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兵營舊址,位於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三條3號,原為駐守東交民巷法國駐華使館的法國軍隊的兵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法國兵營舊址
- 地點:北京市東城區台基廠三條3號
歷史沿革,建築結構,
歷史沿革
1900年之前,此地為民宅區。
1900年義和團圍攻使館區時,民宅遭到嚴重破壞。1900年8月16日,八國聯軍占領北京。
1901年簽訂的《辛丑條約》第七款規定,各國可派軍隊駐守使館、設兵營。法國除了擴大駐華使館的用地之外,還在台基廠三條路北的民宅廢址之處新建兵營。範圍東起新設的高弼路,西到台基廠大街,北到台基廠二條,占地面積約23000餘平方米。
2001年,“法國兵營舊址”作為“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的一部分,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法國兵營舊址”作為“東交民巷使館建築群”的一部分,被列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建築結構
法國兵營總體布局為對稱式,大門設在台基廠三條路北。進入大門後,左右兩側各有一幢二層樓房,練兵場的東、西兩側各有一幢獨立別墅式二層軍官樓。兩幢二層法軍宿舍則分列在整個兵營的中軸線兩側,其後是食堂等等單層建築,還有一些輔助用房分布在場地西側。如今,法國兵營的大門、法軍宿舍、西南部軍官樓仍然留存,其他建築均已拆除。
法國兵營大門是單拱券凱旋門式的變體,兩側是又窄又高的柱墩,扁壁柱的柱身是磚砌重塊石式,檐部以上採用方錐形頂。中央券洞上部是三角形牆,其內嵌有曲線白石,刻著法文。門前有長約50米、寬6米的空地。大門兩側的院牆開著人行便門。牆面用磚砌成水平凹線。如今大門已經被改造,並非原貌,側牆則仍是原物。
法國兵營的主體建築是兩幢士兵宿舍,相距約10米,每幢為十四開間,面闊約52米,進深12米多。地上三層,磚木結構,使用灰磚砌築而成。底層原來是通廊,每兩開間有扁壁柱直通二層,兩壁柱之間的底層砌著扶壁,底層券洞是較為平緩的曲線券。一層、二層之間由磚砌水平腰線劃分開來,還有立磚砌成小齒狀。二層每開間是雙聯窗,以窗上拱過梁曲線連線成為一個整體。室內的內走道兩側為相同的房間,樓梯間在東、西兩側。樓外觀呈殖民地建築風格,屋頂則是中式四坡頂,前後通廊覆蓋披檐頂。原建築已經按照原貌翻建,但通廊被封堵並安窗,內部重新裝修。現在這兩幢士兵宿舍是單位辦公用房。
西南部軍官樓,上下二層,為磚木結構建築,南北坡屋頂。南側上下是通廊,南立面為栱形窗,上層和下層單雙相配,下層東西兩側有栱門進入一層廊,東側有樓梯可達二層。北立面是磚牆帶小栱卷窗,樓兩端是向北凸出的磚樓。該建築仍然保留原貌,只有南部外面貼建一座鐵梯通往二層。該建築現為民居。
法國兵營大門是單拱券凱旋門式的變體,兩側是又窄又高的柱墩,扁壁柱的柱身是磚砌重塊石式,檐部以上採用方錐形頂。中央券洞上部是三角形牆,其內嵌有曲線白石,刻著法文。門前有長約50米、寬6米的空地。大門兩側的院牆開著人行便門。牆面用磚砌成水平凹線。如今大門已經被改造,並非原貌,側牆則仍是原物。
法國兵營的主體建築是兩幢士兵宿舍,相距約10米,每幢為十四開間,面闊約52米,進深12米多。地上三層,磚木結構,使用灰磚砌築而成。底層原來是通廊,每兩開間有扁壁柱直通二層,兩壁柱之間的底層砌著扶壁,底層券洞是較為平緩的曲線券。一層、二層之間由磚砌水平腰線劃分開來,還有立磚砌成小齒狀。二層每開間是雙聯窗,以窗上拱過梁曲線連線成為一個整體。室內的內走道兩側為相同的房間,樓梯間在東、西兩側。樓外觀呈殖民地建築風格,屋頂則是中式四坡頂,前後通廊覆蓋披檐頂。原建築已經按照原貌翻建,但通廊被封堵並安窗,內部重新裝修。現在這兩幢士兵宿舍是單位辦公用房。
西南部軍官樓,上下二層,為磚木結構建築,南北坡屋頂。南側上下是通廊,南立面為栱形窗,上層和下層單雙相配,下層東西兩側有栱門進入一層廊,東側有樓梯可達二層。北立面是磚牆帶小栱卷窗,樓兩端是向北凸出的磚樓。該建築仍然保留原貌,只有南部外面貼建一座鐵梯通往二層。該建築現為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