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油50是浙江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用滬油15/浙雙6號選育的油菜品種。由浙江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申報,2011年11月1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六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油2011013。
以往審定情況:2009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10年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浙油50
- 界:植物界
- 科:十字花科
- 屬:蕓薹屬
- 種:蕓薹
- 品種:浙油50
國審油2011013,浙審油2009001,
國審油2011013
特徵特性:甘藍型半冬性常規種。幼苗半直立,葉片較大,頂裂葉圓形,葉色深綠,裂葉2對,葉緣全緣,光滑較厚,葉緣波狀,皺褶較薄,葉被臘粉,無刺毛;花瓣黃色,側疊、復瓦狀排列;種子黑色圓形。全生育期220天,比對照中油雜2號晚熟1天。株高165.5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7.8個,單株有效角果數248.5個,每角粒數19.0粒,千粒重3.91g。菌核病發病率2.26%,病指1.25,病毒病發病率1.17%,病指0.78,菌核病鑑定結果為低抗,抗倒性強。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平均芥酸含量0.25%,餅粕硫苷含量20.78微摩爾/克,含油量46.53%。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度參加長江中游區油菜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0.9千克,比對照中油雜2號減產3.2%,平均畝產油量72.76千克,比對照增產4.1%。2010~2011年度續試,平均畝產184.1千克,比對照增產2.5%,平均畝產油量88.08千克,比對照增產11.7%。兩年平均畝產172.5千克,比對照減產0.3%;平均畝產油量80.42千克,比對照增產8.1%。2010~2011年度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54.0千克,比對照增產1.5%。
栽培技術要點:1.長江中游區9月中旬播種育苗,苗床每畝用種量0.5 千克,苗床與大田比例為1:5~1:6,苗齡30~35天,培育壯苗,每畝種植密度7000~8000株,寬行窄株種植。2.施足底肥,大田每畝底施農家肥20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氯化鉀10千克、硼砂1千克;栽後當天施定根肥水,栽後20天第1次追肥,12月上旬重施“開盤肥”。3.苗期注意防治瘁倒病、菜青蟲和蚜蟲,開花後7天防治菌核病,角果成熟期注意防治蚜蟲和預防鳥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油菜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湖北、江西兩省冬油菜主產區種植。根據農業部第1505號公告,該品種還適宜在浙江、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南的冬油菜主產區種植。
9.4%。
浙審油2009001
審定編號:浙審油2009001
品種名稱:浙油50(原名:G142)
作物類別:油菜
選育單位:浙江省農科院作物與核技術利用研究所
品種來源:滬油15/浙雙6號
產量表現:該品種2007~2008年度省油菜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60.3公斤,比對照浙雙72增產19.7%,達極顯著水平;2008~2009年度平均畝產175.6公斤,比對照增產11.6%。兩年平均畝產168.0公斤,比對照增產15.7%;兩年平均產油量82.3公斤,比對照增產29.4%。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78.8公斤,比對照增產9.4%。
特徵特性:該品種全生育期227.4天,略早於對照,屬中熟甘藍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57.2 厘米,有效分枝位39.8 厘米,一次有效分枝數10.4 個,二次有效分枝數8.5個,主花序有效長度55.7 厘米,單株有效角果數481.8個,每角粒數21.9粒 ,千粒重4.3克。經農業部油料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品質檢測,含油量49.0%,芥酸含量0.05%,硫甙含量26.0µmol/g。經浙江省農科院植微所抗性鑑定,菌核病和病毒病抗性與對照相仿。
栽培注意要點:重施基苗肥,須施硼肥,加強病蟲害防治。
審定意見:該品種熟期適中,株型較緊湊,豐產性好,含油量高,品質優,適宜在全省油菜產區種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