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花園

《法蘭西花園》為塞內加爾現代詩歌,作者萊·塞·桑戈爾。這是一首懷鄉的是詩詞作品,作品寫於作者留學巴黎期間,作者雖深處巴黎的風景之但卻難以忘懷非洲故土,那裡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全詩表達了深沉、痛苦的憂國憂民之情。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法蘭西花園
  • 作品作者:萊·塞·桑戈爾
  • 創作年代:現代
  • 作品國別:塞內加爾
  • 作品體裁:詩歌
詩詞原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詩詞原文

寂靜的花園
莊重的花園
黃昏時分垂下眼睛
期待著夜晚。
勞苦喧囂,
都市的一切擾人的哄鬧
溜過平滑的屋脊縈迴於耳邊,
直達憂傷的窗畔,
消失在纖小、嬌嫩、沉思的樹葉之間。
白人的手,
雍容的姿態,
平和的舉止。
但達姆——噠姆的鼓聲
穿越群山和大陸,
誰能安撫我的心
在達姆——達姆的召喚下
跳躍,搏動,刺痛。

作品鑑賞

《法蘭西花園》是首懷鄉之作,表現詩人留學巴黎期間,思念故國同胞的心情。全詩大概可以分為兩個抒情單元,前十二行描繪巴黎夜晚的景象,後十行轉入抒情者內心,描述他從幻覺中聽到故鄉非洲的鼓聲。該詩構思巧妙,感情真摯熱烈,形式富於表現力,是桑戈爾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第一個抒情單元中中又有三個小段落。開始四行屬第一小段,在抒情中加入一定的敘事因素,隱約交待了地點、時間。“寂靜的花園,莊重的花園”,點明地點,清幽靜雅的花園,接下兩行在用‘垂下眼睛”形象地描繪了晚間花園的幽靜氣氛的時間,還指出了時間“期待著夜晚”的“黃昏”。第二小段(5-9行)繼續渲染晚間的幽靜,提供的襯托背景是白天的喧鬧,仿佛人聲與車馬的嘈雜聲都隨著暮色溜走了,或“消失在纖小、嬌嫩、沉思的樹葉之間”。顯義中表達的物質的寧靜還暗示著人精神的寧靜安逸。勞累一天的人們,此間正在歇息。抒情者與許多人一同散步來到賞心悅目的花園。第三小段(10-12行)仿佛是幾個特寫鏡頭,暗示這個社會的幽雅閒逸“白人的手,雍容的姿態,平和的舉止”。第一個抒情單元通過這三小段的描繪與暗示,一方面使讀者了解到巴黎的生活特色,一方面又啟發讀者猜測他這個客游此地的學子,在向晚幽靜中的心情。
或許白天的繁忙使他無暇思念故鄉,都市嘈雜一片,他的心也無法平靜下來思念、想像。現在,一天的勞累結束了,信步來到花園,觸景生情,那令他夢繞魂牽的故鄉又出現在他的想像中。那古老非洲的青山,廣闊的原野,還有那暮色時分低垂的天幕,天幕下,原野上迴蕩著的,一聲響似一聲的渾厚激越的達姆——達姆鼓聲,又出現在目前耳鼓中。多么遙遠的故鄉,千山萬水之外。然而,精誠所至,地理上的阻隔擋不住一腔思念的深情,“達姆——達姆的鼓聲穿越群山和大陸。迴響在遊子的耳邊心中。聽到這鼓聲,我心裡就抑制不住激動。“誰能安撫我的心,在達姆——達姆的召喚下跳躍,搏動,刺痛。”思念已化作一種回歸的衝動,但細一回想,又有些神傷,心感到“刺痛”。非洲古老的文明,如今被西方資本主義掠奪得滿目瘡痍,但人民還沒有覺醒,古老的非洲,仍在沉睡,這多么令遊子傷心,悲痛。
最後一節(第二個抒情單元)在詩歌的外在形式安排上亦有獨到之處。這十行中有兩處高潮,分別在兩個長句上:“但達姆——達姆的鼓聲”和“誰能安撫我的心,在達姆——達姆的召喚下”,構成語義和形式的呼應。“穿越群山和大陸”,“跳躍,搏動,刺痛”,採用階梯式的句式排列,象徵著鼓聲的悠遠,也是富於表現力的。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統一,是文學作品成功的標誌,《法蘭西花園》已獲得這種統一,成為這位黑人詩人的代表作。

作者簡介

萊·塞.桑戈爾(LLsopold Sedar Senghor,1906- ),塞內加爾當代具有世界聲譽的詩人,黑人文化運動的創始人之一,塞內加爾前任總統,早年留學巴黎,1945年出版處女詩集《影之歌》成名。著名詩集還有《黑人犧牲品》、《衣索比亞人》和《夜歌》。他的詩繼承古老的非洲文化傳統,貫穿著反殖民主義和自由民主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