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巨蟒·塞雷洪西斯(Titanoboacerrejonensis),屬於一種遠古的蟒類,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塞雷洪,是為了紀念發現地塞雷洪。泰坦蟒的化石最早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被發現。
泰坦蟒屬於蟒(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類,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泰坦蟒平均體長可達到12米,體重超過1噸,這兩個數字已經足以說明它們的可怕之處。它們的食物有4.57米長,半噸重的鈍鼻鱷和3.05米的肺魚以及當代的一些大型烏龜。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
基本介紹
發現巨蟒,形態特徵,生活地區,生活習性,最新訊息,研究介紹,滅絕情況,
發現巨蟒
2011年的《自然》雜誌發表了科考學家Jason J. Head等人的論文《新熱帶界古新統發現巨型蟒蛇暗示過去赤道更熱》,文中稱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萬年前到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發現了一條巨大的蛇類化石。命名為塞雷洪泰坦蟒。
形態特徵
泰坦蟒為體長達9~15米的巨蟒,28條蛇中最大的8條,重約1.135噸。現(截至2012年4月)存最大的蛇,包括長約7米的森蚺(現存最重的蛇)和長約8米的網紋蟒(現存最長的蛇);而現存最小的蛇,卡拉細盲蛇,身長只有10厘米。此前最長的化石蛇,是非洲巨蟒,出土自埃及,長7—12米。泰坦巨蟒也和現代蟒蛇一樣,雌性的體型要遠大於雄性。
生活地區
2004年至2007年間,考古學家在挖掘哥倫比亞東北部一座露天煤礦(此處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化石遺址)時,在相鄰的兩個地方找到了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鱷的化石。這兩種爬行動物都分布於距今6000萬年前的南美洲。該化石遺址是讓人們對當前生態系統的開端有了初步了解的發現之一。
研究人員指出,除了發現泰坦蟒和crocodilyform鱷比鄰而居的證據說明,如今蛇與鱷後代的交鋒行為也進一步體現了這兩種爬行動物之間的天敵關係。例如,亞馬遜流域的現代水蟒(包括當前世界最大蛇類頭銜保持者綠巨蟒)常常以鱷魚家族的現存成員為食,如凱門鱷。
生活習性
科考人員表示,與其他蛇類一樣,泰坦蟒可能總是在水邊游弋,一旦crocodilyform鱷放鬆警惕.就出其不意纏住其身體,令這個“小傢伙”窒息而亡,並將其吃掉。如果成功逃脫泰坦蟒的魔爪,crocodilyform鱷則可能以小蛇、青蛙、蜥蜴和大、中、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在體長達45英尺(約合13米)的Titanoboa cerrejonesis巨蟒面前,體長僅7英尺(約合2.1米)的Cerrejonisuchus improcerus鱷根本不堪一擊。兩者之間的戰鬥“呈一邊倒的局面”。即便是最小的Titanoboa蟒,面對我們發現的最大的crocodilyform鱷,都不會給對手任何機會。
泰坦蟒由於屬蛇類,是變溫動物,這項發現也暗示了,當時的其生活的熱帶地區比研究人員原先估計的更溫暖,平均氣溫為 32℃,只有這樣的氣候才能讓蛇長得這么大,而現代當地的年平均氣溫為 26℃至28℃。
此外,泰坦蟒的交配習性也和現代蟒蛇大多數相同,首先是較小的雄性判斷在不會有被巨大的雌性吞噬的情況下,得到許可後,形成一個交配球,數條雄性纏繞在雌性身上,互相競爭以獲取交配權。雌性則在吃飽了的情況下,用自己體內的能量保持在七個月內不吃不喝,從而生下小蛇。
最新訊息
泰坦蟒是當時體型最大的陸地爬行動物,最新發現讓科學家對這種巨蟒又有了更多了解。他說:“這將充實我們對這些爬行動物各種能力的認識。”
研究介紹
《自然》雜誌發表了Jason J. Head等人的論文《新熱帶界古新統發現巨型蟒蛇暗示過去赤道更熱》,文中稱在南美洲哥倫比亞東北部的瓜希拉半島大約6000萬年前到5800萬年前的塞雷洪組(Cerrejon Formation)地層發現了巨大的蛇類化石。命名為塞雷洪泰坦蟒(Titanoboa cerrejonensis),屬名的意思是“泰坦的蟒蛇”,種名是紀念發現地塞雷洪。塞雷洪泰坦蟒屬於蟒科(Boidae),是目前已知最大的蛇。據說這樣大的變溫動物,至少要在最低從30℃到34℃的氣溫下生存,所以確定在古新世的新熱帶界因為有大量二氧化碳而高溫的氣候模型的假設一致。
滅絕情況
泰坦蟒早在近5800萬年前就已滅絕,形象地說,它們就像是將現代蟒蛇放大後的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