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大鼓吹

泉州大鼓吹

泉州大鼓吹,福建省泉州市傳統音樂,福建省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大鼓吹源自於北方少數民族節慶演奏的吹打樂,漢武帝時期引入宮廷,經當時宮廷樂師改編加工,逐漸發展,最後演變為宮廷專用鼓樂而流傳下來。唐末五代中原戰亂,北人南遷帶來了這一藝術形式,並與民間禮樂融為一體,隨著歲月綿延而傳播開來。唐代至清代道光年間,泉州一帶科舉蟬聯、仕臣不絕,他們在朝廷賜宴時曾享受鼓樂禮遇,榮歸故里,族人組建大鼓吹隊迎迓。大鼓吹是以大鼓和吹(嗩吶)為主,輔以鑼角(大海螺或牛角)、鐘、鑼、鈸等6種樂器合作演奏。

2007年3月,泉州大鼓吹經泉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列入泉州市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2019年2月25日,泉州大鼓吹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福建省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項目編號:Ⅱ-3。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泉州大鼓吹
  • 批准時間:2019年2月25日
  • 遺產級別:省級
  • 遺產類別:傳統音樂
  • 申報單位: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
  • 項目編號:Ⅱ-3
歷史淵源,基本特徵,代表作品,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大鼓吹原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宮廷鼓之一,源自於北方少數民族節慶演奏,漢武帝時期引入宮廷,經當時宮廷樂師改編加工,逐漸發展,演變為宮廷專用鼓樂而流傳下來。
唐代設鼓吹署專管樂隊,是朝廷儀仗隊的組成部份,用於皇帝出巡,名曰出巡鼓吹;用於皇帝宴請群臣,名曰皇門鼓吹;用於將師出征凱旋,名曰祝捷鼓吹;用於外國使臣來訪,名曰迎賓鼓吹。
唐末五代中原戰亂,北人南遷也帶來了大鼓吹藝術形式,並與民間禮樂融為一體,隨著歲月遷延而傳播開來。
自唐代至清代道光年間,泉州一帶科舉蟬聯、仕臣不絕,其中就有馬甲杜氏,即杜應楚,杜中士;南安洪氏,即洪有聲、洪戶睿、洪承疇等重臣輩出,他們在朝廷賜宴時曾享受鼓樂禮遇,榮歸故里,族人組建大鼓吹隊迎迓。民族英雄鄭成功海上義師派餉至英都,洪氏族人以大鼓吹樂隊前迎十里。
現代,大鼓吹在洛江等地廣泛流行,每逢盛事慶典、迎神賽會、迎賓、出殯等場合,都請大鼓吹樂隊前來吹奏以示隆重,並且每每都以大鼓吹排在隊伍的前列,起“開路先鋒”的作用。海螺起場,大鼓開道,嗩吶定調,鑼鈸附和,大鼓吹還保留著唐代的風貌。

基本特徵

大鼓吹隊的規模可大可小,一般需要27人,規模大的多達500多人。大鼓吹是以大鼓和吹(嗩吶)為主,輔以螺角(大海螺或牛角)、鐘、鑼、鈸等6種樂器合作演奏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各種樂器除大鼓固定1件以外,其餘樂器件數不限。演奏時列隊,根據需要或列縱隊;或列橫隊;或列方形,演員根據演奏方法,講究樂器出場先後順序和交叉協調。
螺角在演奏時最先使用,螺角使用時發出嘟——嘟——嘟——的聲音,其聲深沉悠遠,即為大鼓吹演奏的前奏曲,也寓含驅邪散惡,告知各路神明之意;其次鑼響,即開鑼;第三擂鼓,至此,都是合奏前的準備。緊接吹(嗩吶)聲響,各項樂器齊奏,然後依照各種樂器的功能交叉進行,大鼓隨著吹(嗩吶)音樂的變化而變化,曲中奏停。整場演奏鼓聲如洪鐘、鑼聲如驚雷,嗩吶激越高亢,擂打吹奏聲音響徹空際,富有深沉雄壯之感,場面蔚為壯觀。

代表作品

泉州大鼓吹世代相傳的曲牌有《狀元游》《太子游》,是用在喜慶的日子;至於《出地方》等曲目,則用於喪事。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泉州大鼓吹是泉州古老民間音樂的重要遺存,具有歷史文化研究價值。
傳承狀況
泉州大鼓吹面臨的主要困難是收集曲目。泉州市洛江區馬甲鎮各村所流傳的曲目有所不同,而比較完整記得這些曲目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一些曲譜還只是保存在老人們腦子裡,沒有形成書面資料。
保護措施
泉州大鼓吹保護單位為: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泉州市高甲戲劇團、泉州市打城戲傳承中心、泉州市打城戲傳習所)。

社會影響

主要活動
2019年8月24日晚,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在埃及首都開羅的薩拉丁城堡為埃及觀眾獻演。當晚,泉州大鼓吹拉開了高甲戲專場交流演出的序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