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簡介
浙江大學成立於1897年,前身"求是書院",是中國人最早自己創辦的新式高等學府之一。是首批進入國家"
211工程"和"
985工程"建設的重點大學之一。在長期的辦學過程中,浙江大學以嚴謹的求是學風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以執著的創新精神創造出了豐碩成果。
浙江大學師資隊伍整體力量雄厚。現有
中國科學院院士18名,
中國工程院院士19名,
973項目首席科學家9名,長江特聘(講座)教授127名,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29名。高水平的研究生導師隊伍和良好的科研實驗條件,為開展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總體介紹
成立歷史
1952年國家教育部根據
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光學專家
王大珩院士等的倡議,在浙江大學設定了國內第一個光學儀器專業;1960年浙江大學在光學儀器專業基礎上成立了光學儀器工程學系,1998年更名為光電信息工程學系。2015年更名為光電信息工程學院。
1965年11月經國家科委批准在浙江大學光儀系建立了光學儀器中間試驗基地;20世紀60年代浙江大學光儀系研製的高速攝影機首次成功記錄下中國核爆炸過程,為“兩彈”研製作出了重要貢獻,1978年獲全國科技大會先進集體獎。自20世紀80年代起,國家各部門在浙江大學光電系先後建立了一批重要的學科點和研究基地,1984年建立國內首批光學儀器博士點;1985年設立儀器儀表博士後流動站;1988年浙大光學工程學科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1989年國家計委批准建立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1994年國家科委批准建立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7年國防科工委批准建立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半個多世紀以來,浙江大學光電系培養了近6000名本科畢業生、1500多名碩士和300多名博士,為中國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已發展成為國內外知名的光學工程學科國家級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
自20世紀90年代起,在繼承和保持傳統優勢學科的基礎上,浙江大學光電系根據學科和社會的發展需求,將學科研究方向拓展到光電信息領域,順利完成了“光電信息技術與儀器”國家
211工程重點建設項目,光電系承擔的十五211工程建設項目“光子技術與光電信息工程”被評為浙江大學第一個標誌性成果;2001年和2004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再次被評為國家重點學科;2001年在教育部和科學院系統學科評比中名列光學工程學科第四名;2004年在全國高校研究生院一級學科評比中位居第二;2005年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後流動站”被評為全國優秀博士後流動站;2006年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組織的一級學科評比中獲得全國第一;2005至2008年連續四年在全國高校研究生院一級學科評比中獲得光學工程學科第一名。
學術隊伍
浙江大學光電系暨光學工程學科設定有
光學工程、光電信息及檢測技術、
光電子技術、
光電顯示技術、先進納米光子學研究所等五個研究所和光及電磁波、光學慣性技術工程兩個研究中心,擁有一支學位層次高、整體科研能力強、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隊伍。截至至2010年5月底,有教職員工121人,其中教學科研人員66人,實驗及管理輔助人員19人,教學科研流動人員11人,
博士後流動人員14人,回聘人員11人。在教學科研人員中,教授及正高級職稱人員32人(博導27名),擁有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達85%。教師隊伍中包括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名、中國青年科技獎獲得者2名、國家“千人計畫”引進人才2名、長江特聘教授3名、浙江省特級專家1名、求是特聘教授5名、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名以及6名具有外籍(包括4名歐洲裔)的引進人才。每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140名左右、
碩士生90名左右、
博士生40名左右。
發展前景
浙江大學光電系暨光學工程學科在微納光波導、光學光電子薄膜及光電顯示、高精度光纖感測和新穎人工光電介質等方面取得國際先進的研究成果,形成從國家重點實驗室套用基礎理論研究到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新技術產業化研究與開發的完整學科體系。承擔國家大中型科研項目150餘項;包括主持國家973項目1項,973課題4項,主持863項目10餘項,國家科技支撐項目1項,國家基金傑青項目3項,其他國家基金項目40餘項;獲國家及省部級以上獎勵7項;被SCI收錄論文450餘篇;出版教材15部;在高影響力論文、國家科技進步獎、滿足國家重大需求、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以及973主持項目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研科研項目49項,年均科研經費4000餘萬元,取得產學研效益10億元以上。
在“十二五”期間,將使浙江大學光電系綜合實力繼續穩定處於國內領先地位,並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微納光子技術與器件、精密光學檢測技術及儀器和功能光電子技術器件與技術方面加強基礎和套用研究,形成在國內乃至國際上有影響的研究方向,建立一支在國際上有影響的學術帶頭人隊伍。
系科技發展將時刻瞄準國際光學工程學科發展前沿,同時緊密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充分發揮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的優勢,凝練學科方向,構建學術隊伍。針對國際光學工程前沿研究熱點,將在微納光子學及生物光子學等領域取得原創性研究成果。結合國家重大需求,將在國家安全、信息產業以及先進制造等重要領域,開展慣性導航、三維顯示、高分辨對地觀測中的先進成像技術、極大規模積體電路中的光刻投影物鏡關鍵檢測技術,以及水資源的先進光學檢測技術等方向研究。在保持學科綜合實力穩定處於國內領先的基礎上,努力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光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中心。
發展歷程
在
浙江大學玉泉校區主教學區毛主席塑像北側,坐北向南矗立著一座四層淡棕色教學樓——第三教學大樓,這裡就是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所在地——浙江大學信息學院光電信息工程學系、浙江大學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浙江大學光電系自1952年在全國第一個建立光學儀器專業、1960年在全國第一個建立光學儀器工程學系至今,已經在第三教學大樓度過了50多年的風雨春秋。在第三教學大樓南門前,豎立著一個由原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中共杭州市委副書記、浙江大學黨委書記、光電系總支書記、光電系58屆系友張浚生同志題寫的“求是之光”紀念石碑,石碑左側玻璃雕刻碑文印證了浙江大學光電系暨光學工程學科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浙江大學光學儀器專業始建於一九五二年,五十年耕耘,數代人奮鬥,力行求是,學術精進,人才輩出,飲譽四海,中國光學工程英才之搖籃實肇始於此”。半個多世紀以來,浙江大學光電系從這裡培養出了近6000名本科畢業生、1500多名碩士和300多名博士,其中眾多優秀人才在國內外光學工程研究機構、在光電信息產業領域、在政府部門和教育部門、在其他社會領域承擔著重任,努力地工作,為人類科技的進步,為國家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浙大光電系50多年的發展歷程,是新中國高等工科教育事業和光學工程學科發展的一個縮影。
浙江大學光學工程學科五十多年的發展歷程光榮而輝煌,凝聚著光電系自成立以來所有教職員工努力登攀的智慧和汗水,承載著學科發展和國家建設的重任和希望。當前,國際光學工程學科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發展期,光電產業成為信息社會的支柱產業,歐美日等已開發國家已把光電子技術列入21世紀首要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國內也興起了光學工程學科和產業發展的熱潮,全國各地紛紛建立“光谷”,加快光電子行業的發展。這是光學工程學科發展千載難逢的機遇和挑戰。光電系全體教職員工將以此為契機,以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和光學、光電子產業為己任,加倍努力工作,與時俱進,再鑄事業新輝煌。
學科構成
1、國家一級重點學科:光學工程
2、浙江省重點學科: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3、國家級研究基地:現代光學儀器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4、研究機構:光學工程研究所、光電信息及檢測技術研究所、光電子技術研究所、光電顯示技術研究所、光及電磁波研究中心、光學慣性技術工程中心、先進納米光子學研究所
5、合作研究機構:濱松國際光子學實驗室、瑞典皇家工學院-浙江大學聯合光子研究中心
6、學科協調及教學管理機構:光電信息工程學系
7、博士後流動站: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
8、一級學科博士點:光學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9、二級學科碩士點:光學工程、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光通信
10、本科專業:信息工程(光電)
11、教學基地:光電信息工程實驗中心、光電信息工程校內實習基地、浙江大學ASAP聯合研究與實驗中心
歷屆領導
年份 | 系主任 | 副系主任 | 總支書記 |
1952~1955 | 何增祿(教研組主任) | - | - |
1956~1957 | 董太和(教研組代主任) | - | - |
1958~1960 | 盛耕雨(教研組主任) | - | - |
1960~1966 | 盛耕雨 | - | 周德偉 |
1966~1976 | 十年文革時期 |
1977~1979 | 吳敏達 | 董大年 | 張浚生 |
1980~1984 | 董大年 | 繆家鼎 | 徐裕均(1980~1984.1)孫紀元(1984.1~1984.7)沈德洪(1984.7~1988)孫揚遠(1988~1992) |
1984~1987 | 繆家鼎 | 孫揚遠、王子余、陸祖康 |
1987~1992 | 唐晉發 | 孫揚遠、王子余(1987~1989)、袁加勇(1989~1992) |
1992~1999 | 陸祖康 | 解蘭昌(1992~1996)、陳 軍、劉 旭(1996~1999) | 曾廣傑 |
1999~2005 | 劉 旭 | 劉向東、沈亦兵(1999~2001)、徐之海(2001~2005) | 曾廣傑 |
2005~2007 | 馮華君 | 劉向東、徐之海、吳 蘭 | - |
2007~2008 | 劉向東 | 白 劍、劉玉玲(主任助理) | 王曉萍 |
2009~2013.6
| 童利民 | 白 劍、王曉萍 | 張為鄂
|
2013.7- | 童利民 | 白劍、王曉萍、鄭臻榮(主任助理) | 葉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