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坑村(廣東省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洋坑村,位於赤石鎮東南部,距鎮政府約 4.2 千米。與農場村相鄰。始建於明代,因陳姓從陸豐八萬鎮琳珠村遷此建村定居而形成。因建村於雙宮嶺下,山峰起伏重疊,嶺下山巒溝坑眾多,故得名為洋坑村。村莊四面環山,水坑河在村正北方流過,村東南有洋坑水庫。

明、清代,屬惠州府海豐縣楊安都。1914 年,屬海豐縣楊安都赤石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屬海豐縣第四區赤石鄉;1958 年,屬鮜門人民公社赤石管理區新城大隊;1960 年 3 月,屬赤石公社新城大隊;1983 年,屬惠陽專區海豐縣;1987 年 4 月,屬赤石鎮新城村;1988 年,屬汕尾市海豐縣赤石鎮新城行政村;2011年 2 月,納入深汕特別合作區;2017 年 9月,納入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
村民主要有陳姓、李姓、關姓。第一大姓為陳姓,明正德十二年(1517 年),陳永隆(洋坑陳姓稱其為一世祖)自福建漳州,經龍巖、潮州三河壩輾轉至陸豐八萬鎮琳珠村,二世祖陳宗受於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遷至洋坑村建村開基,繁衍至今已有21 代。陳姓先祖最初在洋坑北側的“老厝仔”給劉姓做工,在“老厝仔”附近居住,後遷入此地開基立業。第二大姓為李姓,1950 年前後從赤石大蕉嶺遷至此地。第三大姓為關姓,遷移情況不詳。村民均為漢族,通用方言為閩南話、尖米話。
2020 年末,該村戶籍總戶數 125 戶,戶籍人口 626 人,其中男性 330 人,女性296 人;80 歲以上 21 人,最年長者 94 歲(男);實際在村人口 434 人。祖籍該村的香港同胞約 84 人。
傳統經營以農業為主,種植水稻、番薯、沙姜、花生、沙葛等。2000 年以後,大部分青壯年外出打工。村民主要收入來源為農業收入、工資性收入。主要自然資源為礦泉水。特色農產品有柑桔、沙姜、紅番薯等。特色傳統(節慶)食品有甜粿、菜包粿等。
村內有 1 棵鳳凰木,樹齡 115 年。1987 年通電,1992 年通自來水,1995年通電話,2005 年通網際網路,2009 年實現全村村道水泥硬底化。
傳統民居現存 102 座。
代表性民居為洋坑古寨,坐東南向西北,東西面寬 73 米,南北進深 92.6 米,占地面積約6759 平方米。設南、北二門,北門為正門,門寬 1.26 米,高 2.19 米。寨牆用灰砂夯築,厚 0.65 米,高 4.75 米,四面圍合成堅固的長方形寨堡。寨牆四角各建置一座炮樓,高 6 米,對外留設多處炮口槍眼,並有小門通往寨內,作對外防衛之用。該古寨以正門(北門)為起點,南北向為寬 2 米的中心街道,東西兩側各建整齊對稱的 10 座民房。座與座之間的橫巷各寬 1.3 米,古寨外圍的民房各距寨牆2.3 米。全部巷道為三直十一橫巷,前後左右相通。古寨西門牆壁鑲嵌有一塊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 年)的石刻禁碑,內容是洋坑古寨內外禁止搭草棚、掘糞土、安磨碓、放糞籮的相關規定。寨內有古井 1口,現無人使用。古寨外有洋坑古道,長20 多千米。沿古道過打石嶺、雙宮嶺可達梅隴。
洋坑村清末建有私塾,有一名教師,學生人數不詳。
古寨外有 1 座陳氏宗祠,始建年代不詳,1922 年、1993 年重修。整個建築為三路布局,之間以巷道相通。中路為三開間兩進一天井,左右兩路各為 4 間房。中路前堂明間開門,前檐下有石柱,兩次間開門通明間。天井寬大,兩側不設廊房,開有圓門通左右兩路。後堂三開間,前檐下立方形石檐柱,後部供奉祖先牌位。屋頂除中路前堂為船形脊外,其餘均為硬山頂、鑊耳式封火山牆、平脊、灰瓦。村中建有北帝宮,供奉玄天上帝,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2011 年重建。北帝宮有2 根石制立柱,刻有文字,顯示為陳姓村民所捐,時間為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 年)。
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時期,彭湃、彭桂率領的紅二師、紅四師,在洋坑村留下了戰鬥的足跡。1928 年 5 月,國民黨第五軍軍長徐景唐命令第十六師師長鄧彥華以及其他各師,集中兵力,會同各地民團、保全隊、警備隊“會剿”在海陸豐的紅軍。為了對付國民黨軍大規模的“會剿”,紅四師師部決定協同梅隴、赤石農民赤衛隊襲擊駐紮在赤石的蔡騰輝警衛隊。7 月 1 日拂曉,紅四師和農民赤衛隊預先埋伏在赤石圩附近,派寧孝恩、萬力民、胡成祖 ( 三人皆為紅四師的排長,派到地方部隊當參謀 ) 帶領一支十餘人的農民赤衛隊進攻洋坑村地主民團,目的是吸引躲在赤石圩的蔡騰輝部打開閘門,援救洋坑村地主民團。戰鬥打響後,洋坑村聯防隊長陳秉南 ( 洋坑人 ) 率隊抵抗,並以敲鑼、打鼓、吹螺號的方式通知赤石蔡騰輝派兵救援。蔡騰輝聞訊後立即派出一部救急,當他們打開閘門時,埋伏在附近的紅四師和農民赤衛隊蜂擁而至,打得蔡部措手不及,四處逃散,蔡騰輝率隊逃進新厝林寨里。紅四師攻占赤石圩後,繳獲不少敵軍的物資和軍用品,附近幾個村的地主民團亦無形中解體。
1972 年 12 月,洋坑水庫竣工,總庫容 30 萬立方米。洋坑村於 1997 年被廣東省民政廳列入《廣東省革命老區村莊名冊》。
2012 年 9 月,洋坑古寨與赤石秋塘古寨、新厝林古寨、新城古寨被廣東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為“廣東省古村落”,並列入廣東省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洋坑古寨於 2016 年 3 月被汕尾市委、文聯、汕尾日報社、民間文藝家協會評為“汕尾十大最美古村落”。
代表性人物:
陳國彬(1899—1952),愛國開明紳士。曾任國民黨海豐縣警察局分局長兼警衛隊第四中隊長,第四區區長,赤石鄉鄉長,海豐、紫金、惠陽三縣聯防委員會副主任等職。在位期間,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支持革命事業。1929 年,曾保護前來洋坑村避難的革命者陳秀慧(福建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國珍夫人)及王素蓬,使其免於被捕;1941 年受中共海陸豐中心縣委的委託,按革命者張健南、劉雲龍、朱連房指示,提供經費購買槍枝,聯合梅隴愛國紳士陳辟夷向惠陽及海豐縣國民政府寫報告,以保護兩縣商人貿易往來之名義,申請組建了一支合法的武裝力量“惠海行商護路大隊”。這支武裝隊伍身穿國民黨服,實則為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武裝隊伍,後來成為東江縱隊第六支隊的主要骨幹力量。1952 年土地改革期間受人誣告,被逮捕錯殺。1987 年平反昭雪。
陳森(1900—1928),烈士。1926 年參加赤衛隊,三區赤衛隊小隊長,1928 年 7 月在赤石被捕遇害。
吳媽送(1900—1931),烈士。1928 年參加赤衛隊,紅四十九團戰士,1931 年冬於大安戰鬥中犧牲。
李潭(1909—1931),烈士。1928 年參加赤衛隊,紅四十九團二連排長,1931 年冬於大安戰鬥中犧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