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位於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棠陵邵村和孟姜村。

2022年,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位於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墓群東為銅山溪、西為邵源溪、南為衢江、北為高山,處於一個山水環繞的地理空間。

衢江土墩墓群氣勢雄偉,營建方式獨特,具有鮮明的地方色彩,是江南地區西周時期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土墩墓群,證明衢江地區是西周早中期百越文化的中心之一,存在一個明確的古代政治實體。

綜合城址、土墩墓規模、出土器物及文獻記載,衢江地區極有可能是史書僅有零星記載的姑蔑國核心區域,衢江雲溪大型高等級貴族墓群極有可能是姑蔑國的王陵區,填補了姑蔑國考古研究的空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 地理位置: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棠陵邵村和孟姜村
  • 發掘單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遺址介紹,發掘歷程,出土文物,保護措施,所獲榮譽,

遺址介紹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位於衢州市衢江區雲溪鄉棠陵邵村和孟姜村,墓群地處東為銅山溪、西為邵源溪、南為衢江、北為高山的丘陵地區,構成三面環水、一面靠山的相對獨立的地理區域。目前,區域內共發現10座大型土墩墓。通過梳理以往資料和考古調查勘探,在土墩墓群周邊還發現13處商周時期遺址,並在邵源溪上游距離土墩墓群約6公里處,新發現同時期城址一處,由壕溝、夯土牆、台地組成,總面積約7萬平方米。
4座墓葬除孟姜2號墩被破壞較為嚴重,墓葬形制不明外,其餘3座墓葬形制均為甲字形木槨墓,墓坑均為熟土堆築,其中孟姜3號墩為深坑外,其餘淺坑。
墓坑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組成,墓室長約12.7-14.3米,寬約6.2-8米,墓室底部鋪有鵝卵石,採用“人字形”兩面坡木槨,槨外鋪木炭或紅燒土進行防潮,部分墓葬有陪葬墓、殉人現象。
據出土青銅器及陶瓷器的器形及紋飾特徵,結合碳十四測年數據,墓葬群整體年代為西周時期。

發掘歷程

區域內共發現10座大型土墩墓、1座西周時期城址及13處遺址。
2018年至2021年,經國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廟山尖、孟姜村1、2、3號4座大型土墩墓進行發掘,並積極與中國社會科學院、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高校、科研單位進行多學科合作研究。

出土文物

墓葬雖均被不同程度盜擾,但仍出土大量青銅車馬器、玉石器、原始瓷器、陶器等隨葬品。
西周時期青銅車馬器造型獨特,紋飾精美,是浙江省內首次發現,也是長江以南地區出土車馬器數量最多的一次,既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又有中原文化因素,對研究南方地區青銅鑄造技術、早期中國南北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廟山尖土墩墓出土部分青銅器
出土三百件多件玉玦,是西周單體墓葬中出土玦形器最多的,且成組出現,大小相序,具有很強的禮制特徵,證明衢江地區很可能是商周時期百越地區玦形器再一次復甦的重要起源地,對探索玉禮制的發生、發展、傳播及其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出土原始瓷器種類豐富、造型精美、組合明確,對研究原始瓷器起源、裝飾技法、禮器制度、製作工藝技術以及該地區與閩北、皖南及中原文化的交流具有重要價值。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孟姜一號墩原始瓷組合
“人字形”木槨的發現,是國內最早的實例,為紹興印山越王陵等越國高等級墓葬內“人字形”木槨找到了淵源;土墩墓這一墓葬形式是長江下游地區的發明和貢獻,也是中原地區高等級陵墓封土製度之源。
浙江衢江西周高等級土墩墓群
孟姜一號墩人字槨及淺坑

保護措施

加強遺址保護,切實做好已發掘衢江高等級土墩墓群及出土文物的保護工作,拓展活化利用,謀劃衢江高等級土墩墓群考古遺址公園、遺址博物館建設。

所獲榮譽

2022年,入選202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入圍終評項目名單。
2022年,入選新時代浙江考古十大發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