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關

洋關

鴉片戰爭後, 清 政府在通商口岸設立的海關。後為帝國主義國家所控制。 清 薛福成 《洋貨加稅免厘議》:“餉源偏重於洋關,動為外人所牽制,撓我自主之權。”《廿載繁華夢》第二六回:“自鴉片撥歸洋關,已少了一宗進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關
  • 拼音:yáng guān
  • 注音:ㄧㄤˊ ㄍㄨㄢ
  • 解釋:清政府在通商口岸設立的海關
自1862年至1945年的83年間,中國煙臺海關一直把持在洋人之手,他們控制著山東境內的所有重要海口,全稱為東海關稅務司署,俗稱洋關。主官稱稅務司。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根據不平等的<天津條約>和<北京條約>,清政府被迫答應開闢登州做通商口岸。1861年英國駐登州領事馬禮遜開始對登州、煙臺等地進行考察,這是一個頗有心計和知識的傢伙,他考察得出的結論是,煙臺港各方面的條件,都優於登州,並建議英國公使將通商口岸改在煙臺,英國公使採納了馬禮遜的意見,並強行要求清政府將通商口岸改在煙臺,軟弱的清政府被迫答應。1861年,在恭親王奕訢奏請下,鹹豐皇帝下旨,煙臺口岸對外開埠通商,並將登萊青道由萊州遷往煙臺,同時,籌建海關監督衙門,俗稱“常關”。1862年3月,東海關監督衙門正式開關辦公,轄山東5府16州縣23海口。列強早就盯上了這塊肥肉,事過一年,攫取中國海關最高權力的代理總稅務司赫德,下令在煙臺建立東海關稅務司署,並派同國人漢南擔任東海關首任稅務司,“洋關”即此產生。漢南是個精通業務、又野心勃勃的人。上任伊始,即在煙臺山下購地建造東海關稅務司公署辦公樓,其後又陸續在煙臺山上建起了豪華的稅務司官邸、副稅務司官邸和高級職員公寓、發訊房、發訊台等一系列建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