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門寺》是一部由李新玲所著書籍 ,三秦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門寺
- 作者:李新玲
- 出版社:三秦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3年8月
- 頁數:123 頁
- 定價:15 元
- 裝幀:銅版紙彩印
- ISBN:9787806287255
內容簡介
法門寺位於陝西省扶風縣城北10公里的法門鎮。始建於東漢末年,因安置釋迦牟尼佛指舍利而馳名。據佛教內典記載,二千多年前,釋迦牟尼佛滅度後,印度阿育王為了弘揚佛法。送舍利於南閻浮提,凡得舍利處皆建塔供養,中國有十九處,法門寺為第五處。法門寺因塔而置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稱“成實道場”;唐初改名法門寺。元魏和隋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顯慶年間,修成瑰琳宮24院,建築宏偉壯觀,襟帶八川之秀氣,寶塔高聳入雲與與太白之群峰對峙。宋代也曾經恢復到最大規模。原塔俗稱“聖冢”,唐貞觀年間改建為四級木塔,又稱護國真身寶塔。明代隆慶三年(1569)木塔崩毀,萬曆七年(1579)至萬曆三十七年建成十三級八面磚塔,高47米,建造精工,極為壯麗,清順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體傾斜裂縫。民國二十八年(1939)朱子橋將軍曾捐資補修。1981年8月24日因淫雨而崩塌。
元魏二年(494)小冢宰拓育首次開塔禮佛;隋仁壽二年 (602)右內史李敏二次開塔瞻禮,唐武德二年(619)秦王李世民領得勝之軍駐扶風,給法門寺度僧八十人,唐貞觀五年(631)太宗拔銀修寺,敕岐州剌史張亮第三次開塔瞻拜舍利。從唐高宗顯慶五年(660)盛儀迎請佛骨至洛陽開始,武后長安四年(704)迎供於新建明堂;肅宗迎至內道場;德宗邀入禁中;憲宗貶諫迎佛骨的韓愈於潮州,親至安福門迎佛骨舍利入宮;懿宗鹹通十四年(873)的迎接儀式極為隆重,執幡幢儀仗約萬隊,瞻禮仕女僧尼如潮如流,歌舞管弦,和梵誦之聲沸天盈地。唐代諸帝篤信佛法,對佛指舍利多加殊禮,皇后嬪妃常以自己的青絲、衣物相奉送。唐中宗攜皇后、夫人、公主來寺下發入塔供佛。在前後三百八十年的十次禮佛活動中,不僅使法門寺成為皇家寺院, 而且成了舉國仰望的佛教聖地。
作為歷史文化寶貴遺產的法門寺地宮及其出土文物,所蘊涵的泱泱大唐的種種風範和氣度對我們完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積極的借鑑意義,這就是編寫本書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