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位於陝西省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龍亭鎮蔡倫葛祠西側,占地面積43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屬科技類造紙專題博物館。

2002年4月5日,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主要陳列有史料、圖片、書籍等。截至2019年末,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藏品總計有334件/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 地理位置:陝西省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龍亭鎮蔡倫葛祠西側
  • 占地面積:4300 m
  • 類別:科技類造紙專題博物館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8:00-18:00)
  • 門票價格:25元/人(含蔡倫墓祠景區);持壽星證、殘疾證、士兵證者免票,小學生免票,中學生、大學生和持老年證者半票
  • 隸屬:漢中市洋縣文體事業局
  • 藏品數量:334件/套(截至2019年末)
  • 藏館精品:余秋雨墨寶
  • 開館時間:2002年4月5日
  • 建築面積:3000 m
歷史沿革,建築布局,綜述,展廳,藏館文物,文化活動,宣傳教育,學術研究,交流合作,機構設定,相關歷史,參觀信息,

歷史沿革

2000年,為了弘揚民族文化,長安縣北張村農民企業家馬永祺投資60萬元籌建的蔡倫紙文化博物館於12月15日正式奠基開工。
2002年4月5日,融紙文化與蔡侯抄紙工藝為一體的蔡倫紙文化博物館落成,正式對外開放。

建築布局

綜述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位於慈祠區西部,占地4300平方米。全館分南院、北院兩大部分。南院為造紙史展示區,北院則為1900年前蔡倫發明的“蔡候紙”的工藝流程演示區。南院的主體建築為花木掩映之中的“蔡倫紙文化陳列室”,建築為歇山頂,五大間。南院的另-一建築是古色古香的“四寶齋”北院為一園林式建築,是整個博物館的主體部分。

展廳

基本陳列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陳列室以翔實豐富的史料展現出世界造紙術的起源、傳播和發展,歌頌了中國古代科學家蔡倫發明和推廣造紙的豐功偉績,將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告訴給了旅遊者。
北院內依次建有構紙原料(構皮,即楮樹皮)儲存坊、漚料坊、蒸料坊、除雜坊、碓坊、切料坊、抄紙坊、焙紙坊等手工造紙作坊,通過手工造紙藝人的演示,完整再現古老“蔡侯紙”製作的23道主要工序。觀眾亦可親自動手,與藝人互動,親身體會手工造紙的感覺、樂趣,體會古人的創造力。
在這些作坊中要展示蔡侯紙製作的109道工序(最主要的工序有23道)。這些工序主要的有採集構皮、乾料儲存漚泡構皮,使之變軟,蒸煮構皮,使之脫去植物膠,砸皮,除雜,除去構皮上的黑色表皮染石灰二次蒸煮構皮化穰,反覆漂洗構穰出穰,漂洗乾淨後將構穰起出擇穰,進一步除雜再次化穰踏確,用腳踏木碓將制好的穰碓為條形薄片狀,然後捲成卷備用切料,將制為卷狀的摺疊為約26公分厚的穰疊,放在長條木凳上,用腳蹬草繩的方法將其固定,然後雙手舞動大鍘刀,將構穰切成碎末搗漿,將切碎的構穰裝入古白或石槽內,並加入適量水,先讓其化開,然後用木杵搗為漿糊狀攪仗,將搗好的紙漿加入抄紙池,用竹竿上下用力攪動使,池水晃蕩,接著以竿擊打水面,直至構穰絨浮出水面洗箅頭,雙手端起抄紙簾,將簾的前端向前下方斜插入後端起撈紙,仍以雙手端簾,將簾後端垂直插入池水之中後端起覆簾,提起覆有濕紙的抄紙竹簾,將濕紙逐張整齊地覆壓為疊壓榨,在濕紙上附以平整木板,用槓桿擠壓,除掉水分分紙,將紙從濕紙疊上分離曬紙,將分離開來的濕紙頁貼上烘牆焙乾揭紙,將焙乾的紙片揭下整捆入庫。
專題陳列
陳列室以史料、圖片、書籍等展現造紙起源、傳播和發展,歌頌了蔡倫發明和推廣造紙術的豐功偉績。

藏館文物

截至2019年末,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藏品總計有334件/套。

文化活動

宣傳教育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建館以來,分別於2003年8月25日、2004年5月26日~29日、2004年7月7日多次得到央視《華夏文明》央視《走遍中國》央視西部頻道《秦嶺探訪》欄目來館對古蔡倫造紙工藝進行攝製,製作《蔡倫造紙術》《秦巴漢中》《人傑地靈》和《留住手藝》等專題片在央視1套、4套、10套等頻道播映,收到較大的宣傳教育效果。蔡倫紙文化博物館現為著名文物旅遊景點和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2002年4月開放至今已接待國內外遊客及學生參觀者50多萬人次,隨著京昆線上西安至漢中段高速公路的開通,蔡倫紙文化博物館的前景看好。

學術研究

科研隊伍
蔡倫研究協會。
科研成果
在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的策劃和組織之下,出版發行了多部文史專著,還在國內多種刊物上刊出多篇學術文章,對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進行了推介,對蔡倫、蔡倫造紙及造紙的歷史進行了研究。這些作品主要有蔡倫學術研究會理事段紀剛副教授的專著《洋州七千年》(中國文史出版社)、有段教授發表在《紙祖千秋》上的《從中國的考古發現看造紙的源頭》等論文4篇(嶽麓出版社),有發表在中國造紙學會刊物《紙史研究》上的《古龍亭造紙作坊遺址調查報告》等學術文章多篇有楊巨中教授的專著《中國古代造紙術淵源》,(三秦出版社)有周忠慶教授的專著《儻水集》(三秦出版社)等。

交流合作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歷年參加中國造紙協會蔡倫學術研討會,並與湖南來陽蔡倫博物館、紀念館進行學術交流。在古老的造紙作坊里進行的這些工序,全部由手工造紙藝人演示給觀眾,觀眾亦可親自動手,與造紙藝人互動,親身體會手工造紙的感覺和樂趣,去體會古人的創造力。特別是前來參觀的青少年學生,此處成為第二課堂,學到了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並且身臨其境,感受到了中國古代人民的高超的技藝和非凡的智慧。2004年7月21日,著名學者余秋雨偕同夫人馬蘭慕名來館參觀,對古代蔡倫造紙術的再現給以極高的評價。余秋雨為博物館留下了“千年蔡侯紙,萬里文明史”和“紙墨千古”的墨寶。2005年香港《大公報》社長王國華來館參觀欣然揮毫,寫下了“神奇”二字。2005年、2006年比利時王國特恩豪特市市長馬賽爾●韓德克斯連續兩次來館觀光,高度地評價了蔡倫發明造紙術為世界做出的貢獻。原陝西省省委書記李建國、陝西省省長袁純清等領導均蒞臨該館調研。央視《走遍中國》、《華夏文明》、《秦嶺探訪》等媒體曾陸續來館進行了採訪和專題拍攝。

機構設定

單位性質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屬民營事業單位。
經費來源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經費來源屬於自籌。
機構設定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設定古造紙辦公室、對外接待室、陳列及旅遊品開發、安全保衛、辦公室、財務室。
人員編制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人員有10人,其中館長1名、副館長1名、財務、安全保衛、接待、陳列及旅遊品各一名,造紙4人。
服務觀眾項目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造紙工藝演示,建有古樸的草棚,可供遊客在此欣賞古樂,品茗談心在南院“四寶齋”中藏有以漢代蔡倫造紙的方法抄造出來的構皮手工紙和其它文房用品,供遊客參觀購買,筆墨紙硯齊備,遊客可乘興揮毫,筆走龍蛇,留作紀念還建有茶廳、娛樂房、紀念品堂等配套設施。
觀眾接待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開放至今已接待國內外遊客及學生參觀者50多萬人次。

相關歷史

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館址所在地蔡倫墓祠始建於漢元嘉元年(151年),占地23500平方米,為中國東漢龍亭候、造紙術發明家蔡倫(61年~121年)的長眠之地。蔡倫歷侍五代帝王,於元興元年(105年)發明了植物纖維紙,元初元年(114年)被封為龍亭候,漢建光元年(121年)因受宮廷鬥爭株連服毒自殺於龍亭。30年後漢桓帝為蔡倫平反昭雪,下令在此將其重葬。在蔡倫墓祠區的中軸線上由南而北依次為山門、拜殿、獻殿、正殿、垂花門、墓塚、寢殿和明月池,中軸線兩側則各有鐘樓,鼓樓、樂樓、東西廂房等建築。墓塚高大,呈覆斗狀,墓前有九通明清等朝代石碑和蔡倫譜系碑,還有眾多石像生。墓區現仍存留千年古柏18株。歷史上,曾有唐代德宗皇帝李适為避朱批與李懷光兵變而駐蹕蔡倫墓祠,並為其題寫“蔡候祠”匾額。民國時大書5法家、國民黨元老於右任曾為其留有“蔡倫墓”之手跡。20世紀80年代,大書法家、原全國佛協主席趙朴初曾為其題寫“蔡倫墓”。

參觀信息

場館地址: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位於陝西省陝西省漢中市洋縣龍亭鎮蔡倫葛祠西側
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開放時間
周一至周日(8:00-18:00)。
票價
25元/人(含蔡倫墓祠景區);持壽星證、殘疾證、士兵證者免票,小學生免票,中學生、大學生和持老年證者半票。
交通路線
自駕游線路:西安北站——西安繞城高——京昆高速——京昆線——洋縣蔡倫紙文化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