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波多黎各鸚鵡)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

波多黎各鸚鵡一般指本詞條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學名:Amazona vittata)是中型的鸚鵡,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艷,外表帥氣。羽毛大部分是綠色,下部黃色,具有柔軟的黑色扇形的羽毛。眼先紅色,初級覆羽及初級飛羽深藍色。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水果、漿果、種子、堅果、花朵以及植物嫩芽等。分布於波多黎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
  • 拉丁學名:Amazona vittata
  • 別稱波多黎各鸚哥、波多黎各亞馬孫鸚哥、波多亞馬孫鸚哥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鸚形目
  • 鸚鵡科
  • 亞馬遜鸚鵡
  •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
  • 亞種:2種
  • 命名者及時間:Boddaert, 1783
  • 英文名稱:Puerto Rican Amazon
  • 英文名稱:Puerto Rican Parrot
  • 英文名稱:Red-fronted Amazon
外形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體長為30厘米左右,體重在250 – 300克之間。鳥體為綠色,胸部到下腹部偏向黃綠色,頸背和腹部的羽毛均有黑色滾邊,前額和鳥喙之間有紅色的羽毛,有些鳥的下腹部會帶有些紅色的羽毛;翅膀主要飛行羽為藍色;尾巴內部的羽毛為黃綠色,白眼圈,鳥喙為臘黃色,虹膜為棕色。共有二個亞種:其中指名亞種列如紅色目錄極危,另一種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Amazona vittata graciliceps)體形較小,腳爪也更小,更細長,已經滅絕於世了。
幼鳥和成鳥的羽毛類似,但與上頜骨喙基淡灰色,鳥喙黃色。

生活習性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棲息于波多黎各僅存於Luquillo山區約144平方公里的林區。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通常是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以前數量多的時候曾經聚集高達好幾百隻的族群一起行動,這種鸚鵡有著固定的作息生活,通常在破曉的時候會聚集在棲息的樹木附近約一個小時左右,期間它們會決定要覓食的方向並且吵雜的鳴叫,喜歡棲息在有良好視野的樹枝上面;覓食的時間早上約在6點到9點,下午則是4點到7點,在覓食的時候很安靜因此不容易引起注意。早上10點到下午3點則是它們的休息時間,晚上7點以後它們就會回到棲息的地方,或是就近找樹木過夜。在找到適合的地點之前會不斷的飛來飛去,直到它們在濃密的林葉間安定下來為止。雖然它們體型小,但是叫聲非常刺耳,是相當吵雜的鸚鵡。
主要以水果、漿果、堅果、種子、樹葉、樹皮、樹枝、花朵、植物嫩芽等為食,在繁殖季節的時候,它們會特別以一種名為"Prestoea montana"的棕櫚樹果實為主食。

分布範圍

僅棲息於波多黎各
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分布圖波多黎各亞馬遜鸚鵡分布圖

繁殖方式

卵生,每窩產下2到4枚卵,通常是3枚,孵化期為25到27天,幼鳥羽毛長成約需9周,幼鳥離巢後仍然會跟隨親鳥生活好幾個月。繁殖季節在2月到6月,特別喜歡在一種名叫鞣木(亦稱多花蕎麥樹 Cyrilla racemiflora)的樹木洞中築巢,而這種粗壯的樹種只有生長在Luquillo山區的高處,以前數量多的時候,它們也會在波多黎各西北部的石灰岩峭壁、以及森林低地其他種類的樹洞中築巢,當地已經大部份均為人工提供的巢箱。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極危(C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