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世揚(1897―1946)字步川,漢族,海南文昌市會文鎮煙堆圩海棠港村人,粵軍愛國抗日將領,弱冠之年即入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雲南陸軍講武堂十二期畢業),後入粵軍,參加護法運動、平叛陳炯明、東征等國府統一廣東諸役,北伐及抗日戰爭諸多大型會戰,歷任北伐國民革命軍第四軍“鐵軍”教導旅第一團營長、團附,粵軍團長、旅長、副師長、師長,中央軍整編旅長,1940年7月任陸軍步兵上校、1946年10月任陸軍少將(銓敘軍銜)。1939年湘北會戰抗擊日寇有功獲頒三等雲麾勳章,1945年10月獲頒忠勤勳章。1946年5月獲頒勝利勳章。1946年11月14日因病在廣州逝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洪世揚
- 民族:漢
- 籍貫:廣東文昌縣會文鎮煙堆圩海棠港村
- 出生日期:1897年
- 逝世日期:1946年11月14日
- 畢業院校:雲南陸軍講武堂
人物生平,
人物生平
洪世揚出生於僑商家庭,父昌佩在南洋經商。馬來西亞華僑華文學校畢業。
1917年初春,時值雲南都督唐繼堯派教員到南洋宣慰華僑,並發動華僑青年投考雲南陸軍講武堂。與族兄弟洪世燊、洪濤,投筆從戎共同考入雲南陸軍講武堂第十二期學習。並與吳道南、文鴻恩、文朝籍、文乃武、符昭騫、歐鴻等瓊籍華僑青年數十人結伴回國受訓。
1918年夏畢業。入援閩粵軍步兵連見習,歷任粵軍第三師步兵營排長,隨部參加統一廣東諸役。
1925年隨軍參加第一、二次東征,任粵軍第三師步兵營副營長。
1926年7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十一師(師長陳濟棠)教導旅(旅長吳道南)第一團(團長陳得平)第一營連長、營長等職。
1928年率部返回瓊崖,任瓊崖警備旅(旅長吳道南)第一團團長,率部駐防加積地區。後辭職投效薛岳部粵軍。
1928年6月任第五軍(軍長徐景唐)第十三師(師長雲瀛橋)第三十七團團長
1929年初,徐景唐第五軍被蔣介石縮編,徐景唐降為師長。3月粵軍領袖李濟深被蔣介石關押在南京,徐景唐身為李濟深心腹大將,異常氣氛,辭職去往香港,洪世揚隨同前往。
1929年12月洪世揚受徐景唐委派,密謀反蔣救國,到廣東策動擔任過瓊崖警備旅旅長的吳道南將軍,吳道南與洪世揚系軍校同鄉同學,人情鄉情深厚,洪世揚在廣州找到吳道南,說明來意,共商瓊州兵變事宜,並向其陳述蔣介石是如何排除異己、任人唯親、獨斷專行,打擊北伐有功之人,及獨立瓊崖後,可與桂系李宗仁、白崇禧、粵系張發奎互為犄角,推翻老蔣指日可待,吳道南為之所動,當即同意起事,讓洪世揚先行回瓊策動兵變。
1929年12月17日洪世揚策動在瓊崖獨立二團中任營長的洪世燊、吳宗泰發動兵變,迅速占領該團團部並俘獲團長陳定平,一舉摧毀了瓊崖親蔣勢力,瓊崖復歸吳道南將軍指揮。徐景唐收到瓊州兵變成功,馬上向汪精衛匯報,汪精衛既以“中國國民黨護黨救國大同盟”名義委任吳道南為護黨救國軍“瓊崖警備中將司令”、委任洪世揚為護黨救國軍第三縱隊第二師第四旅少將旅長,部隊由團擴編為旅。吳宗泰為警備司令部參謀長兼第一團團長、洪世燊為第二團團長,隨後通電討蔣、布告全島討蔣檄文。此時老蔣正在中原用兵對付北方的閻錫山、馮玉祥,收到瓊州兵變訊息後,氣的老蔣直罵“娘希匹”。
據守瓊崖數月,親蔣的陳策將軍派人收買瓊崖警備旅下級軍官,再派海軍陸戰隊進攻,守軍部隊一觸即潰,遂與敵軍談判,棄守瓊崖,而後洪世揚離開海口,前往廣西。
1930年任黃埔軍校南寧分校步兵科上校軍事教官等職。
1931年12月任廣東第一集團軍第三軍(軍長李揚敬)第九師第十八團團長。
1935年任第一集團軍廣東第四軍區司令(黃延楨)部參謀處處長等職。
1936年6月任廣東第四路軍陸軍第一五九師(師長譚邃)第四七五旅(旅長羅策群)步兵第九五一團上校團長等職。
1937年10月24日抗日戰爭爆發後,任第四戰區第十六集團軍(總司令夏威)第六十四軍(軍長李漢魂)第一五九師(師長譚邃)第四七七旅步兵第九五三團團長、副旅長,率部九五三團在淞滬會戰馬家宅布防,在日軍炮火轟擊時不為所惑,待敵接近時才以火力夾擊,日軍第十三師團(甲種師團中的王牌)第六十五聯隊經一日激戰,仍被阻於楊涇河東岸,當日九五三團與國軍五十七師聯合反擊斃傷日寇500餘人。次日日軍第六十五聯隊第二大隊再次組織進攻九五三團據守的楊涇河東岸,大隊長山口武臣戰傷、日寇死傷250餘人,攻擊受挫。10月26日日軍以飛機、大炮轟擊馬家宅並以數百日軍攻入陣地,九五三團經激戰擊退日軍,斃傷100多人。堅守至11月奉命後撤休整,準備撤往南京布防。
1937年12月南京保衛戰,國府戰事失利,日寇合圍南京,粵軍六十六軍與八十三軍從南京正面太平門突圍,一五九師作為突圍前鋒部隊,日寇重兵阻擊,沿途敵重炮飛機戰車襲擾不斷,洪世揚率部突出重圍,二軍只有數千人倖存。
1938年率部參加“萬家嶺戰役”六十六軍與其他部隊合作,最終一五九師攻克萬家嶺,幾乎全殲日軍第106師團。六十六軍被戰區司令長官薛岳授予“鋼軍”稱號,晉升國府甲等軍。
1939年任陸軍第一五九師(師長譚邃)第四七七旅旅長,率部參加“湘北會戰”部隊成功阻擊日寇,殲敵甚重,軍部上報請獎,隨後國民政府行政院長孔祥熙報呈國民政府主席林森,林森照準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給予洪世揚將軍“三等雲麾勳章”。
1939年部隊奉命撤銷旅建制後,任陸軍第六十六軍(軍長葉肇)第一五九師(師長譚邃)副師長。
1939年12月參加崑崙關戰役,及時指揮四七七團(團長韋德)前去阻擊日軍二十一旅團,為後續友軍部隊合圍擊斃日本名將“中村正雄”創造了有力條件。
1940年7月任陸軍步兵上校。
1942年2月續任陸軍第六十六軍(軍長葉肇、張軫)第一五九師(師長官禕)副師長,率部編入中國遠征軍第一路軍,入緬甸北部參加抗日戰事。
1944年率部北上湖北,隸屬第六戰區第十集團軍序列。抗日戰爭勝利後。
1945年率部前往廣東順德,接受日軍一三零師團繳械投降。
1945年10月獲頒忠勤勳章。1946年5月獲頒勝利勳章。1946年6月任陸軍整編第六十二師(師長黃濤)整編第一五七旅旅長,後因病離任。1946年10月任陸軍步兵少將(銓敘軍銜)。並調任陸軍整編第六十四師整編第一五九旅旅長,1946年11月14日因病在廣州逝世,安葬於廣州市燕塘粵軍第一師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