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經疏》,佛典註疏。作者和卷數不詳。是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的註疏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華經疏
- 性質:佛典註疏
《法華經疏》,佛典註疏。作者和卷數不詳。是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的註疏書。
《法華經疏》,佛典註疏。作者和卷數不詳。是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的註疏書。簡介敦煌遺書藏本。存斯2463號,首殘尾全,自《隨喜功德品第十八》(首缺)至《普賢菩薩勸發品第二十八》。原卷無題,現題系據內容所擬。本疏不是...
又作法華經義纘、法華經疏義纘、法華疏義纘、法華文句義決、法華文句東春、天台法華疏義纘。收於卍續藏第四十五冊。本書亦為智顗所著‘法華文句’之注釋書。著者智度乃湛然之門人,精通天台、俱舍、唯識之學。書中初就法華玄義而概說釋名、辨體、明宗、明用、判教等五章,次就法華經之本文逐一注釋...
這一點可以從他所作《法華經疏》中看出。如在註疏《譬喻品》時有言:“聞一切眾生,皆當作佛。”在《見寶塔品》的註疏中言:“既雲三乘是一,一切眾生,莫不是佛,亦皆泥洹。”由此也可看出《法華經》思想對他的影響。主編簡介 賴永海,1949年7月生,福建漳州人,1985年畢業於南京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半開5行15字,上下單邊,開本31.5×11.5cm,版框25.8×11.5cm。該經磁青箋泥金楷書,末有正統元年(1436年)大報恩寺住持唯實題記。有“葑溪慈航住持”印。舊藏寶蘊樓。現存漢譯《妙法蓮華經》中鳩摩羅什所譯之《妙法蓮華經》最為簡約,流傳也最廣。該經註疏有南朝宋代竺道生《法華經疏》等。
《下令延請釋灌頂開講法華》是隋朝楊廣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下令延請釋灌頂開講法華 夏序炎赫,道體休宜。禪悅資神,故多佳致。近令慧日道場莊論二師講《淨名經》,全用智者義疏,判釋經文。禪師既是大師高足,法門委寄,今遣延屈,必希霈然。並《法華經疏》,隨使入京也。佇遲來儀,書不盡意。作者...
法華經疏之一 《法華經疏之一》是一本玄幻小說,作者是佚名。
【地動七因】 [出法華經疏] 一仿諸魔生怖魔有多種。故曰諸魔。令生怖者。謂佛成道時。必須地動。令邪魔恐怖。而回正念也。二令眾生心不散亂令眾生心不散亂者。謂佛欲說法時。必先地動。令諸眾生恭敬嚴謹。心不散亂。而能信受也。三令放逸者生覺知令放逸生覺知者。謂佛說法時。或有放逸之人。不能畢集...
法華經疏》卷下認為,第一安樂行之體為棲理,第二是身口無過,第三是離嫉妒,第四是慈悲。法雲認為依次是智慧、說法、離過、慈悲四者。智顗以止觀慈悲為四行之通體。吉藏則以唯一無二之正觀為通體,謂依用之不同而分四種,即以觀實相之義為第一,正觀之離過為第二第三,正觀空寂而拔苦與樂為第四。
註疏 現存的主要有:南朝宋竺道生《法華經疏》2卷;梁法雲《法華經義記》8卷;隋智顗《法華玄義》20卷、《法華文句》20卷(一作10卷),吉藏《法化經玄法》10卷、《法華經義疏》12卷;唐窺基《法華經玄贊》10卷;元徐行善《法華經科注》8卷;明智旭《法華經會義》1卷;清通理《法華經指掌疏...
文舉(760年—842年),俗姓張,鶩州東陽(今金華市東陽)人。人物生平 文舉幼年即愛好佛法。19歲削髮受戒。先學四分律,“晝夜翹勤”,甚有心得。30多歲時,聞天台之學,十分傾仰。遂參國清寺,學天台教觀,通《法華經疏》。文舉相好莊嚴,“身量六尺余,其形如山,其貌如玉,靜若止水,動如浮雲,目不...
近令慧日道場莊論二師講淨名經,全用智者義疏判釋經文。禪師既是大師高足,法門委寄,令(一作今)遣延屈,必希霈然。並法華經疏,隨使入京也。 遲來儀,書不盡意。僧傳以此為楊廣宣召灌頂的令旨,但據《國清百錄》皇太子弘淨名疏第八十一,此說亦有問題。據《百錄》,仁壽二年,右庶子張衡宣令,...
北敦〇五八〇六號 大般涅槃經(北本 思溪本)卷二八 四七 北敦〇五八〇七號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五三 北敦〇五八〇八號 小抄 六〇 北敦〇五八〇九號 妙法蓮華經卷三 七二 北敦〇五八一〇號 大般涅槃經(北本 宮本)卷三八 七九 北敦〇五八一一號 法華經疏(擬) 九〇 北敦〇五八一二號...
寶光天子 三光天子之一。又稱寶意日天子、日天子。為觀世音菩薩之化身,帝釋天之內臣。(法華經序品、法華文句卷二)((參見:三光天子)545)p6742 法華文句二曰:‘寶光是寶意日天子,觀世音菩薩應作。’嘉祥法華經疏二曰:‘寶光天子者謂日天子也,(中略)有經云:觀世音名寶意,作日天子。’
亦皆涅槃 法華經疏 返迷歸極 歸極得本 大乘之悟 不捨生死 言到彼岸 若到彼岸 便是未到 此岸生死 大開方便 彼岸涅槃 第二部分禪宗起源 禪宗起源 源於禪那 梵文音譯 沉思慮靜 教外別傳 以心傳心 不立文字 釋迦牟尼 菩提達摩 二十八代 禪宗初祖 慧可二祖 三組僧璨 四祖道信 五祖弘忍 宗派傳承 兩大弟子 ...
第一節 《法華經疏》的形成過程 第二節 《大般涅槃經集解》道生注的形成過程 第三節 《注維摩詰經》道生注的形成過程 第四節 道生其他論著的成立 第五章 道生與僧肇的思想對比-一以《注維摩詰經》為中心 第一節 《注維摩詰經》中道生和僧肇的注釋方式 第二節 道生與僧肇的法身觀 第三節 道生與僧肇...
又歷代三寶紀卷十五、法華經文句記卷八之四、新編諸宗教藏總錄卷一、佛典疏鈔目錄卷上等,分別舉出僧睿撰有二秦錄一卷、二十八品生起、注法華經七卷、法華經疏若干卷等,此類記載恐非事實。法華經文句卷八下、法華傳記卷二等則稱僧睿曾科判法華經,作九轍,故時人呼為“九轍法師”,此事恐與道融之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