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地理資源,地理位置,土地資源,歷史沿革,轄區人口,經濟民生,村容住房,道路交通,供水,文化教育,文明建設,主要榮譽,地圖信息,
地理資源
地理位置
土地資源
洛程村共有耕地畝3500多畝。
歷史沿革
據歷代相傳的《程氏家譜》記載,洛程村人民為明朝洪武年間從陝西省洪洞縣遷來,至今有650餘年的歷史。
歷史上,洛程村地處閉塞魯北,交通不便,世代以農業為生,人民雖勤勞精幹,但經濟、文照局奔熱化十分落後,至1946年解放前,全精糊腳村只有600口人,能耕種的土地也不過1000餘畝,沒有水利設施,靠天吃飯。
1947年在共產黨領導下進行土地改革,對土地、生產工具等進行重新分配,至1950年代農業生產稍有好轉,在大躍進集體化之後,生產復一落千丈。1960年前後,因飢餓而病、死者很多,生產工具極為落後,基本停留在靠人力、畜力的時代。
1970年代村裡有拖拉機、柴油機等可以利用,結束石磨手工磨麵歷史,也是從1970年代以後結束中國幾千年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社會模式,直到1980年代才開始略有改觀,並在近二十年來求奔嬸達進入發展最快的時期。
轄區人口
全村翻鴉囑共有600多戶,總人數1800多口人。
經濟民生
洛程村共有耕地畝3500多畝。主導產業為大蒜、棉花種植。2006年人均純收入達5415元。
村民的90%從事種植業,10%從事養殖、運輸等。村落建設
村容住房
1980年代以前,本村街道高低不平,戶與戶之間的房子也高低不一,一到下雨則水流成河,泥濘不堪。而村民房屋多為土坯建成,雖簡陋,但在當時物力維艱的時代,確是唯一的選擇。直到1980年代,甚至有很多老土坯房子已經被世代居住了幾代人,上百年,近幾十年大有改觀,現在家家戶戶基本上已經居住磚瓦房,
道路交通
1991年,一條橫穿本村的柏油路修成,連線起附近的村莊和鄉鎮。2006年全村所有街道修通了柏油路。
供水
1989年代在村北修建蓄水池一座,與二乾渠僅幾十米之隔,黃河水來時,則蓄滿水,供人畜生活用水。
1996年集全體村民之物力、人力在村西打井一座,把管線輸送到每家每戶,實現自來水到戶。
文化教育
該村原有國小一處,坐落於邀船習村中心,1980年代建設了國小一座,位於村西北隅,為紅磚混凝土結構,當時為全村最好的建築,可見村集體對教育的重視。當時的老師也多半是亦農亦教的代課教師,他們文化水平雖然不高,但是為本村的教育付出了很多,得到村民的尊重。1993年與鄰村合併而遷至楊王村。而管區(含九個村)的初級中學也位於洛程村,名為洛程中學,1980年代遷於楊王村,1993年全鄉合併為一所中學而遷至鄉政府駐地。
文明建設
該村村級制度健全,社會風氣好,廣大民眾遵紀守法,民風淳樸,村民和睦,團結互助,大步家庭是新風文明戶,文明誠信活動開展得紮實有效,積極建設“文明誠信一條街”民眾精神文化素質日益提高。
主要榮譽
多年連續被授予“先進黨支部”“模範村委會”凝轎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懂槳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