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設計實用教程(第二版)

《注塑模具設計實用教程(第二版)》是2011年11月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維合 。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出版信息

注塑模具設計實用教程(第二版)
所屬類別
科技 >> 機械 >> 模具
作者:張維合 編著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 書號:978-7-122-12259-9
開本:16 裝幀:平 版次:2版1次 頁數:346頁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為基礎篇,詳細介紹了與注塑模設計相關的塑膠知識、塑膠製品結構知識和注塑成型與注射機知識。中篇為模具結構篇,詳細介紹了注塑模八大組成部分的設計內容、設計要點,以及快速發展的熱流道注塑模設計,雙色注塑模設計、氣體輔助注塑模設計和疊層注塑模設計。下篇為實戰篇,主要介紹注塑模的設計步驟、設計內容、設計實例,模具鋼材選用,塑膠製品次品分析與對策,注塑模精密成型技術等。

圖書目錄

上篇基礎篇
第1章塑膠及其性能1
11塑膠的概念1
111塑膠的成分1
112塑膠的來源1
113塑膠的分類2
12塑膠的特性2
121塑膠的優點2
122塑膠的缺點3
13塑膠的成型方法3
131熱塑性塑膠的成型方法3
132熱固性塑膠的成型方法4
14熱塑性塑膠的性能4
141收縮性4
142流動性7
143結晶性7
144熱敏性8
145水敏性8
146水分及揮發物含量8
147應力開裂9
148吸濕性9
149降解9
1410玻璃化溫度9
1411流長比和型腔壓力10
15熱塑性塑膠的高性能化10
151共聚合10
152合金化11
153複合化11
複習與思考12
第2章常用塑膠特性與套用13
21常用塑膠特性、成型條件、對模具
要求及用途13
211聚苯乙烯13
212改性聚苯乙烯13
213ABS14
214MBS15
215聚乙烯15
216聚丙烯16
217聚醯胺17
218聚氯乙烯18
219聚碳酸酯19
2110聚甲醛21
2111聚甲基丙烯酸酯21
2112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22
2113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23
2114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23
2115聚苯醚 23
2116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24
2117醋酸丁酸纖維素24
22熱塑性增強塑膠25
221成型工藝特點25
222成型注意事項25
223對模具設計的要求26
23透明塑膠26
24常用塑膠的鑑別27
241外觀鑑別方法27
242密度鑑別法28
243燃燒特性鑑別法28
244幾點說明29
複習與思考29
第3章塑膠製品設計30
31塑膠製品結構設計的一般原則30
311力求使製品結構簡單,易於成型30
312壁厚均勻32
313保證強度和剛度34
314裝配間隙合理35
315其他原則36
32製品的尺寸與精度36
321製品的尺寸36
322製品的精度36
323製品的表面質量36
33塑膠製品的常見結構設計38
331脫模斜度38
332塑膠製品外形及壁厚39
333圓角40
334加強筋41
335凸起42
336孔的設計42
337成型螺紋設計44
338螺絲柱的設計44
339嵌件設計47
3310塑膠製品上的標記符號47
3311搭扣的設計49
3312塑膠齒輪的設計51
3313超音波焊接線的設計53
複習與思考55
第4章注射機與模具57
41注射機的基本結構及規格57
411注射機分類57
412注射機的基本結構58
413注射機的規格和技術參數58
42注塑工藝過程58
421成型前的準備59
422注塑前需了解的塑膠性能59
423注塑過程59
424注射機安全操作注意事項60
425塑膠製品的後處理60
43模具在注射機上的安裝形式60
44注射機的選用61
441根據最大注射量選用61
442根據最大鎖模力選用61
443根據注射機安裝部分的相關尺寸選用61
444根據開模行程來選用62
45注塑工藝條件63
451溫度63
452壓力63
453成型周期64
複習與思考64
中篇結構篇
第5章注塑模概述65
51注塑模的概念65
52注塑模的分類65
521二板模66
522三板模66
523熱流道模66
524二板模和三板模的主要區別67
53注塑模的基本組成68
531成型零件68
532排氣系統69
533結構件69
534側向抽芯機構69
535澆注系統70
536溫度調節系統70
537脫模系統71
538導向定位系統71
54注塑模設計思路71
複習與思考72
第6章注塑模成型零件設計73
61概述73
611成型零件的概念73
612成型零件設計的基本要求74
613成型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74
62型腔數量的確定74
621確定型腔數量的方法75
622確定型腔數量時必須考慮的因素75
63確定製品分型線和模具分型面75
631製品分型線和模具分型面關係75
632模具分型面的進一步定義77
633分型面的設計要點77
634分型面設計的一般原則79
64內模鑲件外形尺寸的設計82
641製品排位的一般原則83
642確定內模鑲件外形尺寸85
643內模鑲件配合尺寸與公差87
644內模鑲件型芯、型腔尺寸的計算88
645脫模斜度89
646內模鑲件的型腔表面粗糙度89
65凹模的設計90
651基本結構90
652幾種典型的鑲拼結構90
66凸模的設計91
661基本結構91
662幾種典型結構鑲拼方式92
67鑲件的緊固和防轉96
671鑲件的緊固96
672鑲件的防轉98
複習與思考99
第7章注塑模排氣系統設計100
71概述100
711排氣系統的概念及重要性100
712模具中氣體的來源100
72注塑模困氣的位置及不良後果100
721模具中容易困氣的位置100
722型腔氣體不能及時排出的後果100
73注塑模的排氣方式101
731流道排氣101
732分型面排氣102
733鑲件配合面及側向抽芯結構排氣102
734加排氣桿103
735推桿(或推管)與動模鑲件的配合面103
736在困氣處加冷料井104
737增加圓形凸起104
738透氣鋼排氣104
739排氣栓排氣105
74型腔排氣系統設計要點105
741排氣槽的位置和方向105
742排氣槽深度C106
743排氣槽長度A和寬度B107
744排氣槽數量107
745排氣槽的清理107
75排氣槽設計實例107
76型腔的進氣裝置設計107
複習與思考108
第8章注塑模結構件的設計109
81概述109
82模架的設計109
821模架分類109
822模架規格111
823模架的選用111
824定模板和動模板開框尺寸的設計114
825定模板和動模板大小的設計115
826方鐵的設計118
827無框模具119
83提高模具強度的措施119
831加強模架的整體強度119
832增加鑲件強度120
84三板模定距分型機構的設計121
841三板模的開模順序121
842三板模的開模距離122
843定距分型機構的種類122
844動定模A、B板的開閉器124
85彈簧124
851彈簧的作用和類型124
852黑色圓彈簧125
853矩形彈簧125
86澆口套的設計127
861澆口套的作用127
862澆口套分類127
87模架中其他結構件的設計128
871撐柱的設計128
872模架板吊環螺絲孔的規定129
873定位圈129
874頂棍孔130
875限位釘130
876緊固螺釘131
複習與思考132
第9章注塑模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133
91概述133
911什麼是側向抽芯機構?133
912什麼情況下要用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134
92側向分型機構與抽芯機構的分類134
93滑塊+斜導柱的側向抽芯機構135
931斜導柱外側抽芯機構135
932斜導柱+滑塊內側抽芯機構146
933側抽芯(滑塊)上加推桿146
94滑塊+彎銷側抽芯機構146
941基本結構146
942設計要點147
943使用場合147
95滑塊+T形塊側抽芯機構148
951基本結構148
952工作原理148
953設計要點148
954套用實例148
96滑塊+液(氣)壓缸的側向抽芯機構149
961基本結構149
962設計要點150
963套用實例150
97斜推桿抽芯機構150
971概念150
972斜推桿分類151
973斜推桿傾斜角的確定152
974斜推桿的設計要點152
975定模斜推桿結構154
976擺桿式側抽芯機構154
977斜推桿上加推桿的結構154
98斜滑塊抽芯機構155
981斜滑塊抽芯機構的概念155
982斜滑塊抽芯機構設計要點156
99側向分型與抽芯機構設計實例157
複習與思考161
第10章注塑模澆注系統設計162
101概述162
1011澆注系統概念及分類162
1012澆注系統的設計原則162
1013澆注系統設計的內容和步驟163
102主流道設計163
1021主流道的概念163
1022主流道的設計原則164
1023傾斜式主流道設計164
103分流道設計165
1031設計分流道必須考慮的因素165
1032分流道的布置165
1033型腔的排列方式及分流道布置原則167
1034分流道的截面形狀168
1035分流道的截面大小170
1036分流道的設計要點171
1037輔助流道的設計171
104拉料桿與冷料穴172
1041拉料桿的設計172
1042冷料穴的設計174
105澆口的設計174
1051澆口的作用175
1052澆口的分類175
1053澆口設計要點182
複習與思考183
第11章熱流道模具的設計185
111熱流道模具的概念185
112熱流道模具的分類和組成185
113熱流道模具的基本形式186
1131單點式熱流道模具186
1132多點式熱流道模具186
114熱流道系統的優、缺點187
1141熱流道系統的優點187
1142熱流道系統套用的不足之處189
1143熱流道模具與三板模結構的比較189
115熱流道澆注系統設計要點190
1151熱流道澆注系統的隔熱結構設計190
1152熱射嘴的設計192
1153熱流道板設計195
116熱流道模具結構分析197
1161單點式熱流道模具結構分析197
1162多點式熱流道模具結構分析197
1163熱流道模具設計中的關鍵技術198
1164熱流道模具設計實例199
複習與思考203
第12章注塑模溫度控制系統設計204
121概述204
122注塑模溫度控制的重要性204
1221不同的塑膠對模具溫度要求不同204
1222模具溫度對製品精度的影響205
1223模具溫度對注塑周期的影響205
123注塑模冷卻的一般概念205
1231對模具溫度的要求有很矛盾的一面205
1232影響模具冷卻的因素206
1233冷卻時間的確定207
1234提高模溫調節能力的途徑207
124注塑模冷卻的形式208
1241冷卻水管冷卻208
1242水井冷卻214
1243爆花片螺旋式冷卻214
1244噴流式冷卻通道214
1245傳熱棒(片)214
125注塑模冷卻水路設計要點215
1251是優先考慮冷卻還是優先考慮推出?215
1252冷卻系統設計原則215
1253冷卻水路的串聯和並聯設計215
1254其他設計要求216
126冷卻系統設計實例217
1261淺型腔模具的冷卻217
1262深型腔模具的冷卻217
1263型芯的冷卻217
1264側向抽芯機構的冷卻218
1265熱射嘴的冷卻219
127模具加熱系統220
1271概述220
1272電阻絲加熱裝置220
1273電熱棒加熱220
1274模具加熱實例221
複習與思考222
第13章注塑模脫模系統設計224
131概述224
132脫模系統分類224
133對脫模系統的要求224
134脫模力的計算225
1341脫模力的分類226
1342脫模力的定性分析226
1343脫模力計算226
135推桿推出227
1351圓推桿227
1352扁推桿230
136推管推出231
1361基本結構231
1362推管大小的設計231
1363推管的優缺點232
1364推管的使用場合232
1365推管設計注意事項232
137推板類脫模系統232
1371推板類脫模系統適用場合232
1372推板類脫模系統分類233
1373模板脫模系統233
1374埋入式推板脫模系統234
1375推塊脫模系統234
138螺紋自動脫模系統234
1381螺紋自動脫模機構的分類235
1382螺紋自動脫模機構設計要點235
139氣動脫模系統237
1391錐面閥門式氣吹模238
1392推桿閥門式氣吹模238
1310二次推出239
13101概念239
13102適用場合239
13103多次脫模系統的分類240
13104複合推出240
13105強行推出241
13106強行推出的模具結構242
1311定模推出244
13111概述244
13112定模推出實例244
1312脫模系統的設計原則246
13121推桿位置設計的一般原則246
13122推桿大小設計的一般原則247
13123推桿數量設計的一般原則247
13124推桿設計的其他原則247
1313推桿固定板的先復位機構248
13131概述248
13132推桿固定板先復位機構的使用場合248
13133推桿固定板先復位機構的分類249
複習與思考252
第14章注塑模導向定位系統設計253
141概述253
1411導向定位系統的定義253
1412導向定位系統的重要性253
1413注塑模導向定位機構的分類254
1414注塑模導向定位機構的作用254
142導向系統的設計255
1421一般常識255
1422導柱結構的技術要求255
1423導套結構及技術要求255
1424A、B板之間的導柱導套255
1425流道推板及A板的導柱導套256
1426推桿板導柱的設計257
143定位系統設計259
1431定位系統的作用259
1432使用場合259
1433定位結構的分類259
複習與思考262
第15章特種注塑模具設計263
151雙色注塑模具設計263
1511概述263
1512雙色注射成型的優點263
1513雙色成型產品的特點263
1514雙色注塑模具套用場合263
1515雙色注塑模具設計264
1516雙色注塑模具設計技巧266
1517雙色注塑模具設計注意事項268
1518雙色注塑模具設計實例268
152氣體輔助注塑模具設計270
1521概述270
1522氣體輔助注射模具成型的優點270
1523氣體輔助注射成型原理271
1524氣體進入型腔的方式271
1525氣體注入前的兩種狀態271
1526氣輔成型工藝條件272
1527氣輔製品和模具設計基本原則273
1528氣體輔助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點274
1529氣體輔助注塑模具實例分析(一)274
15210氣體輔助注塑模具實例分析(二)275
15211氣體輔助注塑模具實例分析(三)277
15212氣體輔助注塑模具設計思路277
153疊層注塑模具設計278
1531概述278
1532疊層注塑模具的優點和缺點278
1533疊層注塑模具相關理論279
1534疊層注塑模具設計內容281
1535疊層注塑模具設計注意事項285
複習與思考286下篇實戰篇
第16章注塑模具設計步驟及實例287
161注塑模具設計的基本要求287
162模具設計的一般步驟與內容288
163注塑模設計之前的準備工作288
1631模具設計前必須了解的事項288
1632製品結構分析要點290
1633模具結構分析要點291
164注塑模設計圖的基本形式及要求294
165模具裝配圖的畫法296
166模具裝配圖上的尺寸標註、明細表及技術要求298
1661裝配圖上的尺寸標註298
1662模具圖中的技術要求300
1663模具圖中的明細表301
167模具設計圖的審核程式與內容301
168模具圖的管理303
169注塑模設計實例304
1610提高模具設計水平的途徑309
複習與思考310
第17章注塑模具常用鋼材及其性能312
171注塑模模具鋼必備之性能312
172塑膠模具常用鋼材313
173鋼材中合金元素的功能315
174模具鋼材的選用316
1741選用模具鋼材的依據316
1742模具各零件常用鋼材316
175模具鋼材的熱處理及硬度318
1751模具鋼材的熱處理318
1752模具鋼材硬度320
複習與思考321
第18章熱塑性塑膠製品常見缺陷分析及解決辦法322
181概述322
1811評價塑膠製品質量的指標322
1812造成製品缺陷的原因322
1813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322
182製品常見缺陷分析及解決辦法323
1821流痕323
1822填充不足323
1823飛邊323
1824收縮凹陷325
1825熔接痕326
1826銀紋326
1827震紋327
1828翹曲變形327
1829開裂328
18210透明製品缺陷328
18211塑膠變色329
18212製品中產生氣泡330
183製品推出常見問題分析330
1831頂白變形330
1832粘凹模或凸模330
1833斷推桿330
1834推桿與鑲件配合處有飛邊331
複習與思考331
第19章注塑模精密成型技術332
191概述332
192如何做到精密成型332
193精密模具的設計與製造333
194精密注塑工藝334
複習與思考336
附錄
附錄1內地與港台地區模具術語對照表337
附錄2塑膠代號及中文對照表338
附錄3模塑件尺寸公差表(GB/T 14486—2008)339
附錄4產品外側蝕紋深度與脫模斜度對照表340
附錄5注射機技術參數341
附錄6最佳化數值在模具設計中的選用342
附錄7模具的價格估算與結算方式343
附錄8注塑模常見加工方法與加工工藝一覽表 345
參考文獻346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