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莖短、圓柱形、上升,粗2-3厘米,具殘存的葉鞘。葉柄圓柱形,綠色或稀帶青紫色,纖細,長30-50厘米,下部具鞘;葉片薄革質,表面淡綠色,背面綠白色,卵形,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微凹或稍外凸,長20-30厘米,寬12-17厘米,側脈5-7對,稍隆起,彎拱,後裂片長為前裂片的1/4-1/2。
花序柄綠色或青紫色,遠短於葉柄,長8-15厘米。佛焰苞外面黃色,基部紫色;內面紫色,基部深紫色,卵狀披針形或長圓披針形,先端長尾狀漸尖,基部鈍或圓,長10-15厘米,展開寬5-7厘米,初直立,後反卷。肉穗花序長3-4厘米:雌花序長2-2.5厘米,圓柱形,粗2-3毫米,背面3/4與佛焰苞合生;雄花序橢圓形,鈍,長1-1.5厘米,粗5-6毫米。
子房近球形,柱頭4-5淺裂,裂肢短棒狀。子房周圍常有假雄蕊。花期3-4月。
分布範圍
產於中國雲南西雙版納和廣西金秀一帶。生長於海拔650-1400米的密林下潮濕地或水邊源頭。緬甸北部、寮國、泰國、越南北部也有。
生長於海拔230—1400米,生長於密林下潮濕地或水泉邊,廣西大瑤山也有。分布於緬甸北部,寮國,泰國,越南北部。
steudnera henryana Engl的模式標本(11986)采自思茅。
主要價值
根莖有毒,入藥可治刀槍傷、創傷出血、蛇蟲咬傷、血栓性脈管炎、瘡瘍腫毒(雲南思茅)。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資料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小鼠腹腔注射根莖的氯仿提取物1000mg/kg,部分死亡。
藥材信息
【藥 名】:泉七
【拼 音】:QUANQI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天南星科植物泉七的根莖。
【功 效】:解毒療傷。
【主 治】:用於各種外傷出血、蟲蛇咬傷、瘡癤腫痛、血栓性靜脈管炎。
【性味歸經】:麻、寒,有毒。入心、肺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水煎服,1一3克。外用:搗敷。
【別 名】:小毒芋(思茅)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雲南、廣西。
【拉丁名】:Steudnera colocasiaefolia ckoch.
【考 證】:始載於《新華本草綱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