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核農所),前身為1958年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研究室,1982年正式建所,長期致力於核技術農業中的套用,並注重與其他現代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整合、交叉、創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
- 正式建所:1982年
- 前身:浙江農學院同位素研究室
- 領域:核技術農業
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核農所),前身為1958年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研究室,1982年正式建所,長期致力於核技術農業中的套用,並注重與其他現代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整合、交叉、創新。
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核農所),前身為1958年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研究室,1982年正式建所,長期致力於核技術農業中的套用,並注重與其他現代高新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的整合、交叉、創新。簡介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
研究所簡介 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簡稱核農所)的前身為始建於1958年的浙江農學院同位素實驗室,1960年浙江農大與省農科院合併時建立農業物理系,並設農業生物物理專業,1982年經浙江省教委批准建立核農所,1999改稱為浙江大學...
農業部核農學重點開放實驗室依託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建設。該所始建於1958年,是我國從事農業生物物理學(核農學)教學與科研工作最早的機構之一,1981年和1984年先後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為農業生物物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點,...
套用生物科學系成立於2002年9月,並在全國率先設定“套用生物科學專業”,由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與生物技術研究所共同組建。本系以培養本科生為主,學制4年。2002-2008年的專業招生方向是套用生物科學(理學學位);2009年改為套用生物...
丁興成,男,1977年1月生,浙江上虞人。現為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環境生物物理學、核技術及套用等方面科研和教學工作。人物經歷 1999年畢業於蘭州大學放射化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2002年畢業於蘭州...
王壽祥 男,1937年10月生,籍貫安徽和縣。本科畢業。現為浙江農業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人物經歷 浙江農業大學本科畢業。1962年任教,現為浙江農業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講課程 主講《原子核...
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2名,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67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系所...
1960年,成立浙江農業大學。1998年,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浙江大學。1999年7月,原浙江農業大學的農學系、植物保護系、園藝系、茶學系、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和教學實驗農場等組建...
浙大鋅稻,粳型常規水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2020年浙江審定。特徵特性 該品種植株矮小,株型緊湊,分櫱力較弱,劍葉挺,葉色深綠,穗形較小,直立穗,粒形小圓粒,穀殼有褐斑,結實率高。兩年試驗平均全生育期60.4天...
浙大粉彩禾,常規秈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選育,適宜於作創意農業彩色單季稻種植。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常規秈稻,植株適中,株型鬆散,分櫱力中等,劍葉挺,葉色抽穗期前粉紅色,後期紫紅色,葉片細長,...
浙大黑彩禾,單季常規粳(糯)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杭州大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選育,適宜於作創意農業彩色單季稻種植。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單季常規粳(糯)稻,株高適中,株型緊湊,分櫱力較好,劍葉短挺,葉色抽穗前紫黑色...
浙輻兩優14是由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共同培育的單季雜交晚秈稻。選育單位 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 主要特性 該組合株型適中,劍葉挺,偶有頂芒,穀粒...
汕優06是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用珍汕97A×ZF06選育的水稻品種。由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申報,2011年10月8日經第二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五次會議審定通過,審定編號為國審稻2011016。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三...
浙農3A,秈型不育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以具中等直鏈澱粉含量的優質保持系宜香1B 為優質源,與協青早B 雜交、回交和自交,在分離早世代以特異性分子標記對直鏈澱粉含量進行檢測和選擇,並結合入選單株糙米的低堊白...
親本來源:珍汕97A(♀) R371(♂)選育單位: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品種類型:秈型三系雜交水稻 1998年浙江審定,編號:浙品審字第178號 產量表現 浙江農業大學和省雜交稻開發聯合體共同合作採用珍汕97A與恢復系371配組而成...
嘉浙173A 嘉浙173A,秈型不育系,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品種來源 嘉浙A(♀) 嘉浙173B(♂)
浙輻兩優12,秈型兩系雜交水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選育,適宜在浙江省中低肥力秈稻區作單季稻種植。產量表現 浙輻兩優12經2006年省單季雜交晚秈稻區試,平均畝產521.2公斤,比對照汕優...
浙農3B 浙農3B,秈型常規水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以具中等直鏈澱粉含量的優質保持系宜香1B 為優質源,與協青早B 雜交、回交和自交,BC₁F₈定名(周屹峰等, 2010)。
劉訓悅,女,山東濟南人,2014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獲得工學博士學位,現為浙江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科專任教師。人物經歷 曾獲國家留學基金委公派獎學金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聯合培養1.5年。研究成果發表在Journal of ...
黃玉B 黃玉B,秈型常規水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對II-32B進行射線誘發葉色突變,篩選到1份全生育期葉色黃化的新型突變體WYB(沈聖泉等, 2007)。
GCR-1 GCR-1,秈型常規水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選育。秈稻骨幹親本93-11高大壯稈突變體(譚宏等, 2020)
農兩優漁1號,秈型雜交稻,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中國水稻研究所、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選育,適宜於浙江省淡水養殖漁塘(草魚塘除外)在1.2米以內深水條件下作單季稻種植。特徵特性 該品種屬秈型雜交稻,株型高大...
早秈108,平均株高76.5厘米,常規早稻品種。品種來源浙輻2306(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E3807(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平均株高76.5厘米、畝有效穗23.7萬、每穗總粒數111.0粒、結實率80.8%、千粒重25.4克。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