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8日,浙江省委外宣辦舉行《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綱要》頒布實施新聞發布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綱要》
- 時間:2012年5月28日
- 特點: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 目標: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正文,發布會,
正文
一、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性
1.社會主義道德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特徵和重要保證,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在當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公民思想道德水平和社會文明程度,對於弘揚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浙江精神,形成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對於順應科學發展的新要求,促進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2.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落實、構建和諧社會的推進,全省公民道德建設呈現出積極健康向上的良好態勢。省委、省政府始終把加強和改進公民道德建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文化大省的重要內容來抓,頒發了《浙江省公民道德規範》,實施了文明素質工程,大力弘揚和提升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浙江精神,深入持久地開展民眾性愛國主義教育和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不斷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開展了一系列道德主題教育和實踐活動,為全面實施“八八戰略”和“創業富民、創新強省”總戰略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堅強的思想保證。但是,我省公民道德建設還存在不少問題,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在一些領域還比較嚴重,一些社會成員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違反社會公德的事件時有發生,是非、善惡、美醜界限混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有所滋長。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幹部民眾必須從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高度重視這些問題,採取必要措施和手段及時有效解決,促進公民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健康發展,為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動力和良好社會氛圍。
3.加強和改進公民道德建設是一項緊迫、長期而又複雜的系統工程。面對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水平的全面提升,面對各種社會矛盾多樣多發,面對民眾利益訴求多元複雜,面對人們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多樣多變,面對社會管理任務日趨繁重,公民道德建設面臨許多新情況、新挑戰。適應形勢發展的新要求,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鞏固已有成果,積極探索和把握新形勢下公民道德建設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完善、改進和創新公民道德建設的內容、形式、方法、載體、手段和機制等,把全省公民道德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擺在各級黨委、政府和全社會面前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二、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4.公民道德建設的指導思想。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省公民道德建設,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科學發展觀,認真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有關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要求,繼續大力實施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浙江省文明素質工程,積極探索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特徵、富有浙江特點的公民道德建設新路徑,實現全省公民思想道德素質提升與身體健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提升相同步,精神文明建設與物質文明建設相協調,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提高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為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會、提前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的道德支撐。
5.公民道德建設的總體目標。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深入推進文明素質工程,全面實施公民道德養成計畫,深化“做一個有道德的人”主題實踐活動,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構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要求、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道德和行為規範體系,大力倡導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等道德規範,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在全社會形成守規則、重禮儀、懂感恩、講誠信、有責任、做好事的良好道德風尚,努力形成社會行為更加規範、社會秩序更加良好、社會環境更加優美、社會文化更加繁榮、社會風尚更加優良、社會關係更加和諧、社會大局更加穩定的良好局面。
三、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內容
6.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貫穿公民道德建設全過程。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黨員幹部、教育人民,推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拓展。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廣大幹部民眾深刻認識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歷史必然性和優越性,深刻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既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也是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最大限度地把廣大人民團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下。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堅持用以創業創新為核心的浙江精神凝聚力量、激發活力、鼓舞鬥志,引導廣大幹部民眾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進取的精神狀態。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引導全體公民增強知榮辱、明是非、分善惡、辨美醜的道德判斷力和道德榮譽感。
7.加強社會公德建設。社會公德是全體公民在社會交往和公共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是社會生活中最基礎的道德規範,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人們工作、生活方式日益多樣化,公共活動領域不斷擴大,相互聯繫和交往日益頻繁,社會公德在維護公眾利益、公共秩序,培育良好風尚,保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作用更加突出,成為提高公民文明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內容。要大力倡導文明禮貌、助人為樂、見義勇為、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等公德規範,鼓勵人們在社會上做一個好公民。
8.加強職業道德建設。職業道德是所有從業人員在職業活動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從業人員與服務對象、職業與職工、職業與職業、職業與社會之間的關係。隨著社會分工的發展和專業化程度的增強,市場競爭和行業競爭日趨激烈,全社會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觀念、職業態度、職業禮儀、職業技能、職業紀律和職業作風的要求越來越高。要大力倡導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民眾、奉獻社會等職業操守,引導生產型行業“負責任地做產品”、服務型行業“負責任地提供服務”,鼓勵人們在工作中做一個好員工。
9.加強家庭美德建設。家庭美德是每個公民在家庭生活中應該遵循的行為準則,涵蓋了夫妻、長幼、鄰里之間的關係。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生活與人們的工作和社會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正確對待和處理家庭問題,共同培養和發展夫妻愛情、長幼親情、鄰里友情,有利於每個家庭的美滿幸福,也有利於整個社會的穩定和諧。加強家庭美德建設,要大力倡導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恩愛、勤儉持家、鄰里和睦等美德規範,鼓勵人們在家庭里做一個好成員。
10.加強個人品德建設。個人品德是個人在道德行為中表現出來的穩定心理、內在品質和情操,包括個人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等,是個體的自我道德意識。培育良好的個人品德,不僅是現代社會中每個成員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需要,更是推動全社會道德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加強個人品德建設,就是要增強人們的道德自覺意識,激發人們的道德責任感和使命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養成求真、從善、尚美的心理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鼓勵人們在生活中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11.加強誠信體系建設。著眼於建設“信用浙江”,把誠信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大力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和個人誠信建設,強化誠信理念,弘揚誠信精神,培養誠信品質,形成“誠信為本、操守為重”的社會風尚。抓緊建立健全覆蓋全社會的徵信體系,加強誠信信息徵集和披露、誠信評價、誠信自律、誠信獎懲等機制建設,規範信用行為,加強信用監管,在全社會廣泛形成“有信者榮、失信者恥、無信者憂”的氛圍。
四、公民道德建設的基本方針
12.堅持公民道德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注重公民道德建設與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統籌規劃,重視發揮道德建設對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支撐作用,綜合運用宣傳、教育、法律、管理等手段,有效引領人們的思想觀念,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規範人們的言行舉止,提升人們的文明素質,塑造人們的道德品質,激發人們的創造意識。
13.堅持繼承優良傳統與弘揚時代精神相銜接。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形成的勤儉、慈孝、禮讓、感恩、誠信等優秀傳統美德,繼承和發揚黨領導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形成的艱苦奮鬥、團結互助、先人後己、無私奉獻等優良傳統道德,積極學習借鑑國內外道德建設的成功經驗和先進文明成果,使我省公民道德建設既體現傳統優勢,又反映時代特點;既吸收國外先進經驗,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徵;既汲取外地好的做法,又突出浙江特色,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14.堅持尊重個人合法權益與承擔社會責任相統一。既要引導廣大公民增強民主權益意識,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方面的民主權利,鼓勵人們通過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獲取正當物質利益,又要引導廣大公民增強義務責任意識,自覺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積極承擔應負的社會責任,樹立把權利與義務、利益與責任相結合,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個人合法權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
15.堅持注重效率與維護社會公平相協調。既要大力提倡效率觀念,充分調動人們的創造性和積極性,保持社會活力,又要大力提倡公平理念,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社會整體的和諧進步,在全社會努力形成注重效率、維護公平的價值觀,實現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使廣大公民有平等參與機會又能充分發揮自身潛力,既保持發展活力,又維護社會和諧。
16.堅持體現先進性要求與兼顧廣泛性要求相結合。要從實際出發,區分層次,著眼多數,循序漸進,積極鼓勵一切有利於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科學發展、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要大力提倡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道德,引導廣大公民積極向上,在遵守基本道德規範的基礎上,不斷追求更高層次的道德標準。
17.堅持強化宣傳教育與注重社會管理相配合。既要廣泛進行道德宣傳教育,普及道德知識和道德規範,幫助人們加強道德修養,又要建立健全有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把公民道德建設融於科學有效的社會管理之中,逐步完善德治與法治、道德教育與社會管理、自律與他律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的運行機制,更有效地引導人們的思想,規範人們的行為。
五、公民道德建設的主要途徑
18.發揮科學理論的先導作用。以縣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為重點,以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為龍頭,以黨校培訓教育為主陣地,以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為載體,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夯實公民道德建設的理論基礎。經常性地開展形勢政策宣傳教育活動,凝聚人心,振奮精神。深入研究、著力回答人民民眾普遍關注的理論和現實問題,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思想先導。
19.發揮國民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認真貫徹黨的育人為本、以德為先的教育方針,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身心特點和認知水平,在德育課程設計、學生品德考核、師資力量配備和校外實踐活動等方面,作出分層次、有區別的安排,由淺入深、由感性到理性,有機銜接,在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生活、學習習慣,遵循基本道德規範,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等方面發揮主渠道作用。深入發掘各類課程的德育資源,使廣大教師在傳授專業知識過程中注重加強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論教育,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過程中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進一步完善和落實學生守則和師德規範,推進校紀校風建設和文明校園建設。學校的少先隊、共青團和黨組織,要有針對性組織學生開展各類道德實踐活動,增強青少年的道德體驗。
20.發揮新聞媒體的引導作用。報刊、廣播、電視和網際網路等大眾媒體,要自覺增強社會責任感,切實把加強道德建設、提高公民文明素質作為重要任務,做好經常性的宣傳報導,通過辦好民眾喜愛的專題、專欄,圍繞公眾普遍關注的道德熱點問題,以專家點評、民眾討論和公益廣告等多種形式,開展輿論引導和監督,大力弘揚符合社會主義道德的主流價值觀,有力鞭笞背離社會主義道德的錯誤言行和醜惡現象,引導廣大公民自覺遵守道德規範,努力營造有利於公民道德建設的輿論強勢,使大眾媒體成為宣傳先進思想、弘揚社會正氣的重要陣地。
21.發揮文藝作品的薰陶作用。要把公民道德建設寓於文藝作品創作的全過程,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創作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創作方針,通過正確引導文藝作品的生產創作,推動和引導廣大文藝工作者積極投身到謳歌時代和人民的文藝創造活動之中,在社會生活中汲取素材、提煉主題,創作作品,為公民道德建設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糧,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學藝術作品感染人、鼓舞人、引領人,提升人們的道德認知和鑑別能力。要在各種文藝評論、評價、評獎中,把是否合乎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作為重要標準,對優秀的文藝作品給予獎勵,對褻瀆經典、低俗媚俗、肆意惡搞的現象予以抵制。
22.發揮傳統美德的傳承作用。深入挖掘和利用傳統文化中的道德精髓,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美德。進一步加大對優秀傳統文化研究的扶持力度,注重從傳統文化中發掘符合當今時代發展方向的優良道德。結合時代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注重弘揚優秀傳統美德,陶冶性情,凝聚人心,振奮精神。辦好“我們的節日”主題教育活動,在春節、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陽等傳統節日期間,廣泛組織開展各類民眾性優秀民俗活動、中華經典誦讀和傳統文化傳承活動,注重提升節日的文化內涵,宣傳其中蘊含的傳統美德,提倡文明過節,使人們在集體聚會、闔家團圓的同時,增強對祖國、對家鄉、對親友、對生活、對自然的熱愛,陶冶道德情操。
23.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作用。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中湧現出來的各類道德建設先進典型,是實踐社會主義道德的榜樣,是推進當代公民道德建設的寶貴資源。要廣泛開展向先進典型學習活動,以評選道德模範、“身邊好人”、勞動模範等為載體,完善先進典型的選樹機制,建立健全道德建設激勵機制和各類先進典型關愛幫扶機制,做好先進典型的宣傳工作,以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操影響人、鼓舞人、教育人、塑造人。
24.發揮法律規約的約束作用。將公民道德建設與法制建設相結合,發揮法律普遍性、權威性、強制性的優勢,做到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加大社會主義法制建設力度,實現公民文明素質和法律素養的同步提升,保障公民道德建設健康發展,以法律的硬約束促進人們道德養成。順應形勢發展,遵循公民道德建設內在規律,適時修訂完善市民守則、社區公約、村規民約等道德規範,引導人們尊重規約、遵守規約。
25.發揮公民個人的自律作用。要培養人們的道德自律能力,引導人們充分認識到道德的遵從是來自於自身對道德的需要,是個人立身處世的根本,從而做到自立規範、身體力行,憑著良心、良知做事,自覺把握、檢驗和校正自己,並將道德情感轉化為道德行為,使自己的言行舉止符合道德規範。要引導人們自覺做到“慎獨”、“知行合一”,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在實踐中不斷追求高尚的道德境界。
26.發揮社會宣傳的滲透作用。要充分發揮居(村)民議事會、居(村)務公開欄、宣傳欄、宣傳櫥窗、戶外廣告、城鄉建築立面等各類社會宣傳媒介對人們道德認知的滲透作用,以法制宣傳、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的普及為重點,提升人們的道德鑑別力。圍繞“法治浙江”建設目標,著眼於增強全社會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識和公民意識,大力加強普法宣傳,認真組織實施普法規劃,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不斷提高全民法律素質,形成人人自覺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社會環境。著眼於增強公民的科學意識,大力加強科學知識教育和普及工作,提高公眾的科學素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講科學的社會風氣,提高移風易俗的自覺性,增強抵制歪理邪說的能力。
六、公民道德建設的實踐要求
27.在弘揚雷鋒精神中夯實道德建設的民眾基礎。在全社會廣泛深入開展學雷鋒活動,採取切實措施,推動學雷鋒活動常態化、機制化,促進公民道德建設不斷向廣度和深度發展。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的崇高理想和堅定信念,引導人們自覺把個人的追求和國家的命運、民族的前途聯繫起來,積極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服務人民、助人為樂的奉獻精神,引導人們以幫助他人為最大快樂,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形成“相互尊重、助人為樂、誠實守信、和諧融洽”的良好社會風尚;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乾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引導人們胸懷理想、腳踏實地,忠於職守、兢兢業業,刻苦鑽研、精益求精,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乾出不平凡的業績;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銳意進取、自強不息的創新精神,引導人們克服精神懈怠,永不自滿、永不停歇,始終保持昂揚向上、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大力弘揚和傳承雷鋒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創業精神,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致富觀、價值觀和幸福觀,反對鋪張浪費,堅決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始終保持富而思源、知足常樂的心態,不懈追求心靈的愉悅、精神的富有。要堅持黨員幹部帶頭、民眾廣泛參與,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學雷鋒活動,用雷鋒精神引導人們自覺參與道德建設,進一步激發民眾心中蘊藏的道德熱情,煥發人們參與道德建設的積極性,積極營造“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道德建設氛圍。
28.在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中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要以“關愛社會、關愛他人、關愛自然”為內容,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服務精神和“奉獻他人、提升自我”的志願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志願服務形式,廣泛開展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志願服務隊伍由青年為主向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參與轉變、志願服務活動由階段性為主向經常性轉變、志願服務管理由鬆散型向規範化轉變。通過論壇、微博、QQ群等各種有效載體,動員和引導更多社會成員和社會組織投身志願服務。著眼於營造良好社會風尚,以創造優美環境、優良秩序和優質服務等重點內容,積極探索開展文明禮儀志願服務、視窗行業志願服務、秩序維護志願服務等關愛社會的志願服務活動。著眼於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以空巢老人、留守兒童、農民工和殘疾人為重點服務對象,開展扶老助殘、幫困解難、應急救助等各種形式的關愛他人志願服務活動。著眼於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以項目化操作、工程化推進為手段,繼續開展綠化美化、環保實踐、改善城鄉面貌和生活環境等各類關愛自然志願服務活動,共同創造整潔優美的城鄉環境。
29.在各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提升道德建設的內涵。深入持久地開展文明縣(市、區)、文明城市(縣城、城區)、文明街道、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機關、文明社區、文明風景旅遊區、高速公路文明服務區、文明公路、文明家庭(戶)、綠色社區、工人先鋒號、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範崗等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繼續開展平安創建、和諧創建、無邪教創建和“婚育新風進萬家”、“擁軍優屬、擁政愛民”、軍(警)民共建等活動,在各類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突出思想內涵,強化道德要求,滲透文明修養,加大道德建設考核力度,真正把道德建設融入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全過程,擴大精神文明建設輻射面,切實增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吸引力和影響力,爭取更多單位、更多公民參與到公民道德建設實踐中來,在全社會倡導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城鄉文明程度。
30.在推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中加強道德建設的力度。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力度,統籌發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公民道德建設,不斷提升農民文明素質和農村文明程度。引導“雙萬結對共建文明”活動在進一步為農民民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推進農村文化建設、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同時,繼續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提升農民民眾的道德素質。大力開展“鄉風評議”活動,突出移風易俗重點,普及與農民民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文明禮儀,引導農民民眾摒棄不良習俗,逐步在農村形成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文明的社會風尚。廣泛開展農村“種文化”活動,把文化培訓輔導、文藝才能培育和文化素養教育與道德建設有機結合,在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的過程中提升農民民眾的道德素質。重視外來務工人員的道德建設,通過改善工作生活條件、豐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途徑,提高他們的文明素質。
31.在未成年人教育中注重道德實踐的體驗。不斷完善學校、家庭、社會“三結合”的教育網路,大力實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陣地工程”、“淨化工程”、“精品工程”、“綠網工程”、“幫扶工程”等“五大工程”,積極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十件實事”。全面實施“春泥計畫”,加強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建設和管理,不斷探索和豐富城鎮未成年人道德建設的有效載體,組織廣大未成年人開展道德實踐、社會體驗、能力提升和文體娛樂等活動,不斷滿足他們的精神文化需求,讓廣大未成年人在參與活動中豐富道德體驗,端正道德認知,增強道德認同,提升道德境界。
32.在網路文化建設和管理中提升網民的網路道德。深入開展“文明辦網,文明上網”活動,加強對網路、手機、部落格、微博等新興媒體的監督和管理,加大網上正面宣傳和管理工作的力度,引導網路機構和廣大網民自覺增強網路道德意識,積極發布科學、健康、有益的信息,切實防止虛假、反動、迷信、淫穢、庸俗等不良信息的傳播,共同建設網路道德。建立健全網路輿情匯集、研判和應對機制,及時疏導、調節不良社會情緒。加強網上輿論引導,加大網上主題宣傳、成就宣傳和典型宣傳的力度,唱響網上思想文化主旋律,用正確的輿論引導廣大網民。
33.在淨化最佳化社會文化環境中增強道德建設的影響力。進一步加強“掃黃打非”工作,依法保護智慧財產權,依法打擊反動、淫穢及各種非法出版物,讓健康的文化產品占領文化市場,堅決制止出版、播映、演出格調低下的作品和節目,切實加強對娛樂服務場所的監管。嚴厲打擊嫖娼、賭博、吸毒等社會醜惡現象,整治有損道德、有傷風化的商業廣告,清除庸俗、低俗、媚俗廣告,最佳化人文環境,發揮環境在道德建設中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
34.在各類道德實踐活動中引導人們踐行道德要求。要圍繞文明居住、文明出行、文明就餐、文明旅遊、文明觀賽、文明交往等日常活動,精心設計人們便於參與、樂於參與的道德實踐載體,開展各類道德主題宣傳,使人們通過親身參與,增強道德感受,提升道德意識,踐行道德要求。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疏導,有針對性地加強公眾的社會心理服務和面對面的思想政治工作,並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見微知著,傾注真情,解疑釋惑,把公眾情緒引導到健康、理性的軌道上來。
七、公民道德建設的保障措施
35.逐步完善公民道德建設的領導體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強和改進公民道德建設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領導,統籌考慮,統一規劃、統一部署、統一考核、統一落實。各級黨委、政府要定期召開專題性的公民道德建設工作會議,總結工作經驗,研究、部署和推動公民道德建設。各級黨委宣傳部、文明辦要切實擔負起公民道德建設的組織、協調、指導、督查等職能,大力開展公民道德建設的調查研究、檢查考核,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民眾創造的有益經驗,探索公民道德建設規律,創新方式方法。
36.不斷健全公民道德建設的工作機制。各級宣傳、教育、文化、體育、科技、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黨政部門,工會、共青團、婦聯等民眾團體,各民主黨派和工商聯以及社會各界,應在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各盡其責,相互配合,把公民道德建設與各項業務工作緊密結合起來,納入目標管理責任制,健全制度,制定計畫,完善措施,紮實推進。
37.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設的責任機制。各級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要研究和探索建立道德建設監督干預機制,定期組織有關成員單位,對影響道德風尚的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評議,對管轄範圍內出現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民眾反映強烈的道德突出問題的主管部門進行督導,或通過新聞媒體曝光,加強道德建設的輿論監督。各地、各部門在制定出台重大政策、法規和組織重大活動時,要防止和避免出現不當或失誤給公民道德建設帶來錯誤導向或消極影響。
38.充分發揮黨員幹部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示範帶頭作用。廣大黨員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加強道德修養,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為政不移公僕之心,用權不謀一己之私,永葆共產黨人高尚品格。領導幹部要教育好配偶和子女,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自覺接受黨組織和人民民眾的監督,遵守領導幹部品德考核考察評價辦法,以良好形象和人格魅力取信於民。深化反腐倡廉教育,加強廉政文化建設,以良好的黨風政風帶動公民道德建設。
39.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基層隊伍建設。各地要建立健全公民道德建設的職能機構或部門,明確工作職責,充實人員力量,按照省委宣傳部等六部門《關於加強地方縣級和城鄉基層宣傳文化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要求,切實配齊配強基層專兼職幹部隊伍,幫助他們解決工作和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業務知識培訓,提高工作隊伍的整體素質和工作水平。要把公民道德建設專門人才的培養納入人才培養和幹部培訓規劃,重視發揮民間德高望重人士的作用,努力培養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通、作風過硬、專兼結合、功能互補的公民道德建設基層隊伍。
40.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資金投入。各級政府要將公民道德建設工作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並逐年增加對公民道德建設的財政投入,確保公民道德建設基本設施的建設、基本服務的供給和基本活動的開展。要完善有關政策法規,動員、引導和鼓勵企業、團體、組織、個人和其他社會民間力量通過各種方式積極參與公民道德建設,吸納更多的民間資金投向公民道德建設。
發布會
從全國省級層面來看,就公民道德建設制定和頒布實施《綱要》,浙江省的做法屬於首創。
制定和頒布《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綱要》,是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完善《浙江省公民道德規範》的需要,是加快建設文化強省、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深化我省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的需要。《綱要》是今後一個時期浙江省公民道德建設具有重要指導意義的綱領性檔案。
根據要求,《綱要》實施過程中,各地要圍繞文化強省建設目標,結合“我們的價值觀”大討論活動、公民道德養成計畫等工作,大力宣傳全省人民共同的價值選擇,重點抓好宣傳、教育、踐行3個環節,以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根本任務,充分展示浙江省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的豐碩成果,引導廣大幹部民眾自覺踐行社會主義道德標準。
浙江省還將根據《綱要》要求,結合中央關於道德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教育和治理活動、道德模範和“身邊好人”評選等統一部署,就探索建立道德建設監督干預機制和道德先進典型關愛幫扶機制、完善道德建設激勵機制等廣泛展開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