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藥物篩選過程中,不作用於目標靶點但呈現出急劇迷惑性假陽性結果的一類化合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泛篩選干擾化合物
- 所屬學科:化學
(Alulull/譯)近年,新藥開發領域炙手可熱,大量研究人員蜂擁湧入。但是,他們當中很多人缺乏應有的引導,科研也做成了一團漿糊。每當生物學家們發現一個與疾病相關的靶點蛋白,他們就會想方設法尋找能夠與這個蛋白質分子結合併影響其活性的化合物,這些有苗頭的化合物常被稱為“活性化合物”。一次典型的藥物篩選流程能夠找到數千種活性化合物,它們可以作為疾病機理研究的工具,也是尋找新藥的基礎。
但是,在篩選試驗中,很多化合物展現出來的“活性”僅僅是一種假陽性結果——它們的“活性”並不是基於化合物分子與蛋白質之間特異性的作用。真正的藥物能夠精確作用於特定蛋白質的結合位點,從而抑制或激活蛋白質的功能。而“假陽性化合物”則偽裝成藥物結合的樣子,在各種篩選研究中大放煙霧彈。
科學家們把這些壞傢伙叫做pan-assay interference compounds(泛篩選干擾化合物),簡稱PAINS(這個縮寫可謂物如其名,它們真是研究人員的心頭痛)。PAINS有著明確的化學結構,橫跨多個化合物種類。但是,很多生物學家和缺乏經驗的化學家都不能一眼認出它們。相反,經常有科學論文把它們錯當成有潛力的“藥物候補”。為了最佳化PAINS的活性,大把時間和研究經費都打了水漂。化學家們耗費精力製作出各種類似物,試圖提高PAINS和蛋白質之間的“結合性”。與此同時,真正有潛力的活性化合物卻不得不坐上了冷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