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洛尼山
- 外文名:LuoNi Mountain
- 種族:彝族
- 歷史出處:狼山
- 典籍:《大定府志》
歷史出處,境遷過程,考證研究,
歷史出處
洛尼山,彝語,據康熙《大定府志》記載彝族再生始祖篤慕,居堂狼山中,以伐木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為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洛尼山);彝族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洛尼白),也稱洛尼白、羅尼山、妥魯山、羅尼白、土魯山、土爾山、螳螂白子等,即漢語所稱的堂狼山、堂琅山,是今巧家包穀垴鄉、老店鎮、馬樹鎮、爐房鄉、藥山鎮等鄉鎮一帶以藥山為主峰的巧家東部之山。
康熙《大定府志》記載堂狼山即羅尼山,是彝族再生始祖篤慕的居住地。康熙《大定府志》載:“有祝明(篤慕)者,居堂狼山中,以伐木為業,久之,木拔道通,漸成聚落,號其地為羅邑,又號其山為羅邑山;夷人謂邑為業,謂山為白,故稱為羅業白。” 彝文典籍《六祖分支》記載,彝族再生始祖篤慕居羅尼山,彝族六祖於羅尼山分支。
貴州彝文《指路經》說:“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孫往夜郎國,撐天地建國家,多同管理諸小國。”
四川涼山彝族《指路經》載:“去兮去兮,欲行路邊站。堂狼山之旁,除穢搖神扇,倘若不搖扇,難把穢來除;人逝名猶在,倘若名不在,難把路來指……”因四川彝族不清楚堂狼山之所在,在其注釋中說:“堂狼山:虛化的地名,傳說為古代彝族先民活動的中心。”
《西南彝志》也載:洛尼山,又名堂琅山,是彝族“六祖分支”之地。
陳本明、傅永祥先生在《彝族史探》中明確指出:“洛尼山(洛宜山、羅業白、洛宜白)即漢代的堂狼山。”“足見堂狼山,也即是洛宜山(洛尼山、洛尼白、羅業白)在昭通地區巧家縣境內。”
範文鐘先生在《昭通歷史文化論述》中說,彝族六祖分支的事件“就發生在堂狼山(今巧家縣境域仍存此稱謂)”。
境遷過程
東晉永和三年(公元347年)常璩所著《華陽國志》記載:“堂螂縣,因山得名也,出銀、鉛、白銅、雜藥。有堂螂附子。”劉琳註:“‘堂螂縣’的‘螂’又寫作狼、螂、琅(漢洗作狼),蓋其地多堂螂,故以為名。”
《續漢志》:“(朱提)縣西南二里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飛鳥過之不能得去。”酈道元《水經注·若水》載:“(朱提)縣有大淵池水,名千頃池。西南二里有堂狼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飛鳥過之不能去。”
《水經注·若水》又說:“朱提郡西南二百里,得所綰堂琅縣。”
《清史稿·地理志·東川府》:“東川府……巧家廳(今巧家縣。要。府北二百四十里,雍正四年,置會澤縣,始此。六年移縣附郭。嘉慶十六年,析會澤縣地置。東:堂琅山。《水經注》所謂‘羊腸繩曲,八十餘里’,即此。……”
《新纂雲南通志》說:“堂琅山在巧家東米糧壩……延袤百餘里。”今巧家縣城金沙江沿岸一帶,自古即俗稱米糧壩。而“延袤百餘里”,且相對於金沙江沿岸縣城一帶的米糧壩的“巧家東米糧壩”,應在今巧家老店鎮一帶。
《民國巧家縣誌稿·輿地·山脈》載:“堂狼山,屬五區二甲天生橋。”民國時期巧家五區二甲天生橋即今包穀垴、老店一帶。
《雲南省歷史地名考索》認定古堂琅縣治所在今巧家老店子。
《巧家縣地名志》在“老店子”條簡注為“漢堂狼縣地”。
中國著名歷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主編的《中國歷史地名大詞典》,對堂狼山的地理位置作了認定,“堂狼山在巧家縣東部”。
譚其驤先生主編、尤中先生繪製的《中國歷史地圖集》將歷代堂琅縣治所明確標示在今巧家縣老店鎮。
《新纂雲南通志》地圖明確地將堂狼山的位置標為橫貫巧家境內始於牛欄江邊老店鎮迄於爐房鄉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
巧家堂琅文化研究課題組研究認定:堂狼山為橫貫巧家境內始於牛欄江邊老店鎮迄於爐房鄉的東北——西南走向的山脈;古堂琅縣治所在今老店鎮。
古彝文印章“堂狼(螳螂)山里手轄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現出土的二枚古彝文印章,直譯即“堂狼(螳螂)山里手轄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堂狼(螳螂)山里手轄印”漢語的意思即“統管堂琅印”;“堂狼(螳螂)山里木手印是”相當于軍事上的虎符。這充分說明“螳螂山”之名應系彝語地名;遠在秦代中央王朝在這裡設吏置縣以前,這裡就生活著一個以“堂狼(螳螂)山里手轄印”為權力象徵的強大的“堂狼山部族”彝族。而銅質印章所用的銅也再次說明堂狼山的銅在斯時已得到了開採。
堂狼銅洗:現在全國各地出土的有銘文的數十個堂狼銅洗,除個別外其銘文文字均含“堂狼”地名。說明:
一、東漢時期的堂琅縣的規範書寫系“堂狼縣”;
二、堂狼洗在堂狼縣的堂狼山中鑄造,堂狼山的規範書寫為“堂狼山”;
三、確證堂狼洗在遍布銀鉛銅礦硐的巧家縣境內堂狼山鑄造,典籍中盛產銀鉛銅的堂狼山即巧家縣境內的堂狼山。
考證研究
洛尼山在彝族歷史上是一個重要的地名,相傳為篤慕避洪水之山,篤慕是滇川黔桂大部份彝族認同的洪水後的共祖,六祖之父,在彝族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是研究彝族歷史的坐標,關係彝族六祖分支的重要問題,如果研究彝族史連篤慕都不知道或沒有寫到,那這個彝族史是殘缺的彝族史,而篤慕洪水傳說中相當重要的一個地名是他避洪水的洛尼山,(或叫羅宜白·洛尼本·洛祖業等)滇川黔桂彝文古籍中或口頭傳說中均提到此山,那么洛尼山究竟在哪裡?有的說是東川洛衣山,有的說在會澤的樂業,有的說在烏蒙山、有的說是巧家的堂郎山,有的說在四川,就這個問題,筆者寫過一篇短文《洛尼山在哪裡?》收入拙著《彝學研究文集》p30—3(雲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認為篤慕避洪水的洛尼山應是祿勸縣雲龍鄉境的洛尼白(山)(漢語又稱幸邱山,火期山)經過幾年來的考察,筆者仍然認為祿勸雲龍鄉境內的洛尼(白)山彝是篤慕當年避洪水的洛尼白,近年又找到一些新的依據,本文擬作一些補充考證。
一、篤慕洪水泛濫避洛尼,此山完全符合“洛尼白”的名稱和“洛尼白”應具有的特點,從目前種種說法來看,真正符合洛尼白(彝浯謂山為白,或本,譯作:洛尼本,洛尼山均可)名稱應該具備條件的只有此山。
1.“洛”石也(彝語謂石為洛)此山應是石頭山為主,
2.“尼”可理解為“嘴”(如洛租業),石頭伸出山體的部份,似石房子,下面可避雨,符合古籍中篤慕“高高石房裡坐”的記載,或理解為綠色,囚石頭上長滿青苔或覆蓋綠色樹木,或象甑子山,(彝渭甑子為拉尼。);
3.“”山也,此山相對要高,否則無法避洪水;
4.山周圍要有河;
5.自然、生態環境要好,適宜於先民生活,否則當洪水將要來臨時“仲牟由(篤慕)牽了自己的馬,趕了自己的羊,往洛尼白去了”(《西南彝法》載)那他的馬千上得去嗎?他能在上面放牧和生活嗎?
鑒於以上諸多須具備的條件或特點來看,唯一全面能滿足這個條件,具備這兒個特點的只有祿勸雲龍洛尼白。至於此山又稱為幸邱山,那是較晚的漢文史書上才出現的,稱為火期山者更晚,因為洛尼山腳居住著的村子稱為火期村,即“硬石頭腳下的村子”之意,此村屬幸邱辦事處,而當地對此山全稱是“火期洛尼白”。且當洪水泛濫,阿普篤慕避居洛尼白的傳說。
洛尼山(幸邱山、火期山)位於滇北和川南之間,金沙江以南,在祿勸縣北部,距縣城60多公里,方圓15平方公里,海拔2973米高十當地海拔(2050米)923米,北緯25度54分15秒,東經102度27分20秒,山勢險峻雄奇,為羅婺發祥地。唐宋期間,羅婺部首領居山築寨,成為“群酋會集之所”,明弘治年問,武定軍民府土官鳳英曾在山頂紮營屯兵,清代杜文秀起義先頭部隊也曾駐紮過,遺址尚存。20多年前山周圍還能看到森林遺蹟大樹樁,民國《祿勸縣誌地輿》載:“幸邱山……四面陡絕,中平衍為寨,寨旁為玉帶峰,峰腰亘白,宛如玉帶,有石室光明潔淨,古木當門,上有龍泉白樹梢落如疏雨,雨滴石蹬,孔深寸余,瀑布飛流,垂仲曳帶,登絕頂,峰巒峻秀,高插雲霄,遙望滇池,如下趾下……”。
洛尼山風景秀麗,是旅遊的好地方,常有墨客騷人登山賦詩,清代山下住著彝族詩人魯大宗,寫有“聽濤軒試帖”、“聽濤軒詩抄”提到此山:“三山矗峙多春色,(註:洛尼山頂有三峰)三水橫流壯晚濤”(註:雲龍河,宜岔河在山下的岔河村相匯),“高插雲霄有幸邱,名山勝境好遨遊。神超象外情何逸,畫入圖中景最幽。幾陳春風剛拂面,一輪紅日還當頭,拈花把盞題佳句,詩酒能消萬古愁。”倒步前韻云:“舊愁解罷解新愁,攜手逍遙到上頭。嶺竹嗎來秋思爽,風泉瀉處道心幽。攀高似得雲梯步,踏頂如將月殿游。此是神仙真洞府,誰嗤古寨落荒丘。”說明此山既險難爬,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更有“無限風光在險峰之妙”。
二、“雲龍蒼桑訴悲歌”。洛尼山下的雲龍古城有悠久的歷史,說明此山周圍有豐厚的
歷史積澱。洛尼山下的壩子就是祿勸最早的宋之時易籠古城,即今天的祿勸雲龍鄉政府所在地,洛尼山下雲龍鄉海拔2050米,面積281.16平方公翠,轄雲龍、以資、金烏、雲利、本長、古宜、新山、火期、聯合、擁慶11個辦事處,114個自然村,4715戶,21290人,有彝族,傈僳族、苗族等少數民族11557人,占總人口的53.3%,彝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三分之二,是典型的彝族聚居區;耕地20948畝,其中水田6138畝,糧食作物以玉米、水稻、麥子為主,經濟作物有烤菸、芸豆、藥材,經濟林木有蘋果、桃、梨、板栗等。
當今雲龍鄉政府所在地的雲龍古城,足祿勸歷史上第一個縣城,為彝族先民烏蠻所建,舊稱“易籠”,《元史地理志》武定路軍民府祿勸州條曰:祿勸州領易籠縣;“易籠者,城名在州北,地名倍場,(今本長)縣境有二水,蠻浯謂夷為水,籠為城,因此為名,昔羅婺大酋會集之所,至元二|—六年(公元1289年)立縣”,又曰:“武定路,段氏伸烏蠻阿歷(阿而)治納夷昵共龍城於共甸,又”築城名易龍,其裔孫法瓦浸盛,以遠祖羅婺為部名。”(註:築城地點有兩種說法,前者說在倍場即本長,後又說在共甸,即現在古城遺址,旁邊村子就叫共魯德,德為壩子,即“元史、地理志”說的共甸)這裡所說的易籠、易龍、以魯(當地稱呼)雲龍(音譯)皆彝語以(水)魯(城)的同音開寫,即有河水環繞的水城。
洛尼山下的本本(倍場)也是有天然的河水環繞,至今可清晰看出當年河登高遠眺,酷似一個太極圖,被譽為“雲龍太極”,再細看象兩條巨龍交織互纏,一條頭大似公龍從巨遲,法基山下來,另一條頭小似母龍從洛尼山下來約會本長(倍場),傳說有一位地理師從大理攆地脈,攆到雲龍,說是這裡要出皇帝,朝廷聽到後,怕以後真的出皇帝會來與之爭奪皇位,乾脆派兵把此處龍脈挖斷,可是頭天挖開,第二天又復原,第二天挖了,第三天又復原:最後是用貓血,狗血淋在鐵樁銅樁上釘下去才挖斷了雲龍的地脈,據說淌了七大七夜的血,傳說中的挖地脈處現今依稀可辨,原來彎彎曲曲圍繞本長村的河,囚挖通一段出口,改直了,所以原來的河床成乾河,後改為秧田或水田,挖地脈屬傳說,但改河道是有根據,這絕非巧合,史書載這裡歷史上確確實實曾經發生過刀光劍影,血雨腥風。
據《元史·兀良合台傳》載,元朝初年元軍將領兀良合台屠雲龍城(蒙古語稱合剌章):“甲寅(元憲宗四年,公元1254年)秋,復分兵取都善陣(昆明)轉攻合刺章水城(易籠縣城,今雲龍)屠之,合刺章,蓋烏蠻也。”這就是大觀樓長聯中提到的“元跨革囊”有關,元初,1253年,忽必烈攻克大理政府,1254年春,忽必烈北還,留兀良合台鎮守雲南。《雲南各族古代史略》也載“1254年,兀良合台繼續進軍,攻取滇東北地區,他改變了忽必烈“止殺之令”,屠了合刺章水城,破羅部府(羅次)繼而進攻押赤城(昆明)……”屠雲龍水城之事,今天祿勸雲龍彝人已鮮為人知,只有蛛絲馬跡可循了,與上述斷龍脈(地脈)聯繫分析,或許就是兀良合台為了攻下籠(水城),因有河水護城受阻,乾脆在河水拐彎處開一口子,把護城河的河道改直,將水排乾,然後以合刺章(烏蠻,即今天的彝族先民)要造反之罪名為藉口,屠了易籠(水城)才有血流成河,淌了七天七夜的傳說,水城原應在本長(倍場)被屠城及水道改直後,才在共甸重建,即今日之雲龍城。
建雲龍古城又一說:原叫夷籠城,建於宋淳熙年間(公元1174—1189年),《祿勸縣誌》載:“祿勸舊無城,自宋淳熙年,段氏使烏蠻阿歷(應為阿而)治其地,有二水合流,繞城而東,蠻謂水為夷,城為籠,故名夷籠,轉音易龍。”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當地彝族詩人拔貢魯大宗改易龍為雲龍至今。
據云龍籍退休幹部張炳廷介紹,在築夷籠城時,還有一個傳說,宋淳熙年間,羅婺部在築夷籠城時,羅婺部首領在幸邱山(洛尼白)紮營屯兵,其部下高升(高升氏族之祖)負責帶兵築的夷籠城,所以又叫高升魯(即高升頗首領築的城),又說高升下面有一名強將叫撒尼,帶兵作戰,非常勇敢,撒尼對高升家的一個美貌丫環有愛慕之心,撒尼幾次向高升請求把丫環嫁給他,高升才答應。撒尼為效忠高升,盡全力築城,不但築得快,而且城垣堅固,還修了兩道護城河,(至今尚可辨認)因撒尼將領親自負責築的城,所以又叫撒尼魯。
民國二十年(公元1931年),雲龍彝人紳士張狀勝,楊翰森牽頭,召集各鄉紳士村民重修雲龍古城,在原有城牆的基礎上,用土基重修一次內城牆,牆高一丈,厚三尺,並在城四個角和東西門共建造六個碉樓,碉樓高二丈五尺,占地三平丈,碉樓上設有槍眼、炮眼,因城外另有護城河,雲龍古城,更加顯得雄偉堅固,牢不可破。最後一個炮樓於1990年初才拆除的,而今城內鄉政府、各機關、學校、居民、商店、新式樓房林立,昔日古城面目全非,城廓蕩然無存。但許多悲壯故事流傳至今。
三、洛尼山下歷史悠。洛尼山下雲龍鄉一直都是彝族聚居區,世代住有古代氏族和後裔,保留有氏族為名的地名,村名和古火葬墓群。
現今雲龍轄區內,以資辦事處“動康村”是因有姓申的(哚)動氏族居住而得名,動康下隊有“乍康”,因有楊姓乍氏族居住而得名,金烏辦事處“朵康”,因有王姓、錢姓的朵氏族居住而得名,本長辦事處“普勒”村因有普姓普勒氏族居住而得名,還有阿登頗等,他們的譜牒均可追溯到篤慕二子慕阿枯、五子慕阿克、六子慕阿齊。在宗德村至普勒康之間,離宗普國小一公里處至今留有德勒氏族、普勒氏族等明清以前的火葬墓群約幾百座,說明這裡自古有彝族居住。
四、羅婺發跡始洛尼。洛尼山上的羅婺寨,是唐宋時期雄冠南詔大理三十七部的羅婺部發祥地。羅婺故地,夏商為梁州地,周、春秋為百濮地,戰國為滇國地,漢屬益州郡,蜀漢屬建寧郡,隋為昆州,唐隸姚州,屬戎州都督府。張純德《雲南彝族氏族牒譯註》P109—120,(雲南民族出版社1999年版)“羅婺君長敘譜書”載“阿祖來自朵吐木更慕阿克,者俄勒背德刀德昂布,濤尼鄧提糯且保,羅年柱阿毛,阿毛尼旁達,辜青俄更起,策來俄更,格茲羅婺居,具體的祭祖連名譜為:篤慕,(1)慕阿克、(2)克普矛、(3)普矛照、(4)照羅莫、(5)羅莫婁、(6)婁阿德、(7)阿德布、(德布氏從此始)(8)布朵吐、(9)朵吐糯、(10)糯且保、(11)且保俄著、(12)俄著阿茅、(13)阿茅祿伙、(14)祿伙阿夫、(15)阿夫升松、(16)升松道、(17)道敖德、(8)敖德古伊、(19)古伊阿微、(20)阿微默德、(21)默德代、(22)代阿木、(23)阿木額、(24)額尼阿底、(25)阿底阿咆、(26)阿咆阿我、(27)阿我根租、(28)根租羅婺(有譯為羅洪的)(從洪水時篤慕始至羅婺有29代,若以每代30年計,距篤慕時代870年,一般認為篤慕為公元前5世紀人,那么羅婺應為漢代以後的人,其後裔唐宋以後稱為羅婺部)(29)羅婺比普(30)比普阿自、(31)阿自阿勒、(32)阿勒阿額、(33)阿額補尹、(34)補尹阿萬、(35)阿萬阿羅、(36)阿羅阿茲、(37)阿茲阿方、(38)阿方納根、(39)納根作子、(40)作子阿助、(41)阿助阿探、(42)阿探阿詩、(43)阿詩篤斯、(44)篤斯矣陶、(馭普昂尼以做過1次祭祖分支)(45)矣陶普曲、(46)普曲魯格、(47)魯格阿維、(48)阿維阿俄(宋代阿而,宋淳熙年間,大理段氏舉辦羅婺部長,阿而以遠祖羅婺為部名,其後裔稱為羅婺氏族)、(49)阿俄矣襪(取麻拉尼以做一次祭祖分支大典)、(50)矣襪普得、(51)普得矣根、(52)矣根巧(元世祖時)、(53)巧郡則(取濤赫尼以作一次祭祖分支)(54)郡則阿保、(55)阿保全茲、(56)安茲弄積(明洪武年間)、(57)弄積海積、(58)海松矣本、(59)矣本金甸(作過一次分支祭典,取杉書尼以)、(60)金甸麻咪(明弘治年間,賜姓鳳氏即鳳英)、(61)麻咪普賽(作過一次祭祖分支)、(62)普賽阿包、(63)阿包矣弄、(64)矣弄矣振、(65)矣振阿耄、(66)阿耄里博、(67)里博阿德、(68)阿德魯基、(69)魯基魯苴(在羅吐尼以做過一場祭祖分支,超度魯基、舒促夫婦,魯苴舒斥夫婦,過了幾代後於乾隆20年(公元1755年)豬年臘月清畢摩覺者來續家譜。)乾隆後,先後取本色尼以、旁納尼以、西撒尼以、體蘇尼以等做過四次祭祖分支大典。(乾隆後因分支較多,故略)
羅婺寨就建在洛尼白上,成為羅婺部的發祥地,因當時戰爭頻繁,居高險要之地,可防禦,後逐漸遷到洛尼山下,並向四周發展,羅婺部後裔鳳氏全盛時管轄祿勸、武定、尋甸一部分、元謀一部分,甚至更廣,檀萃《鳳氏本末》稱“兼制全滇,有與賽典赤爭輝”和“雄冠三十七部”說。這就是從洛尼山上羅婺寨發跡的源和流。
洛尼山下的雲龍鄉彝人可以稱為羅婺部的代表,鳳氏的代表,武定祿勸納蘇彝人的代表,至今保存有豐富的彝語(甚至古彝語、古彝文典籍、古歌、古調、和彝族先民的古樸的祭祖“耐母”習俗,60年以上至九代人要做祭祖大典(耐母),將祖靈牌在祭祖場中燒掉後,祖先名字上家譜,寫在紙上、綢子或麂皮上,包好放人祖靈筒中,祖靈筒用化桃樹挖成的,裡面還要裝上微型鐵制的生產生活工具和五穀種子,金銀及象徵田地的銅田鐵地,銅片鐵片要用金子鑲成女老祖的臉型,用銀子鑲成男老祖的臉型,稱“普討、妣討”,還要用鐵打成撐天柱(擎天柱),然後,將祖靈筒放入懸岩峭壁的山洞中保存,岩洞就是彝人的祠堂,這一切均與篤慕洪水傳說有關係,為什麼要用化桃樹挖成祖靈筒呢?傳說篤慕受仙人指點用化桃樹挖成木桶而避洪水得救;為什麼要放在懸岩石洞裡呢?
一是表示對穴居生活的懷念;
二是篤慕在岩洞裡得救的;
三是怕以後再有洪水泛濫也能保存下來。
為什麼要用銅田鐵地,微型生產、生活工具和五穀種子呢?它象徵住岩洞裡仍要生產、生活,繼續生存、發展;為什麼要放金銀呢?也好讓祖先有錢化;還用金子、銀子鑲祖妣臉和用布、紙、皮,書寫祖先名單,是不忘祖妣恩澤,不數典忘祖,讓祖先世代保護後裔幸福吉祥,這一切都是典型的祖先崇拜,至今洛尼山背後的康登村山上還可找到祖靈筒呢。
五、引水濟昆“洪水再泛”。
新世紀初,為了引水濟昆,解決昆明缺水問題,雲南省、昆明市決定興建民心工程,祿勸掌鳩河引水濟昆工程啟動了。主要引水工程是雲龍河上游的康保河、安則河及宜岔河。雲龍河、宜岔河在洛尼山下的岔河匯合,現已在岔河紮起攔河大壩,洛尼山下將成為一片汪洋,雲龍壩區都要被俺沒,將成為第二次洪水泛濫”,要遷一萬二千多人(大多為彝人),到昆明市的官渡區大板橋,嵩明縣的楊林、火燒壩、西山區的海口鎮、安寧縣的八街、明油河等地,當然這次“洪水泛濫”不是由天神“策耿茲”決定,而是人民政府實施的民心工程,“洪水泛濫”中的移民也是陽光下的移民,各級人民政府給予精心的妥善的安置,這裡所要說明的是,洛尼山下幾條河,如果漲起來,有局部的小小的洪水泛濫是可能的。
六、其它幾個“洛尼山”避洪水之說可能性不大。
(1)山的名稱、特點、地貌不具備,即自然條件不符合洛尼山的特點。
(2)沒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即人文條件不符合要求。
過去有學者寫文章,提到洛尼白,就說是在會澤,筆者曾親自到會澤考察,確有一個樂業區(鄉)的地名,但樂業鄉是狹長的壩子,兩邊是不高的土山,沒有叫洛尼的山名。也有人認為是烏蒙雪山,即驕子雪山(彝語:“敖弄白”),此山海拔4400米,山頂終年積雪,“此山奇絕不可峙,鬱鬱蒼蒼熟能記,晦明變化神器暗,千古茫茫誰到此?山鬼啾啾木客號,古藤垣索垂猿猱。”看來古今都並不宜人類居住。有點可能性的是東川的羅衣山(落鷹山)據云南民院王老先生考察後給筆者介紹說,羅衣山(又譯落鷹山)是鳳氏土司衰落後,鳳家有一小兒和一個僕人,逃難沿祿勸逃到東川,有一隻老鷹在他們頭上飛著引路,到羅衣山就不飛了,他們就住在山下一農戶家,後有追兵趕到,老房東將雞籠罩在鳳氏小兒上,躲過一難,後小孩改姓罩(趙),逐漸長大,創業,又成了這一帶的土司。因有老鷹引路,故稱為落鷹山,鳳家余脈也因雞籠罩住得救而鳳改趙(罩)《東川文史資料》也有類似說法王老又說,不遠處有一個磨盤村,傳說洪水後,人被淹沒,只有兄妹倆得救,為繁衍人類,兄妹要結婚,但又有顧慮,於是在此滾篩子、滾磨盤、攏煙等驗證後才同意,磨盤村由此得名,還有一根據是附近有一個寨還有睡櫃,是模仿洪水時避難的柜子製成。
2000年春節後為考證洛尼山的確切地點,筆者專門去了一趟東川市(今劃歸昆明市為東川區),因交通不方便,僅到湯丹礦區山頂上眺望和訪問了一些老人,總的感覺還有一點可能性是因為:
①東川區政府所在地稱為碧谷鎮,與篤慕在碧古楷嘎歌場對歌的“碧古”音相同,(昆明大普基,古彝語也稱為碧古景嘎);
②羅衣山附近有一山,山樑子中間出一股水,與彝文記載的洪水泛濫有四條河水上漲(注一)其中有一條叫“可衣”河,與山樑子上出水的意相同。
③東川是產銅之地,彝語稱為“幾都”,篤慕二子慕阿枯的譜系提到此地,可能住過此地,(注二)
④也有石洞(石房子)。但從全面來看,可能性還是不太大,其因:
①落鷹山靠近烏蒙山,山勢大,山下深谷夾槽,連小壩子都沒有,不可能形成泛濫之勢,且至今交通仍十分不便,生產、生活也很困難;
②“落鷹山”的傳說是在明代鳳氏改土歸流之後,且與“洛尼山”音意不同;
③東川區至今只有四千多彝族,且屬葛頗(白彝支系);住區政府以東20多公里的大山上(注三),他們少少有篤慕避洪水之傳說,極少知道篤慕為何人。
為什麼東川彝人這樣少?一種可能由於清初雍正五年至八年鄂爾泰在滇東北烏蒙部、芒部、悶畔部等地以“改土歸流”為名,實施“滅土歸流”的血腥鎮壓,彝人被殺的殺,跑的跑,所以東川的彝族才這樣少,且已沒有彝文化的根基。一種可能本來就很少,除繼續挖銅礦,搞青銅器的工匠而外,其它人因自然地理、氣候等較差,而遷徙到其它地方去了,這裡僅是“匆匆過客”之地。六祖分支後,各奔他鄉,開發基業去了。留在原地的本來就少,更談不上其它文化遺蹟的。
結語
綜上所述,彝文古籍和口頭傳說中篤慕避洪水的洛尼山,仍應為祿勸雲龍鄉的洛尼山(洛尼白)較為合理可信。這裡需要強調指出的是:篤慕時代洪水傳說應為局部地區,不可能是大範圍的,雲貴川到處是高山深谷,河水再大,也泛濫不起來,除非全球性的或者是早期洪荒時代的記憶,也不可能只剩篤慕一人,如是,他與誰結婚?何以能傳下後裔?所以即不能完全把它當成信史,但是也不是毫無根據的,俗話說“無風不起浪”,許多古代的傳說,由於考古的新發現,不斷的被證實,應該說有一些事實根據,在此基礎上,經後人不斷的口耳相傳加工或見之典籍,加以神化、美化,所以即不能全信,也不能不信,它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為人是活動的,為了生存求發展,不斷地遷徙,尋找理想之地定居是必然的,所以當年篤慕可能來過洛尼山,而後,其後裔又返回先祖居住過的地方,休養生息繁衍後代,所以應該說洛尼山是彝族歷史文化的見證。
(洛尼山在四川說,巧家堂郎山說,至今未見確鑿依據。)
注一:據彝文典籍《賒豆榷?》截:“洪水泛濫”時有四條河水上漲,即:可衣河,維來河,期貝河,奢奪河。據尋甸人說,期貝河在武定。
注二:據滇南彝文史詩《阿普獨摩》載:篤慕及其後裔們的頻繁遷徙,“遷過三十三次”。洪水後篤慕在碧谷井嘎(背古楷嘎)對歌選妻,碧谷井嘎一說在東川區碧谷鎮,一說在昆明大普基。
注三:羅衣山(澆鷹山)在東川區以西約70餘公里,而今東川區彝族戈頗住東川區川東20餘公里的大山上,兩者相距近百公里。至今,羅衣山附近僅有幾戶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