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林龍

洛林龍

洛林龍(屬名:Lorrainosaurus)是來自早期至中期侏羅紀法國洛林的一種上龍亞目海洋爬行動物,其前身為古生物學家帕斯卡·迦德弗利茲(Pascal Godefroit)於1994年命名的凱氏扁鼻強龍Simolestes keileni)。洛林龍的名字來源於該模式產地洛林大區(Lorraine)及古希臘語σαῦρος/sauros(蜥蜴),意思為洛林的蜥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林龍
  • 外文名:Lorrainosauru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Vertebrata
  • :蜥形綱 Sauropsida
  • 亞綱:調孔亞綱
  • :蛇頸龍目Plesiosauria
  • 亞目:上龍亞目Pliosauroidea
  • :上龍科Pliosauridae
  • :洛林龍屬Lorrainosaurus
  • :凱氏洛林龍Lorrainosaurus keileni
研究歷史,牙齒特徵,

研究歷史

洛林龍(屬名:Lorrainosaurus)是來自早期至中期侏羅紀法國洛林的一種上龍亞目海洋爬行動物,其前身為古生物學家帕斯卡·迦德弗利茲(Pascal Godefroit)於1994年命名的凱氏扁鼻強龍(Simolestes keileni)。洛林龍的正模標本(MNHNL BU159)是在法國洛林蒙圖瓦拉蒙塔涅和聖瑪麗歐謝訥鎮之間修繕公路時的一次臨時挖掘期間發現的。MNHNL BU159正模由一個近乎完整的下頜骨、一塊烏喙骨、四顆牙齒(三顆不完整、一顆完整)及上頜骨和前肢碎片組成。該組化石出自格拉維洛特泥灰岩(Marnes de Gravelotte)。該標本由古生物學家帕斯卡·迦德弗利茲(Pascal Godefroit)於1994年首次研究並命名為扁鼻強龍新種凱氏扁鼻強龍。
關於凱氏扁鼻強龍的分類在一開始就遭到了質疑,但是直到2021年,比勒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Bielefeld Natural History Museum)的斯溫·薩克斯(Sven Sachs)才認真的研究化石,並在2023年與多位研究者一起發表了一篇論文,證明凱氏扁鼻強龍屬於上龍科的一個全新的物種,並將其命名為洛林龍(Lorrainosaurus)。

牙齒特徵

MNHNL BU159正模包含三顆不完整及一顆完整的牙齒化石,其最大橫截面直徑為30-36毫米。其中完整的牙齒最大高度為79.9毫米至牙尖(距舌側釉質底部28.6毫米),最大唇舌徑為15.7毫米。牙冠呈圓錐形。此外,MNHNL BU159正模的牙齒缺乏切割邊緣。迦德弗利茲指出MNHNL BU159的牙釉質被55條密集的牙嵴覆蓋,圍繞牙冠底部;只有24條釉嵴向牙尖延伸,其中至少有八條未觸及到牙尖。一些較短的蠕形紋也散布在釉嵴之間。MNHNL BU1 59正模牙齒的釉嵴橫截面呈亞三角形,舌面有一條分叉的牙嵴。儘管MNHNL BU159正模牙齒的牙冠與‘Maryevka pliosaurid’(SOIKM KP-28988)很相似,但其牙嵴並未發展出切割邊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