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議程
上午九點半,會議正式開始。開幕式由方誌出版社社長、總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常務副主任冀祥德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紹了與會嘉賓,並對大家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隨後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法學研究所所長兼法學系主任李林教授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馬躍華副院長分别致辭。李林所長總結了“社科法碩”教育十年來所取得的巨大進步,反思了三十年中國法學教育所存在的問題,著重指出當務之急是,如何把十八屆三中和四中全會兩個《決定》的內容,特別是法治方面的內容,按照法治的精神、法治的理念、法治的規律和法治的方法做出科學的解讀。他強調,當前我們應該有更多的使命感、責任感和憂患意識。馬躍華副院長在講話中則充分肯定了“社科法碩”十年來的累累碩果和巨大成績,並提出了如何最佳化法碩培養模式、發揮專業優勢等問題,他希望大家在今天的研討會上敞開心扉,提供豐富的智慧與精彩的表達
會議第一單元主題是“法治中國建設與法學教育改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莫紀宏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常務副院長龍翼飛教授共同主持。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所長助理柳華文教授回顧了2014年國際法學的新發展以及國際法學與法碩教育的關係。隨後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法政學院院長楊富斌教授結合實踐,強調了高校法學教師培養法治思維的重要性。雲南大學法學院院長陳雲東教授認為,教學課時和經濟投入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法學教育的發展,他提出“法律信仰”應為每個人所堅守。歐美同學會副秘書長張明傑教授作為“社科法碩”學位點申辦的參與人之一,回顧了申辦過程中的點滴細節,認為法治發展與法學教育一體不可分,強調培養學生對法律的信仰和規則意識的重要性。清華大學法學院蘇亦工教授表達了對法學研究所所訓“正直精邃”的個人理解,認為當前中國法學教育的問題出在“正直”二字上,整體上缺少良好的價值觀念,現在的問題不是法治思維和法律信仰,而是強調法科學生應該先學會做一個好人。中國人民大學法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馬小紅教授認為,學術界應該避免“大一統”,法學教育應培養學生的個性,學者應保持獨立思考,培養冷靜和批判性思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高全喜教授表示,既贊同蘇亦工教授的部分觀點,同時也有不贊同之處。他認為,對法律的信仰不是對法條的信仰,司法機關應不受干擾地維護個人權利,傳統法律文化是“高標準、嚴要求”,現代法治社會則是最低標準和要求,法律是基本的行動指南。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副院長周江洪教授結合本校實際,就一些具體問題發表了個人看法。在自由發言環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力宇教授認為,不僅要懂法律,更要尊重法律、崇尚法律、敬畏法律。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劉榮軍教授認為,教師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替代專著和民眾的想法,應該多讀書、讀好書。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陳華彬教授表示,十八屆四中全會將民法典的編纂寫入決定,是一個重大進步。
下午一點半,會議進入到第二單元,主題是“法律碩士培養與法學教育改革”。本單元由中國社會科學院長城學者、法學研究所民法室研究員孫憲忠教授主持。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朱力宇教授首先發言,他回顧和總結了中國人民大學法碩教育的發展歷程和重要特點,主張法碩教育應結合各校自身優勢辦出特色。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劉坤輪副教授分析了中國法碩教育的發展歷程和遇到的突出問題,並結合日本、韓國的經驗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同時強調了法律職業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在評論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鄒海林教授指出,現今的高等教育體制一定程度上約束了法學教育的發展,雖有規模但也存在著問題。他認為,在當前備受爭議的高等教育大環境下,單獨討論法學教育有些勉為其難,法學教育不是大眾教育,真正的法治理念應該是“我有權利,但我受到約束”。法學教育應該告訴學生“你有什麼權利,你為什麼受到約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丁相順教授介紹了國外法碩教育模式,認為法碩教育應進行更加符合現實的制度設計。
第三單元“診所法律教育與法學教育改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國際法研究所劉楠來教授主持。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許身健教授結合韓國電影《辯護人》,重點就法學教育的目標發表了個人的看法,認為法學教育就是要培養德才兼備的法律人才,要培養學生的“核心技能”而非僅僅是“職業技能”,法律診所實踐教學的核心是“learning by doing”,通過模擬和實習實現。貴州大學法律碩士中心副主任劉月鳳教授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分析了案例教學的利弊,認為單純的案例教學方式不能提供完善的法律知識體系,案例與理論的結合非常重要。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傳媒法研究室副主任陳根發副教授認為,法律診所教育是對傳統法學教育的有效彌補,互動教學、案例教學、診所課程相結合非常重要。法律診所的教師應同時具備學術理論和豐富的實務經驗。在評論環節,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室主任田禾教授指出,法律具有穩定性和保守性,但法學研究應該具有創新性。北京聯合大學法學院趙承壽副教授與大家分享了“社科法碩”學位點的申辦過程,希望“社科法碩”今後辦出自己的特色。最後,主持人劉楠來教授強調指出,法學教育應屬於全民教育,並採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針對不同人“因材施教”。
最後一個單元是“中國法碩與社科法碩”,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經濟法研究室主任、法學系副主任兼法碩辦主任席月民副教授主持。他分享了“社科法碩”的辦學經驗,介紹了“社科法碩”的發展現狀和法學研究所在法學教育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並對法碩教育未來專業化發展的方向提出了個人看法。內蒙古大學法學院副院長丁鵬教授介紹了內蒙古大學法碩教育的情況,強調了法碩教育應加強實踐教學,法本法碩與非法本法碩因有所區別而彰顯特色。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環球法律評論》編輯田夫博士認為,法學教材在法學教育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強調了馬克思主義對法學教材的指導意義和法理學對部門法學的指導意義。湖南大學法學院黃素梅副教授分析了近年來法學教育存在的問題,例如學術型研究生招生數量與就業脫節、學術型和專業型研究生的培養方式沒有本質不同等。她認為,應該控制法學碩士的招生數量,從而進行名副其實的學術培養,同時明確法律碩士的定位,強化套用性和實踐性訓練,強化學術學位的學術化和專業學位的職業化。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法學系副主任崔燕雲老師則回顧了“社科法碩”十年來的成長曆程,肯定了中國法碩網和中國法碩報的成績。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繼續教育學院副院長金英老師接著回憶了自己在“社科法碩”工作八年所收穫的“三顆明珠”——樂見其成的心態、管理能力的提高以及學術視野的拓寬。隨後,作為校友代表,北京京潤律師事務所韓驍律師、張志同律師,北京頤合中鴻律師事務所喬羽律師先後分享了自己在法學研究所學習的收穫和作為“社科法碩”法律診所教師的感悟。法學系研究生會主席張天同學作為在校生代表,介紹了法學系研究生會的工作情況,並邀請各位老師和校友參加法學系2015年元旦師生聯歡會。接下來,北京市委宣傳部外宣辦新聞發布處副處長葉昶校友發言,她認為法碩教育要培養有理想和社會責任感的法律人,建議改革教學模式,充分利用網際網路平台。最後,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刑法研究室助理研究員焦旭鵬博士認為就法碩教育中的法律職業倫理教育發表了個人看法。
研討會的閉幕式由法學系副主任崔燕雲老師主持。冀祥德教授以“所內與所外、老師與同學、國際與國內、交流與碰撞”作為關鍵字對全天會議進行了總結,以“興奮與信心、希望與憂慮、成績與不足、目標與現實”為關鍵字展望了中國法治建設的未來,以“法治與法學、法學與法碩、中國法碩與社科法碩”為關鍵字概括了中國的法學教育。他即興賦詩一首,表達了對“社科法碩”的美好祝願——“十年磨一劍,社科法律人。法治中國夢,正直精邃魂。”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國際法研究所聯合黨委書記陳甦教授最後進行了精彩發言,闡述了法碩教育對法學研究所和國際法研究所的重要意義。他認為,通過法碩教育,使兩所深入有機地切入中國法學教育體系當中,使兩所學科建設更加完整,使兩所科研人才培養機制更加順暢和完整,使兩所與法學界的聯繫又多了一個連線點,並且為社會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畢業生。最後,主持人崔燕雲老師對冀祥德教授和陳甦教授的發言表示感謝,對與會嘉賓和校友代表發表的真知灼見表示感謝,會議在與會代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