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河岸帶景觀格局連續梯度規律及其形成機制》是依託中山大學,由周婷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流域河岸帶景觀格局連續梯度規律及其形成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婷
- 依託單位:中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如何有效進行河流保護和利用,是依賴於對河流分布格局規律的了解為轉移的。本項目系統研究流域河岸帶景觀格局連續梯度規律。基於前期研究,我們認為流域中河岸帶景觀類型及生態系統生產力,沿河流從源頭到河口存在著梯度變化規律,這種規律是由自然和社會多重因子共同決定的,並稱之為流域河岸景觀連續梯度分布假說。本研究選取多條江河在不同的時空尺度下進行研究,對流域河岸景觀連續梯度分布進行擬合,揭示其規律及假說的普適性。基於3S技術,創新性地實現了移動窗分析方法從面上數據到線上數據的格式轉換,使得格局的連續梯度分析成為可能,獲得沿河流從源頭到河口的面上連續變化情況。進一步選取連續梯度變化的關鍵點,在不同等級尺度上,研究景觀格局與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子以及水體恢復的相互作用關係。探討河岸帶梯度規律的內在機制,提出景觀格局指示水體恢復的最佳尺度與判別因子。發展河流理論,為河流的保護、規劃與恢復提供依據。
結題摘要
深入了解河流及河岸帶縱向分布規律,可以有效進行河流保護和利用。本項目系統研究流域河岸帶景觀格局連續梯度規律,提出了“流域河岸景觀連續梯度分布假說”,並通過河岸帶整體“面上”及關鍵地段的“點上”探討其形成機制。通過選取分布於中國,美國和英國的7條江河,基於3S技術,創新性地實現了移動窗分析方法從面上數據到線上數據的格式轉換,使得格局的連續梯度分析成為可能,獲得沿河流從源頭到河口的“面上”連續變化情況。研究結果表明,沿河流從源頭到河口的河岸帶具有連續變化規律。為了探究景觀水平上流域河岸帶格局變化趨勢的驅動力,本研究選取了若干自然因子及人為干擾因子進行驅動力分析,結果表明,自然條件的變化在更大程度上影響了景觀格局的變化,是河岸帶景觀格局縱向變化的主要驅動力。進一步進行關鍵地段“點上”分析以探討其形成機制。選取中游的關鍵點,闡述了地形和地理位置是景觀多樣性增加的影響機制之一。選取下游的關鍵點,針對河口受入侵後的景觀多樣性降低的現象,構建河口海岸帶濕地生態恢復中的“生態控制替換模型”,達到利用外來種控制外來入侵種同時恢複本地紅樹林群落的目的。整個項目系統地從河流面上規律及其機制,進一步進行關鍵點上的套用探討,為發展河流理論,河流的保護、規劃與恢復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