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倦卻詩書上釣舡

《浣溪沙·倦卻詩書上釣舡》是唐五代時期無名氏創作的一首詞,收錄於《敦煌曲子詞》中。此詞主人公是身披蓑衣、手執魚竿的釣者,但這裡的釣者並非一般的漁父,而是遁入江湖的讀書人。“蓋緣時世厭良賢”,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現實世界的放棄與疏離,體現了一種與世事不合作“不朝天”的叛逆精神,這種追求精神超越的抒情基調與對世事的不滿怨憤的價值判斷是早期漁父作品的基本情緒。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浣溪沙·倦卻詩書上釣舡
  • 作者:無名氏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敦煌曲子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

作品原文

浣溪沙
倦卻詩書上釣舡。身被莎笠執漁竿。棹向碧波深處去,幾重灘。
不是從前為釣者,蓋緣時世厭良賢。所以將身岩藪下,不朝天。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浣溪沙: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此詞實為“攤破浣溪沙”,雙調四十八字,前闋三平韻,後闋兩平韻,一韻到底。
⑵倦卻:厭倦。卻,助詞。舡(chuán):即“船”。
⑶被:即“披”。莎笠:當為“蓑笠”。
⑷棹(zhào):原意為船槳。這裡作動詞用,划槳。
⑸蓋緣:因為,由於。蓋,發語詞,無義。厭:壓制。
⑹岩藪(sǒu):山澤,山野。

白話譯文
逐句全譯

厭倦了讀書而上了釣船,身披蓑衣頭戴斗笠手拿著釣魚竿。船劃到碧波深處去,過了幾重的險灘。
以前我並不是釣魚者,只是因為朝廷壓制賢才,所以我才出沒于山水之間,不去朝廷做官。

創作背景

這首詞作者不詳,據篇中所敘,當是一位苦讀詩書、自命賢良的文人,其所以選擇漁隱乃緣時代不容。

作品鑑賞

這首《浣溪沙》的作者是懷才不遇的文人,由於無人識拔而放下詩書,拿起釣魚竿,流連於碧波之上,徜徉於峰岩之間,過著隱士的生活。
此詞主人公是身披蓑衣、手執魚竿的釣者,但這裡的釣者並非一般的漁父,而是遁入江湖的讀書人。“蓋緣時世厭良賢”,表現出對物質生活、現實世界的放棄與疏離,體現了一種與世事不合作“不朝天”的叛逆精神,這種追求精神超越的抒情基調與對世事的不滿怨憤的價值判斷是早期漁父作品的基本情緒。至於他為何為時代所不容,若果如作者所稱:“蓋緣時世厭良賢”,就是生逢亂世,仕途無門。對此,任半塘早有詮解:“按下片首句之意,應謂‘為釣’非我本意,亦不同於昔人之為漁隱。時世棄我,當道者皆非人,無從安身立命。危邦不居,始苟全於岩下耳。”(《敦煌歌辭總編》卷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