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澤湖地區風箏製作與放飛,淮安市第二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澤湖地區風箏製作與放飛
- 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工藝流程,
歷史淵源
洪澤湖地區風箏製作和放飛歷史悠久,洪澤湖周邊地區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在老子山地區。
明萬曆(1573年 ~1620年)年間,洪澤湖已有“日出斗金”之美譽,老子山鎮地區漁商貿易“歲逾十萬”,時為淮安府二十三重鎮之一。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由鹽商集資在北山興建大王廟。自此,老子山成為淮河、洪澤湖漁民的朝拜中心。每逢農曆九月十七,都舉辦隆重集會,風箏放飛和舞龍表演為必備項目。民國初年,漁民統帶、洪澤湖水巡營營長劉巨蘭,曾不止一次舉行以箏代帆的船舶競劃比賽。
為了弘揚大湖文化和提高風箏製作和放飛技藝水平,老子山鎮政府自1991年起,每年清明節,舉辦一年一度的漁民風箏藝術節。
工藝特徵
洪澤湖地區的風箏是主要以竹材為原料,根據需要扎製成不同的骨架,外部糊以紙等工序製作而成。風箏的放飛則是利用風箏面迎風所受阻力和風箏背面流暢的空氣之間形成的氣壓差以及牽引線的牽引力共同作用產生的揚力升空飛翔。
工藝流程
選材:選直徑六、七公分的青毛竹,依據需要截段,並剖竹蔑,漫沒入水,令竹蔑變軟,然後將竹蔑破開,去掉三分之二的竹黃備用。另根據需要輔以葦子,高粱桿等。
連線:即把各個零件連線起來,組成風箏整體骨架。主要用綁紮法,材料主要為線,也可用麻皮、紙和紡織品的條,有垂直、平行和傾斜三種連線方式。
糊:塗膠、蒙面。蒙面以紙、絹為主,現也使用人造纖維紡織品或無紡布、塑膠薄膜等新材料。在蒙面的過程中要不斷地檢查風箏骨架的正確位置,隨時校正。
繪:根據自己喜好,選擇相應的顏色,在風箏面上塗以顏色,使畫面飽滿、美觀。
風箏作品有平面風箏、半立體式風箏和立體式風箏等。平面風箏代表作有金魚、蝴蝶、梅花、蜻蜓等;半立體風箏有老鷹、豬八戒背媳婦等;立體式風箏有龍、蜈蚣、二龍戲珠等。
風箏的放飛:
風箏放飛時首先要依據風力調整提線角度和尾線的長度。一般至少需要二人協作,一人引線,餘人托住風箏,聽到“放”的口令後, 放開風箏,使其在風力作用下升入空中。
放風箏的技巧,一般是一抽一放。抽的時候,因為風箏提線一般放在風箏面靠上的位置,加大牽引力可以控制風箏角度變小,上揚力增加,風箏穩步上升;放的時候,即平衡的風箏牽引力變小,在風力和揚力的合力作用下,風箏會飛高飛遠,但是必須很快再次抽線,以再次保持風箏的角度穩定。風力正盛的時候可以多放線,當風力稍有下降,就收一些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