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能網

泛能網

泛能網基於系統能效技術,通過能源生產、儲運、套用與回收循環四環節能量和信息的耦合,形成能量輸入和輸出跨時域的實時協同,實現系統全生命周期的最最佳化和能量的增效,能效控制系統對各能量流進行供需轉換匹配,梯級利用、時空最佳化、以達到系統能效最大化,最終輸出一種自組織的高度有序的高效智慧型能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能網
  • 外文名:Pan Energy Net
簡介,未來發展,網際網路能源,現代能源體系,

簡介

泛能網——能源的“物聯網”
網際網路——信息流
物聯網——信息流+物流
泛能網——信息流+物流+能量流
炭能、核能、風能、太陽能被稱為四大能源,在能源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人們還在不遺餘力地去探索“第五能源“。然而,“泛能網”探索的道路絕不是單純地在某種新能源領域中的苦苦追尋,它的探索方向是如何將人類智慧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不同種能源的生產、套用、儲運和回收之中,從而實現系統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

未來發展

“能效”:人類的“第五能源”
炭能、核能、風能、太陽能被稱為四大能源,在能源創新理念的指引下,人們還在不遺餘力地去探索“第五能源“。然而,“泛能網”探索的道路絕不是單純地在某種新能源領域中的苦苦追尋,它的探索方向是如何將人類智慧最大限度地融入到不同種能源的生產、套用、儲運和回收之中,從而實現系統能源使用效率最大化。中華古老文明早已告訴人們,在老子的大唯物觀理念中,人類智慧本身就是“能量”,如果將這一“新能源”轉化為以“能效”為表象的能源形態,那么“能效”本身就是繼四大能源之後,又統領於四大能源之上的“第五大能源”。“能效”本身,就是能源創新的重中之重。
泛能網:科學客觀地對待傳統能源
據了解,世博會中國館所展示的泛能網,除了在系統能效方面對能源創新理念做了高屋建瓴式的提升外,在能源創新概念的廣度上也有更加科學和客觀的闡述,即將傳統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提高能效,和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一起列入廣義新能源的範疇,並正式提出了智慧型新能源的概念。
縱觀過去的30年,不論是國際或是國內,對石油天然氣的開發利用遠高於對煤炭發展的關注,普遍認為煤炭是即將被淘汰的能源品種,但實際上,如果能實現清潔高效利用,煤炭的發展空間仍然巨大。尤其對於中國多煤、貧油、少氣的能源稟賦,傳統化石能源的高效清潔利用將會是解決中國能源與環境問題的必由和現實之路。以此觀念,在泛能網的規劃中,我們不僅能看到通過氣化採煤技術與微藻生物吸碳技術實現傳統煤炭的高效、清潔套用,還能看到傳統能源是如何與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在統一的智慧型管理平台上被合理地運輸、儲存、相互轉換與補充,形成一個閉合的可循環系統,套用於家庭、園區和城市。
系統能效與行業壁壘
正如泛能網所展示的,未來總的能源結構是以可再生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為輔,而且二者並非是簡單的並列,而是彼此循環並相互關聯存在的,也就是打破“豎井式”的能源套用模式。
目前系統能效技術和泛能網仍在研發階段,大範圍推廣還面臨著不少困難和壁壘,打破行業之間的壁壘也是泛能網推廣與套用的重要一環。例如,現在發電廠發電效率在37%~40%,而55%變成熱能,發電廠一般僅回收其中一小部分,其他熱能都被浪費。如果能把行業壁壘打破,將可以大幅度提高熱能利用。
有業內專家呼籲除企業間主動打破壁壘外,國家也應該在政策上給予支持。“如果能夠打破能源行業的壁壘,節省的能源可相當於一個葛洲壩水電站甚至能省出一個三峽。”
而對於智慧型新能源系統初期成本增加的問題,已有研究指出,建立智慧型新能源系統大概會增加企業5%~8%成本,但這完全可以通過能效提高來彌補,只要打破行業壁壘,整個系統可在一年到一年半就能收回投資,此後就是享受節能所帶來的成本節約了。
泛能網,力創能源“新常態”
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IT技術實現了資訊時代的地球村夢想。然而,縱觀泛能網,它旨在打破能源常態,創建能源“新常態”,當人類智慧真正融入到能源生產、儲運、套用與回收四環節之中,系統能效理論將不只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而是在改善人類的生存環境,泛能網將實現的不僅是理念中的地球村,而是在陽光普照下,人類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地球家園。

網際網路能源

或許20年後,網際網路將像衝擊傳統商業一樣,對傳統能源行業重新洗牌,出現全新的能源生產和消費的產業組織模式——網際網路能源
網際網路能源是從客戶的角度出發構建的能源生產消費模式,是去壟斷,去中心化的“無中心網路”
傳統能源體系里,自家屋頂太陽能發的電用不完只能賣給電網,未來網際網路能源中則可能跳過中間環節,直接交易
新奧集團董事局主席王玉鎖在去年底的一次論壇上大膽預言:或許20年後,網際網路將像衝擊傳統商業一樣,對傳統能源行業重新洗牌,網際網路能源將是未來能源的新形態。

現代能源體系

可再生能源和氣體能源高度融合,形成了我們的現代能源體系
一是未來是可再生能源優先、化石能源支持,因地制宜的多元化能源結構。也就是說首先我們在用能的時候先看看可再生能源有多少,太陽能不能產能、風能不能產能、地熱能能產多少,把這些用足以後當不夠的時候再用化石能源予以支持,這就要求我們因地制宜,我們有的地方太陽豐富、水不多、風不大,有的地方風大但是太陽可能差一點,有的地方可能還有潮汐呢,就像剛才傑里米·里夫金先生所講的,還有生物質能,這個東西是因地制宜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做能源規劃的時候先考慮自己的能源稟賦是什麼,把我們自己的能源稟賦使用完再從的大網上解決。
二是分散式為主、集中式為輔,也就是將來要建立一個一個的分散式能源體系,這個能源體系當中有可再生能源的分散式,有氣體能源的分散式,這就有了一個很好的補充。與此同時我們把集中式的能源也做好準備,隨時給它進行補充。分散式和集中式又要在一個相互協同可靠的情況下供應整個能源。
三是供需互動、有序配置,也就是每一個能源用戶都應該也是一個能源生產的單元,所以能源的供需互動將來將會是一個節能高效、非常平衡的用能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