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

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

《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是王裕根創作的法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22年7月。

該書結合法治鄉村建設的新要求,從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創新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路徑以及構建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等角度探索法治鄉村建設的行動路徑。該書強調,鄉村內在秩序生產本質上是一種治理機制,這種治理機制需要依靠法律,但更加強調與法律以外其他手段綜合利用,側重各種措施配合與協同。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
  • 作者:王裕根
  • 類別:法學著作
  • 字數:237千字
  • 首版時間:2022年7月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選取多個省份駐村調研的經驗材料,以鄉村矛盾糾紛化解為切入口分析法治鄉村建設的現實經驗,並從綜合治理、鄉村內生秩序以及信訪依法分類治理等方面客觀呈現法律在鄉村矛盾糾紛化解中的治理機制;在此基礎上,結合法治鄉村建設的任務與目標,並立足鄉村治理法治化的實踐發展,從農村“法律明白人”培養、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構建黨建引領的“三治融合”模式等方面分析法治鄉村建設的行動路徑。

作品目錄

第一章 法治鄉村的理論內涵
第二章 鄉村矛盾糾紛綜合治理及其實踐機制
第三章 鄉村社會內在秩序的生產機制及其法治審視
第四章 鄉村矛盾糾紛信訪化解法治化及分類治理
第五章 農村“法律明白人”參與法治鄉村建設的實踐路徑
第六章 人民法庭助推法治鄉村建設的路徑構建
第七章 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法理內涵與實現路徑
結語

創作背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強法治鄉村建設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性工作。”推進法治鄉村建設有助於實現鄉村有效治理,助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也是全面依法治國背景下推進基層治理法治化、實現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法治鄉村”是具有高度中國特色的實踐性概念,它蘊含了法治的一般理念,也涵蓋了中國傳統鄉村社會結構對法治的制約與支撐,由此在實踐層面深入分析法治鄉村建設乃至鄉村社會治理的現實機制,有助於準確定位法治鄉村建設的行動路徑。基於此,《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對這一主題展開了研究。

作品思想

該書分析了轉型期鄉村社會基層民眾對法律的需求。在農村公共法律服務資源城鄉供給不均衡的背景下,基層民眾“信訪不信法”的心理結構還存在,這也是法治鄉村建設過程中需要直面的問題。法治鄉村建設背景下,準確理解信訪法治化,全面把握依法分類治理基層民眾信訪矛盾糾紛和利益訴求與堅持民眾路線之間的張力,是實現基層社會依法治理的關鍵。當然,民眾信訪訴求存在不同類型,依法處理不同類型信訪利益訴求本身也存在諸多現實困境,這也涉及法治手段與走民眾路線之間的調和。只有準確把握法治融入鄉村社會治理的治理機制,才能尋求法治鄉村建設的基本路徑。
為了有效回應法治融入鄉村社會治理的現實困境和問題,該書結合法治鄉村建設的新要求,從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創新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路徑以及構建黨建引領“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等角度探索法治鄉村建設的行動路徑:①從現實層面看,大力培養農村“法律明白人”既是法治宣傳教育的重要創新,也是法治鄉村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工作。該書強調,農村骨幹“法律明白人”培養是重點工作,通過抓住鄉村社會的“關鍵少數”,能夠帶動基層民眾生產生活在法治軌道上運行。②人民法庭是法治鄉村建設中法治供給的主體性力量。人民法庭通過採用巡迴法庭、以案釋法、田間審判等方式“送法下鄉”,目的是推進國家法律在基層社會落地。該書結合人民法庭在鄉村社會中的現實定位,梳理鄉村社會的人民法庭在不同時期的職能定位和結構演變,並分析鄉村司法的社會環境和結構制約,以把握鄉村人民法庭參與法治鄉村建設所面臨的問題,最後從體制和制度層面提出人民法庭參與鄉村社會治理的最佳化路徑。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與德治相結合的城鄉治理體系,這也就意味著法治鄉村建設要在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下貫徹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原則。該書結合村莊“三治融合”的典型經驗分析黨建引領自治、法治與德治“三治融合”的現實路徑,探究其與不同村莊內生的治理資源和治理方式的邏輯關聯,分析法治鄉村建設中農村基層黨建引領的不同模式,以提煉一般路徑。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法治鄉村的治理機制與路徑構建》
2022年7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27-0293-3

作者簡介

王裕根,男,江西吉安人,法學博士,江西師範大學特聘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基層法治研究所研究員、江西師範大學法治鄉村研究中心研究員;主持完成省部級項目3項,主研省部級以上項目5項,參編著作2部和教材1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