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流山薏苡仁,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泗流山薏苡仁
- 產地名稱: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
- 登記時間:2014
- 品質特點: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千粒重120~150g,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
產品介紹,自然生態環境,地域範圍,產品品質特徵,特定生產方式,包裝標識規定,
產品介紹
泗流山薏苡仁是黃岡市蘄春縣特色農產品,也是食、藥兼用的滋補食品、中藥材。蘄春泗流山位於蘄北之巔,蘄河的發源地,這裡山清水秀,人傑地靈,土地肥沃。蘄春薏苡仁品質特徵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條件有著緊密的聯繫。泗流山村地域獨特,生產的薏苡仁品質極佳,現有1000畝生產基地,是李時珍醫藥集團常年藥源供應基地。。在蘄春縣有首民謠經常這樣唱道:“薏米勝過靈芝草,藥用營養價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壽,返老還童立功勞”。“泗流山薏苡仁”農產品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為在蘄春縣檀林鎮泗流山村一帶,總面積47公頃,年總產量14萬公斤。泗流山土壤富含對人體有益的多種礦物質,盛產薏苡、仁辣椒等多種土特產,特別是薏苡仁聞名中外,遠銷台灣、上海、北京等地。
自然生態環境
1、地理特徵:蘄春縣地處鄂東邊陲,大別山南麓,長江中下游北岸,素有“吳頭楚尾”之稱。全縣地勢北高南低,地貌複雜,地形狹長,形如船帆。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南部為平畈。蘄春薏苡仁產地泗流山村地處蘄春縣北部山區檀林鎮的最北端,東、北與安徽省太湖縣交界,西與英山縣的溫泉鎮相連。三面環山,正南一面是敞口,形成一個不規則的小盆地,有中高山“小盆地”之稱,生產區域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地理位置十分獨特。 2、氣候特徵:蘄春縣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年均日照時數1934.8h,無霜期259d,年均氣溫17.2℃,≥10℃積溫5476.2℃,年均降水量1418mm。全縣地勢北高南低,形成了熱量從北向南逐漸遞增,降水從北向南逐漸遞減的氣候特徵。據《蘄春農牧業志》(1986年編)資料記載,檀林鎮泗流山村年平均溫度小於15.3℃,≥10℃積溫4200—4806℃,北部山區少於南部平原;而年平均降水量1565mm,北部山區多於南部平原,且6、7、8月薏苡仁生長季節雨熱同步,合適溫度和適宜濕度的氣候環境非常適合泗流山薏苡仁的生長。 3、環境特徵:泗流山村離蘄春縣城91公里,離檀林鎮34公里,遠離縣城及鄉鎮工業污染。全村森林覆蓋率82%,山青水秀,生態環境良好,空氣清新無揚塵。薏苡仁種植地域範圍內無工礦企業污染及“三廢”污染,境內水源充沛,水質清潔無污染。 4、土質:據第二次土壤普查資料,蘄春縣土壤類型計有5個土類、11個亞類、43個土屬、245個土種。泗流山及其周邊區域土壤主要是山壠沖積壤土,土壤熟化程度高,土層深厚、疏鬆、富含有機質,適合薏苡仁的生長。 5、水質:泗流山位於蘄春的最北部,是蘄河的發源地。蘄河,又名蘄水,是境內第一大河,全長114.9km,流域面積1973平方千米。產區種植依靠蘄水灌溉,水質清潔、無污染,達到無公害生產用水標準。 6、品質特色的形成與環境條件的關係:泗流山薏苡仁品質特徵的形成與地理環境條件有著緊密的聯繫,蘄春縣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南部為湖區。泗流山地理位置處於北緯30°36′至30°41′之間,有中高山“小盆地”之稱,故形成了非常適合薏苡仁生長的小氣候、小環境。 6.1、氣候條件適宜薏苡仁的生長發育。蘄春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平均日照時數 1934.9h,≥10℃積溫5230℃,年均降水量1122.8mm。泗流山薏苡仁喜溫暖濕潤氣候,忌高溫悶熱,不耐寒,忌乾旱。據縣氣象資料歷年統計,泗流山3—6月份,平均降水808.7mm,降水較均勻,平均日照時數715.8h,平均氣溫17.2℃,氣溫和濕度適合薏苡仁的苗期和抽穗期的生長和發育;7—10月份是花期和果期,歷年平均日照時數1001.6h,平均氣溫26℃,平均降水量738.6mm,合適光照、溫度和適宜的濕度正適合薏苡中後期的生長和發育。6.2、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蘄春薏苡仁的獨特品質的形成。7—9月份是薏苡的生長後期,泗流山地區白天溫度較高,夜晚溫度較低,其晝夜溫差一般在10℃左右,比一般平原地區要大4℃以上,這對泗流山薏苡仁營養物質的形成和積累極為有利。6.3、地形條件適宜薏苡仁的種植。蘄春薏苡仁適宜在海拔500—800m丘陵、山地的向陽地帶旱地或坡地種植。而薏苡仁抽穗揚花期忌高溫,在泗流山7—8月份,丘陵和山地對流雨水多,氣溫稍低,另在向陽地帶,日照強,日照長,結實率高。故泗流山獨特的地形條件正適宜薏苡仁的生長結實。
地域範圍
蘄春縣位於北緯29°59′-30°41′,東經115°12′-115°55′。地處長江中下游北岸,大別山南麓,鄂東邊陲。縣境地域東與湖北省黃梅縣、武穴市和安徽省宿松縣3個縣接壤,西與浠水縣毗連,北與湖北省英山縣和安徽省太湖縣兩縣交界,南同湖北省陽新縣隔江相望。泗流山薏苡仁種植地域範圍主要是在蘄春縣檀林鎮泗流山村一帶,該區域範圍位於北緯30°36′-30°41′,東經115°45′-115° 55′,平均海拔500—800m,生產區域內東西最大橫距5km,南北最大縱距4km,生產面積47ha,總產量14萬kg。
產品品質特徵
1、外觀特徵:蘄春薏苡仁呈寬卵形或長橢圓形,千粒重120~150g,白色,光滑,偶有殘存的黃褐色種皮。一端鈍圓,另端較寬而微凹,有一淡棕色點狀種臍,背圓凸,腹溝深寬,質堅實,粉性。 2、內在品質指標:內含營養元素,蛋白質≥13.0%、脂肪≥3.5%、亞油酸(相對脂肪總量)≥24.0%、亞麻酸(相對脂肪總量)≥0.30%、水份≤14.0%;蘄春薏苡仁浸出物較多,蘄春薏苡仁浸出物在6.0%—8.3%,一般薏苡仁在5.5%—7.5%;同時還內含胺基酸(亮氨酸、賴氨酸、精氨酸、酪氨酸等)、薏苡素、薏苡酯、三萜化合物。種仁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B1。煮後糯軟,粘稠,馨香。蘄春薏苡仁比一般薏苡仁更糯、粘、稠。泗流山的土壤條件非常適合薏苡仁的生長。土壤為壤土或粘壤土,富含氮、磷、鉀、鐵、鈣等礦物質,有機質含量平均2.16%,鹼解氮含量105mg/kg,速效鉀75mg/kg,有效磷8.5mg/kg,PH值5.0—6.8,呈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耕作層深,具有良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完全可滿足薏苡仁生長過程中對營養物質的需要。 3、質量安全規定:遵循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產地環境質量、空氣品質、土壤環境質量、灌溉水質質量符合NY/5331-2006、GB3095、GBl5618、GB5084?要求,並按NY/T496、GB4285、GB/T8321?要求合理使用肥料和農藥,產品中農藥、重金屬、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有害微生物的殘留,符合無公害農產品質量標準,技術環節最大限度地控制化肥用量,嚴禁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同時,防止收、貯、銷過程中的二次污染。本規定引用下列標準內容。NY/5331-2006產地環境質量標準、GB5084灌溉水質質量標準、GB3095 環境空氣品質標準、GBl5618土壤環境質量標準、GB4285農藥安全使用標準,GB/T8321(所有部分)農藥合理使用準則NY/T496肥料合理使用準則
特定生產方式
1、產地要求:蘄春薏苡仁以人工栽培為主,栽培地塊選擇水源條件良好,保水性能好的壤土或粘壤土,有機質含量平均2.16%,土壤耕作層深,結構通透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中性或微酸性,土壤無有毒藥物殘留和生活垃圾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等有害物質含量不超過國家標準,產地環境條件在500—800m向陽地帶的坡地或稻田,附近無工業污染,生產地遠離公路、醫院、礦山及垃圾場,水質條件符合GB5084的規定。在做好水利排灌、土質檢測同時,做好種植規模、標準化管理等工作。 2、生產過程技術控制:薏苡仁生產全過程符合無公害生產技術操作規程。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陽光充足、灌溉方便的地方。耐澇,不耐乾旱,尤其在抽穗、灌漿期,受乾熱風影響後,植株結實減少,籽粒不飽滿,空殼粒多、產量低。土壤以肥沃、疏鬆、保水性能良好的粘質壤土或壤土為好。薏苡形與玉米、高梁相似,人們習慣認為是旱地作物,生產上也採用旱地栽培,故造成畝產量低。通過試驗證明,薏苡仁是沼澤性作物,是濕生植物,尤其在水田中生長良好。凡乾旱瘠薄、保水保肥能力差的砂土不宜種植。2.1、選種與播種:選擇短桿、分櫱強、分枝多、結籽密、果殼黑褐色成熟期一致的中熟豐產單株作採種母株。於果實成熟時,單采、單打、單收藏作種。播前選籽粒飽滿而富有光澤的種子留作種用。2.1.1、種子處理:為了促進種子萌發和預防黑穗病的發生,在播前種子必須進行下列浸種或拌種處理(可任選其中一種)。a、多菌靈藥液浸種:將種子放入布袋內,先用60℃溫水燙種30分鐘,再起種浸泡於1000倍多菌靈藥液中,浸足72小時後取出,濾淨水分待播。b、藥物拌種:將種子放入布袋內,先用冷水浸泡72小時,後起種濾淨水分用種子量0.4%的20%粉銹寧拌種,拌勻後待播。2.1.2、播種期:採取育苗移栽的一般於4月中旬小拱棚保溫育苗,5月上旬移栽;採用直播方式的一般在種浸好後5月初直接點播。播種時間切勿過遲,以免影響秋後果實成熟和產量。2.1.3、播種方法:選擇適宜的種植地塊,於前作收穫後,深翻土壤30cm,每667平方厘米施入腐熟廄肥或土雜肥2500-3000kg,撒於土面,翻入土內作基肥,然後作成寬1.3m的高畦或平畦作為苗床或種植地塊。一般採用先育苗後移栽,移栽密度按株行距40×40cm,畝栽4000蔸,每蔸栽2—3株壯苗,畝栽1.2萬苗。也可直接點播,點播穴深5-7cm,每穴播種5-6粒,覆蓋細肥土,與畦面齊平,播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約半個月左右出苗,畝播種量5kg左右。 2.2、田間管理:2.2.1、間苗補苗:當苗高7-10cm或長有3-4片真葉時進行間苗,每穴留壯苗3-4株。遇缺棵,應及時補苗。2.2.2、中耕除草:一般進行3次。第1次在苗高10cm時,結合間苗進行;第二次在苗高30cm左右,進行淺鬆土,除淨雜草,促進分櫱;第3次在苗高40-50cm、植株尚未封行前進行,此時正值拔節期,應結合追肥進行培土,以促進根系生長和防植株倒伏。2.2.3、追肥:一般進行3次。第1次於苗高10cm左右時,結合中耕除草,每畝施入人畜糞水1000kg或尿素10kg,以促進幼苗生長健壯和多櫱;第2次在苗高30cm或孕穗期,每畝施入糞水1500kg或高含量複合肥25—30kg,促進植株生長,有利孕穗;第3次在開花前,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根外追肥1-2次,以促進多結實和籽粒飽滿,提高產量。也可澆施1次人畜糞水,每畝2000kg。2.2.4、灌水:薏苡在抽穗、開花、灌漿期要求有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長發育。這時應在傍晚進行灌水,尤其是在抽穗前後,不能缺水,如土壤水分不足,會使穗小、結粒少、空殼多、產量低。2.2.5、摘除腳葉:在拔節停止後,應摘除第1分枝以下的腳葉和無效的分櫱,以利株間通風透光,促進莖稈粗壯,防止植株倒伏。2.2.6、人工輔助授粉:薏苡仁,花單性,雌雄同株,穗狀花序,授粉靠風力傳播,在揚花期無風或風力不大時,雌花就不能完全授粉,會形成空癟粒。可採用人工振搖莖桿,使花粉飛揚,可起到人工授粉的作用。一般在花期每隔3-5d進行這樣1次人工授粉,可顯著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2.3、病蟲害及其防治:2.3.1:黑穗病:又稱黑粉病。危害穗部,侵害種子常腫大或球形的褐色瘤,破裂後散發出大量褐色粉末狀孢子,又繼續侵染危害。嚴重時造成顆粒無收。防治方法:(1)播前種子用20%粉銹寧拌種,基本能預防發病;(2)發現病珠,立即拔除,燒毀深埋。病穴用5%的石灰乳消毒。2.3.2 葉枯病:危害葉部,發病初期先在葉尖上出現淡黃色小斑,後擴展病斑連成片,葉片呈焦枯狀死亡。防治方法:(1)初期噴1:1:100波爾多液,每7d一次,連噴2-3次;(2)及時摘除腳葉,保持田間通風透光,可減輕發病。2.3.3 玉米螟:以1、2齡幼蟲鑽入心葉,被害心葉展開後,可見到一排整齊的小孔洞;2、3齡幼蟲鑽入莖內危害,蛀成枯心或白穗,並易折斷下垂致死。玉米螟以老熟幼蟲在薏苡莖稈內越冬。防治方法:(1)3月份處理好上年留下的薏苡、玉米等莖稈,集中燒毀,消滅越冬幼蟲;(2)5-8月田間安裝頻振式殺蟲燈,誘殺成蛾;(3)心葉展開時,用50%殺螟松200倍液灌心。2.3.4 粘蟲:又名夜盜蟲。以幼蟲危害葉片,咬食成不規則的缺刻,也可危害嫩莖和莖穗。大量發生時,能很快將葉片食光,造成嚴重減產。防治方法:(1)在幼蟲幼齡期噴敵敵畏800倍液或90%敵百蟲800-1000倍液毒殺:(2)用糖3份、醋4份、白酒1份和水2份攪拌均勻,做成糖醋毒液誘殺幼蟲。2.4、產後處理:於秋季9-10月,當莖葉變枯黃、80%果實呈淺褐色或黃色成熟時(過遲,第一、二批成熟的種子易脫落,降低產量),連莖桿割下,用打穀機脫粒、曬乾、除去雜質,揚去空殼,篩淨。然後用碾米機碾去外殼和種皮,再篩淨曬乾即成商品。產量一般200-250kg/667平方米,高產時可達300kg/667平方米。質量以粒大、粉足、色白者為佳。
包裝標識規定
1、包裝:按照規定應包裝銷售。 2、標識:標誌使用人應在其產品或其包裝上統一使 用農產品地理標誌(蘄春薏苡仁名稱和公共標識圖案組合標註型式)。 3、其它:蘄春薏苡仁的採收、貯藏、運輸等,應當符合國家有關強制性的技術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