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藏簡辨偽(上)——楚簡《左傳》:邢 文 《 光明日報 》( 2012年05月28日 15 版)
浙大藏簡辨偽(下)——戰國書法:邢 文 《 光明日報 》( 2012年06月04日 15 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浙大藏簡辨偽
- 作者:邢文
- 發表日期:2012年5月28日、6月4日
- 發表報刊:光明日報
文章介紹,內容介紹,
文章介紹
1925年,王國維先生在清華演講,稱“古來新學問起,大都由於新發見”,對新出古代文獻、器物的學術意義大加表彰。在王氏眼中,“中國學問上之最大發見”有三,即孔壁中書、汲冢竹書,以及殷墟甲骨文等(《王國維文集》第四卷,中國文史出版社1997年5月版,第33頁)。但他沒有想到,最近幾十年來發現的出土簡帛,一個單項的重大發現,學術意義就可以超越孔壁中書或汲冢竹書,新知識、新難題、新學問,激勵著世界各地研究古代中國的學者,學術界進入一個激動人心的簡帛時代;他更沒有想到,當遠古智慧穿越時空重返人間之際,簡牘作偽也暗流涌動,偽材料屢見不鮮,偽學問呼之欲出,無情地侵害著中國學術的健康以及學者的學術生命。
繼上世紀90年代上海博物館從香港文物市場成功購藏千餘枚戰國楚簡以來,尤其近幾年,國內已有多家高校以種種方式購藏了大量戰國、秦、漢簡牘。其中,不乏珍貴典籍,但也多有偽作贗品。據本人所見,有高校藏簡本道家經典,字型前後不一,內容偽跡明顯,從篇題到簡文,在在可疑;又有簡本數學文獻,書法拙劣,內容可疑,筆病連篇,實偽中劣品。高校非收藏單位,既缺訓練有素的鑑定專家,也無專業可靠的文保條件,盲目購藏簡牘,刺激非法盜掘與文物走私,一旦受騙,斯文掃地,自害害人,誤人子弟,不可不警醒。現以浙江大學收藏的所謂戰國楚簡為例,從文獻內容與書法風格兩個方面,辨明其偽。
浙大藏簡辨偽(上)
——楚簡《左傳》
邢文 《 光明日報 》( 2012年05月28日 15 版)
浙大藏簡辨偽(下)
——戰國書法
邢文 《 光明日報 》( 2012年06月04日 15 版)
內容介紹
上篇以“楚簡《左傳》”辨偽為主,說明浙大藏簡在竹簡形制上沒有契口、編繩,長短、寬窄不一,無法編聯成冊;在文字內容上妄改《左傳》,人名、星名、古語、卦畫錯誤百出;在鑑定方面對於科學檢測結果的報導不準確,對於專家鑑定的時間、地點、人物、方法、鑑定報告的內容均無說明,可以得出假簡的結論。
下篇以“戰國書法”辨偽為主,從戰國書法的章法、結字、筆法特點,列舉18類數十條證據,說明浙大藏簡所書文字的布局,反映了竹簡殘斷、開裂之後書寫的特徵;浙大藏簡所書文字的形體,非但不見戰國書法所具有的地域與時代的結體、間架,反而多見受簡體字影響而杜撰的結字,草法無據,字形失真;浙大藏簡的書手不諳戰國筆法,釘頭、鼠尾、蜂腰、墨豬,百病叢生,相鄰兩簡,細筆、重墨,風格迥異,無一不是作偽的鐵證。
浙大所藏《左傳》等偽簡,破綻百出,不勝枚舉。限於篇幅,本文僅分類舉例,點到為止。許多證據,有其一即可斷其偽。現舉證數十例,浙大所藏《左傳》等簡為時人所偽,可以論定。需要指出,浙大藏簡的整理,甚見功力。雖《浙大簡》全書編校多有疏漏,如簡1放大圖版“司”字重出,簡42、60放大圖版簡首缺圖,簡66放大圖版簡末缺圖等等,但整理者在整理材料方面的成果與貢獻,不可埋沒。如果浙大藏簡不是以真簡而是以問題簡的形式公布,供學界討論借鑑,可謂有功。當王國維先生為新學問之興起、新材料之發見激情澎湃之際,他斷不會想到,偽材料會在自己的家鄉、在中國簡帛學界受此禮遇。製造偽簡,荼毒社會;競購偽簡,害國害民;研究偽簡,浪費生命;叫停偽簡,眾望所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