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自述》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波伏瓦自述
- 作者: 西蒙娜·德·波伏瓦
- 譯者:黃忠晶
- 出版時間:2024年1月
-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1186184
- 裝幀:平裝
《波伏瓦自述》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波伏瓦自述》是2024年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本書包括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波伏瓦關於她和薩特最後十年生活的回憶錄。這是她在薩特逝世後根據自己的日記和蒐集的其他許多材料寫作而成的。第二部分是波伏瓦和薩特的長篇...
波伏瓦由於寫得過於明白,過於濃縮,過於理性,從而沒有了喬伊斯的自然,普魯斯特的細膩和福克納的怪誕。作品影響 《人都是要死的》是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它融匯了作家的哲學思想結晶與藝術創造的才華。波伏娃正是用這部作品參加了戰後對存在主義的大辯論,同薩特、加謬一起把存在主義文學發展起來,從而形成一種文學...
《超越第二性百年波伏瓦》是2007年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的一本圖書,作者是黃忠晶。作者簡介 黃忠晶,江南大學法政學院研究員、教授、碩士生導師、社會學系主任。“薩特”是本書作者的一個長期研究方向。近年來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薩特自述》(2000年)、《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研究》(2001年)、《尼采傳》(2002年)、《愛情...
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薩特、加繆、波伏瓦、梅勒等。術語解釋 存在主義原是來自丹麥神學家、哲學家克爾凱戈爾的一個哲學概念。薩特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噁心》開了無神論存在主義文學的先河。他於1943年發表的《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哲學綱領,1944年上演的戲劇《密室》加強了存在主義文學的影響。薩特的《噁心》和...
馬振騁,1934年生於上海,法語文學翻譯家,先後翻譯了《人的大地》、《小王子》(聖埃克蘇佩里),《人都是要死的》(波伏瓦),《賀拉斯》(高乃依),《被扼殺的是莫扎特》(塞斯勃隆),《瑞典火柴》(薩巴蒂埃),《蒙田隨筆》(部分),《大酒店》(克洛德·西蒙),《如歌的行板》、《毀滅,她說》(...
與薩特、西蒙娜·德·波伏瓦在一起的時候 “于格洛采地”上的“加爾文”——阿蘭·羅伯—葛利葉 我所見到的“不朽者”——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現代派文學的“工匠”——米歇爾·布托 她耕種自己的園地 ——娜塔麗·夏洛特 “鈴蘭空地”上的哲人 ——米歇爾·圖爾尼埃 “硬粥”式的序言篇 八卷本《當代思想者自述文...
讀者對象:自我選擇思想的崇尚者、討厭者,研究生、大學生、中學生,薩特研究者,女權宅義者,柳鳴九研究者,波伏瓦研究者,薩特fans,波伏瓦fans,喜歡哲學的人,厭惡薩特的人,討厭波伏瓦的人……作者簡介 柳鳴九,是中國學界帶領讀者走向薩特的第一人,是給薩特來華代辦文化“簽證”的人,是“中國薩特研究第一人”;...
1992年晉升為研究員。1997年後在湛江海洋大學、江南大學等高校任教。出版著作30餘部,發表文章兩百多篇。主要作品 已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西方社會思想史》、《百年薩特》、《傳奇薩特》、《一個與他人相當的人》、《中國社會思想研究》、《百年波伏瓦》、《薩特自述》、《弗洛伊德自述》等。 出版圖書 ...
與薩特、西蒙娜·德·波伏瓦 在一起的時候 “作家之友 ——克洛德、·迦里瑪 掌握著龔古爾學院標準的人 ——艾瑪呂埃勒·洛布萊斯 我所見到的“不朽者 ——瑪格麗特·尤瑟納爾 現代派文學的“工匠”——米歇爾·布托 訪雅克·塞巴謝教授 她耕種自己的園地 ——娜塔麗·薩洛特 《10/18叢書》和它的轉向 ——訪...
《馬雁散文集》是中國當代女詩人、散文家馬雁創作的散文集,首次出版於2012年4月。該書是馬雁短暫一生所創作散文作品的精選集,較全面地展現出她散文寫作的歷程和成績。馬雁為文之恣肆、跳躍,處處得見書寫的歡樂。它們或記錄讀書所得,或表現日常生活頗可玩味的內容。內容簡介 《馬雁散文集》由讀書隨筆、人生自述、...
發表過文學評論文章多篇,出版有理論著作《王蒙小說語言論》,《揮手從茲去——毛澤東的詩人形象與詩性世界》,《不與心愛者結婚——薩特和波伏瓦的愛情札記》,1994年開始發表小說,長篇小說《隔壁情人》,《八戒傳》,《誰能拒絕溫柔》,《盛開的蝴蝶》,《戲》,中篇小說集《匱乏歲月》,《我們的草莓河》,《...
這是法國作家艾爾維·吉貝爾(1955~1991)在死的兩年前寫的自述。這部書的主題是死亡、愛滋病、同性戀、性虐戀、吸毒和福柯、阿佳尼。艾爾維·吉貝爾是福柯晚年的朋友,他和福柯一樣,也死於愛滋病。寫這書時,艾爾維·吉貝爾已經知道自己得了愛滋病。他說:“只有當我寫作的時候,我才覺得活著”,“寫這本書是...
《百年薩特》是2005年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忠晶。圖書簡介 百年薩特:是江南大學法政學院研究員、教授、碩士性導師、社會學系主任黃忠晶所著之書。薩特”是本書作者的一個長期研究方向。近年來出版的著作主要有《薩特自述》、《當代中國社會問題研究》、《尼采傳》、《愛情與誘惑》、《西方社會思想史》等。我第一次...
從受害者的自述“我的腦子缺了一塊”,到親人的哀嘆“那些房子,它們在傷心,因為裡面早已無人……”再到最直擊人心的“我們都知道誰是殺人犯”。他的意識逐漸被吞噬,像一隻正走向祭祀場的羔羊,他因病態的妄想而陷入神志錯亂,直至分不清歷史與現實,不可避免地對施害者和受害者都產生了認同。而與之相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