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道二

《洛陽道二》是南北朝時代詩人徐陵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洛陽道二
  • 作者徐陵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作品體裁:詩
作者簡介,詩詞正文,注釋,作品賞析,

作者簡介

徐陵(507-583年),字孝穆,東海郡郯縣(今山東郯城縣)人。南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戎昭將軍、太子左衛率徐摛之子。
早年即以詩文聞名。八歲能撰文,十二歲通《莊子》、《老子》。長大後,博涉史籍,有口才。梁武帝蕭衍時期,任東宮學士,常出入禁闥,為當時宮體詩人,與庾信齊名,並稱“徐庾”。入陳後,歷任尚書左僕射、中書監等職,繼續宮體詩創作,詩文皆以輕靡綺艷見稱。
至德元年(583年)去世,時年七十七,贈鎮右將軍、特進、侍中、左光祿大夫、鼓吹、建昌縣侯如故,諡號為章。 今存《徐孝穆集》6卷和《玉台新詠》10卷。

詩詞正文

洛陽馳道上,春日起塵埃。
濯龍望如霧,河橋渡似雷。
聞珂知馬蹀,傍幰見甍開。
相看不得語,密意眼中來。

注釋

馳道:古代供君王行駛車馬的道路。泛指供車馬馳行的大道。
濯龍:漢代宮苑名。在洛陽西南角。
河橋:古代橋名。故址在今河南省孟縣西南、孟津縣東北黃河上。晉泰始中杜預以孟津渡險,始建浮橋於富平津,世稱河橋。
珂:鳴珂。
蹀:頓足,踏。
傍:依傍。
幰:車上的帷幔。
甍méng:屋脊。房屋。

作品賞析

陽春三月風光好,洛陽城男男女女紛紛出遊。大道上遊人如織;塵埃四起,遠遠望出,城南的園林隱現在一片如煙的薄霧中;河橋上車馬賓士不絕,聲如震雷。——詩歌的前四句即描寫春日洛陽的繁華景象。而在這人笑馬嘶的喧鬧中卻靜悄悄地演出著一場別有情致的愛情劇。
人流中一位少女坐在車幔低垂的車上。聽見玉珂玎玲作響,她知道車外有人在騎著馬兒小步隨車而行。是什麼樣的人呢?她禁不住靠近車幔,好奇地從縫隙中偷偷探視,但落入眼帘的僅僅是畫樓一角的屋脊。她有點失望,又不甘心,終於大著膽子撩開了車幔的一角,啊,看見了……。在這一瞬間,車中人與馬上人的視線相織在一起,再也分不開。他們無法交談,只能這樣默默相視,無限的柔情密意都從那凝視的眼波中蕩漾出來。在這裡,詩人攝取了春遊之日男女邂逅、眉目傳情的片斷,將少女由“聞珂”而心動、“傍幔”而“見甍”、終至“相看”而眼波傳情的過程寫得極其生動,富於生活氣息。
徐陵向來以辭採取勝,此詩卻寫得簡淨,筆致宛曲,情調不俗。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