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寺弄

法輪寺弄南起觀巷,北原至寶帶橋河下,長204米。2000年建國都大廈時,北塞,現長59米。法輪寺明謂法輪寺弄,清稱法輪寺巷。

《康熙仁和志》:法輪寺,在東西壁里觀橋南。五代長興中龜法師建於城東湯鎮,額“觀音”,後改“安國”。宋大中祥符間改“法輪”。洪武間,立為叢林。明永樂十八年(1420),潮水沖毀了寺院,僧至恂改建於今所。解放時,前殿、大殿、配殿等佛像及和尚齊全,為杭城裡八寺之一,香火旺盛。1952年,法輪寺一部分居民雜居,大約有30餘戶;一部分借與杭州市私立攤商業國小用,於是菩薩集中堆放在一起,和尚遷走。1955年拆建為中山北路第三國小,址中山北路253號。
清道光年間,夏同善居此地。夏同善(1831—1880),字子松,仁和人。清鹹豐六年(1856)進士,累官兵部右侍郎。清同治十二年(1873)為“楊乃武、小白菜案”翻案起了一定的作用。
王春喬(1829—1908),字章典,世籍山陰(今浙江紹興),隨祖父遷杭,居法輪寺弄,和夏同善為同里童稚同伴。王春喬在道光年間組織“杭州評話社”,並首任社長,是“杭州大書”的代表人物。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