、紅、黑等,以黃龍最為尊貴。龍舞的構圖和動作一般具有“圓曲”、“翻滾”、“絞纏”、“穿插”、“竄躍”等特徵。龍舞的傳統表演程式一般為:“請龍”、“出龍”、“舞龍”和“送龍”。民間有“七八歲玩草龍,十五六耍小龍,青壯年舞大龍”的說法。舞龍人數少則一人舞雙龍,多則百人舞一大龍。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和信奉的祖先;龍舞是華夏精神的象徵,它體現了中華民族團結合力、奮發開拓的精神面貌,包含了天人和諧、造福人類的文化內涵,是中國人在吉慶和祝福時節最常見的娛樂方式,氣氛熱烈,催人振奮,是中華民族極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板凳龍介紹
浦江板凳龍,又稱為長燈,由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一條龍從頭到尾,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
陣形變化豐富,集
書法、
繪畫、
剪紙、
刻花、
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遊動時又融
體育、
雜技、
舞蹈為一爐,不僅保留了我國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帶的傳統民間文化,同時,又保留了書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原生形態。2006年,浦江板凳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構造
浦江板凳龍由龍頭、龍身(子燈)、龍尾三部分組成,俗稱長燈。龍頭下托木板,以竹篾紮成,高2米,長4米,外面裱上棉紙,再繪上色彩鮮艷的
龍鱗,而龍頭造型不一,燈頭高約二點七米,有緘口與張口之分,鬍鬚有白、黑之別。白鬍須燈頭稱為老燈頭,張口翹舌黑鬍鬚燈頭,表示年輕。龍身由木板連綴而成,龍身上有拱門殼,裱以棉紙,裡面有幾支紅燭。元宵夜會演,黑鬍鬚燈頭提早進場先行串演,白鬍須燈頭入場後,它同時陪迎三圈結束時黑鬍鬚燈頭提前退場,謂年輕禮讓年長之儀。
根據龍頭造型,可分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等類別。因凳板(龍身)上的設定造型不同,亦有方燈、酒罈燈、字燈等十一種不同的形態。每逢節日或重大慶典興燈,以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為主要
表演陣式
特點
浦江板凳龍,顧名思義就是一條條用單個板凳串聯而成的遊動的龍燈,一條龍從頭到尾,要用八十多條板凳相連,板與板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一個木棍有一人拿著,每條板凳上都扎著花燈(替代龍體),花燈上都畫了自己喜歡的花草、樹、鳥等圖案,由於每隻花燈都按自己的喜好所畫,為此八十多隻花燈的圖案竟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條龍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圖案。到了夜晚,花燈內點燃燭光,在田野、在山間、在小巷上行走,一條長長的燈龍,讓人們充分感受到廣場民間舞蹈氣勢恢宏、剛強柔美的特徵,在鑼聲、號角、銃聲震天,喝彩聲此起彼伏的氛圍中接受和領悟娛己娛人的生活習俗和敬天順人的民眾信仰。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
綜合體,它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爐。遊動起來的龍舞兼有粗獷、細膩、奔放、嚴整的風格,通過這種激情與哲理、娛樂教化合一的舞蹈,人們得到了感官和心靈的雙重滿足。浦江板凳龍是地道的百姓
文化,廣場性、廣泛性、驚險性為其主要特徵,其參加人數之多、活動場地之大,在同類形式中實屬罕見。
傳說
據浦江縣誌記載,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間的習俗“燈節”。按浦江的風俗,正月初一至十五是舞龍的時候,其中十四是
高潮。其中又以“長燈”最為大型。
有關浦江板凳龍的
起源,有一
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當地遇上了史無前例的乾旱,井枯、河乾,大地一片乾枯,渴死的人不計其數。人們祈求天上能下場大雨,可不管怎樣,雨總是下不來。這事被東海的一條水龍看在眼裡,它不顧一切躍出水面,在當地下了一場大雨,萬物復甦,人們得到了解救。可水龍由於違反了天規,被用刀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間。人們忍著悲痛,把龍體放在板凳上,並把它連線起來(後來,人們稱之為板凳龍),不分晝夜地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來,舞“板凳龍”的習俗也由此產生了。
歷史
浦江東漢興平二年(195)建縣,史前文明源遠流長,西漢武帝時代已有“漫衍魚龍、紙角之戲”的群文活動興起。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成了浦江民間習俗,縣誌載稱為“燈節”。
唐代為浦江板凳龍的
孕育期,宋、元為浦江板凳龍的成熟期,明、清為浦江板凳龍的鼎盛期,
改革開放後為浦江板凳龍的弘揚。
傳承意義
浦江板凳龍保留了中國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帶"龍信仰"的民俗文化
傳統,融匯了書畫、剪紙等民間藝術的民間形態,傳承了民眾體育和廣場舞蹈的藝術形式,具有民俗、歷史研究價值和民間工藝傳承功能,在浦江和浙中及江南沿海一帶產生了深遠而廣泛的影響。但時代變遷所造成的衝擊也不可避免地降臨在浦江板凳龍身上,使它的傳承陷入窘境,亟待搶救與保護。
在浦江當地又稱之為《長燈》。板凳龍在我省許多地方都有,並與各地鄉風習俗維繫。《浦江板凳龍》較具代表性,且歷史悠久。據浦江地方志記載,西漢武帝年間就已興起,唐
貞觀年間方誌中也有描述。其特點在於龍身由幾十節、幾百節甚至上千節板凳串聯而成,陣圖變化豐富,民間參予面極廣,有的表演隊伍延綿可達七華里之多。此外,道具工藝製作手法豐富,集民間剪、畫、塑、織一身,龍頭與板凳之上的燈彩飾品千姿百態,琳琅滿目。
現狀
浦江板凳龍(俗稱“長燈”),顧名思義就是用一條條板凳串聯而成的龍燈,盛行於浦江縣鄉村,廣泛流傳於江南沿海各省。根據龍頭造型分仰天龍、俯地龍、大蝦龍等。還因
板凳(龍身)上的設製造型分別取名為方燈、酒罈燈、字燈等11種。逢節日或重大慶典興燈。以麥餅團、剪刀箍、甩尾巴為主要表演陣式。
自唐朝始,“龍騰燈舞鬧元宵”便成了浦江民間習俗,浦江縣誌中稱為“燈節”。富有特色的浦江板凳龍在2006年6月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正月里,板凳龍就會在各個鄉村中舞動。等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各村就會進行正月里的最後一場舞龍大會。
長燈是由龍頭、龍身和龍尾三部分組成。龍頭下托木板,以竹篾紮成,高2米餘,長約4米,外面裱上棉紙,再繪上色彩鮮艷的龍鱗、雲腳,龍頭前有一龍珠,寫有“五穀豐登”、或“風調雨順”等字樣。龍頭造型威武,白須飄逸。晚上點上燈更顯生動鮮艷。龍身由木板連綴而成,一節稱一旗,一般按戶或按丁(家中男子)由各家製作,而龍頭、龍尾由村里製作。每旗龍身上有拱門殼,裱以棉紙,扇面上繪上各種圖案,拱角上繪上龍鱗、雲腳。晚上出燈時,裡面點上蠟燭。 在板凳之間用一木棍相連,每根木棍有一人拿著,每條板凳上都扎著花燈(替代龍體)。由於每隻花燈都按個人的喜好所畫,為此花燈的圖案各不相同,甚至五六條龍走在一起也找不出相同的圖案。
一條浦江板凳龍,幾乎就是一個藝術綜合體,集書法、繪畫、剪紙、刻花、雕塑藝術和扎制編糊工藝為一體;龍燈遊動時融體育、雜技、舞蹈為一爐。浦江板凳龍是地道的百姓文化,參加人數之多、活動場地之大是罕見的。以廣場性、廣泛性、驚險性為主要特徵。
通常龍所到的大村都要盤龍。選擇能容納整條龍盤旋的
場地(多為曬穀場),無場地的選面積較大的田塊。田裡有莊稼的更好,說是“龍踩腳,一年三年麥”,意為被龍踩過的田塊當年會獲得大豐收。板凳龍每年都要到附近同姓的村子串演,龍虎旗、雲鑼開道,所到之處均以火炮、香燭迎送。除了到各村的
祠堂、廳堂祭拜外,一些戶家為求平安、求發財、求子也將龍頭請到自家門前祭拜,並送以紅包、饅頭。求子的還要在龍頭上摘一小球掛於床前,一旦求子求成,一般在第二年還要來分饅頭致謝。
拯救板凳龍
造成浦江板凳龍瀕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時代的動亂、社會的變革,還有影視文化的飛速發展,農村業餘文化生活的多元繁榮,都影響到人民民眾的迎燈熱情,導致浦江板凳龍表演陣式、制燈藝術的失傳和制燈藝人的消失。
陣式
失傳——
搶救浦江龍刻不容緩。十年“文革”中,浦江板凳龍和其它傳統民間藝術一樣,沒有逃脫遭受毀滅性破壞的命運。砸爛燒毀龍頭,全縣不準迎燈,不準說龍與迎龍燈有關的話題。為此,成長在這一時期的人們,沒有看到過燈龍,也不知道板凳龍的風情習俗,更不知道板凳龍該怎樣製作,該如何表演。
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板凳龍也迎來了明媚的春天。但改革開放後,文化事業蓬勃發展,廣大人民民眾的文化需求也呈現多元趨勢,迎燈積極性深受影響。由於缺少文字的記載,20世紀80年代初,當我們深入鄉村組織發動重迎板凳龍時,諸多精彩的表演陣式已無法傳承,經過長期的細緻的多方發掘整理,現僅存麥餅團、元寶陣、風爐柵、鐵索環、梅花形、盤屋柱、剪刀箍、抽山門、青蛇掛、甩尾巴等十餘種,即使在全縣開展地毯式的大規模的民間民族文化普查活動中,只有白馬鎮王市村的一個老人能講述“梅花形”表演陣式,問遍全縣制燈迎燈的人,居然沒一位知道具體該怎樣表演。這一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搶救浦江板凳龍已刻不容緩。
傳人消失——保護浦江板凳龍時不我待。浦江板凳龍遍布浦江鄉村,舊時扎燈、制燈、畫燈人村村都有,幾乎男女老少均會。每年臘月,在浦江鄉村到處可看到扎燈頭、刻燈頭、制燈板、畫龍燈、剪龍頭須等情景,呈現的是刻、雕、畫、剪十八般武藝競相風流,男、女、老、少全村人一齊動手制燈,熱鬧繁忙的景象。據普查統計,全縣70歲以上能扎制龍頭的藝人已屈指可數,70歲以下的(包括年青一代)壓根兒不會扎制燈頭,浦江板凳龍的生存
環境正面臨嚴重的挑戰,保護浦江板凳龍已時不我待。
鑒於板凳龍面臨瀕危,縣文化部門堅持“搶救就是最好的保護”的原則,千方百計籌集資金,舉辦活動,開展研討,採用立體性保護措施,使浦江板凳龍雄風重振。
盤龍表演有繞剪刀箍、轉圈等多種花樣,幾條長燈一起表演時,還有賽長、(龍頭)比高等
競賽。
盤龍一旦開始,鞭炮鼓樂齊鳴,龍頭領先,龍身龍尾相隨,呈圓形盤旋。盤旋的圈數一般為順時針三圈、逆時針三圈。盤旋的速度隨著鼓樂由緩到急。人們舉著板凳,模仿著龍舞動時的姿態盤旋著。龍身越盤越緊,舞龍者的腳步也越來越快,到最後幾乎是在狂奔了。如有舞者因為跟不上步伐摔了出去,按照家鄉的說法,摔出去的人將交好運。正月十五為散燈日,通常那天還會進行最為精彩的拉燈——在直路上,燈頭、燈尾分別往前後拉,直到中間拉斷或拉乏為止。
成就
2006年,浦江板凳龍被文化部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