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經濟建設,基礎設施,農村經濟,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發展重點,地圖信息,
簡介
2003年,全村農業總產值75萬元,農民人均收入3400元。
在創建文明生態活動中,該村首先是發動民眾籌資12萬元,拆除違章建築1間,修繕住房2間,硬化全部村巷7條、長1000米,砌排水溝1650米,鋪草皮4150平方,種大紅葉、國王椰樹等花木280株,粉刷全部外牆。其次是發動村民改水改廁,全村建成戶廁12個,建成沼氣池10個,全面完成市下達的任務。三是認真組織村民們學政策、學文化、學科學,經常邀請農業技術人員、司法人員、理論宣傳員對村民進行生產技術、法律法規、理論形勢教育。
經濟建設
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促進了物質文明的發展。該村在生產中大力調整產業結構,種植“名特新優”的反季節瓜菜30畝,新辟3個龍眼種植基地、總面積150畝;全村有大貨車2輛,中型柳州牌運輸車5輛,長年從事第三產業達30多人;隨著經濟的發展,家家購買了彩電,戶戶購置了機車,部分人還購置了冰櫃,裝上了程控電話。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基本實現水、電、路、電話四通。全村有11戶通自來水。有11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戶,分別占總數的80%。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28.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6輛。 全村裝有太陽能農戶1戶.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12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19.37萬元,占總收入的54%;畜牧業收入5.02萬元,占總收入的1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6頭,肉牛0頭);漁業收入0.14萬元,占總收入的0.4%;林業收入8.79萬元,占總收入的24%;第二、三產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3.6%。農民人均純收入3301元,農民收入以野生菌等為主。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野生菌,主要銷售往本市。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4.7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1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茶葉咖啡橡膠產業,無專業合作組織。
人口衛生
到2008年底,全村參加農村合作醫療48人,參合率100%;享受低保2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3公里,距離鄉衛生院28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大幹壩國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大渡崗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20.00公里,距離中學28.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人,其中小學生3人,中學生1人。
村務公開
該村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1人。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20.8畝。已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本年無籌資籌勞。年末集體總收入0.21萬元,有固定資產3.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發展重點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33畝(其中:田124畝,地109畝),人均耕地4.85畝,主要種植糧食等作物;擁有林地1789.5畝,其他面積344.00畝等資源。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包括:交通晴通雨阻,基礎設施落後,沒有公共廁所,沒有路燈,農田得不到有效灌溉,糧食單產低。集體沒有經濟實體,沒有文體設施沒有垃圾處理場地,村內沒有排水溝渠設施等。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茶葉及橡膠產業。到"十一五"期末,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8年的3301元有時適增加。
地圖信息
地址:海南省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