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口明城牆遺址(中敵台)位於南京市浦口老城泰山街道、頂山街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浦口明城牆遺址(中敵台)
- 所屬年代:明代
文物歷史
又稱浦子口城。洪武四年(1371年)八月朱元璋令指揮丁德在有“扼抗南北、鉗制江淮”之稱的長江北岸浦子口築城。城為圓形,周長十六里多,設城門5座,東為滄波,西為萬峰,北為暘谷,南為清江,另有南便門曰望京,城內有應天衛和軍儲倉。浦口城位於今江浦區浦口東門鎮和南門鎮一帶。弘治六年(1503年)江潮湧入望京門,南城坍入江中。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重修,歷時一年完成,補建南面臨江城垣899丈,增建4個門券、一座瓮城,城下開9個水洞,新建的四座城門為:南門曰金湯,3座便門曰廣儲、攀龍、附鳳,原東門改名朝宗,北門改名拱極,所建中敵台成為浦口眺望長江、觀景抒情的名勝。為防禦江潮衝擊,又於金湯、廣儲兩門近江一帶築石堤一道。崇禎八年(1635年),增建女牆,修繕敵台2座。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又兩次維修敵台。鹹豐年間,太平軍拆城牆磚運至鎮江築城,城毀。光緒二年(1876年)重修。今浦口城附鳳門及附近城牆保存較好,朝宗門門洞兩側巨石、拱極門巨石基礎、萬曆《重修浦口城記》碑尚存,西敵台城牆上鐫刻的 “江漢肅記”四字清晰可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