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源縣城鎮街道辦事處是縣人民政府的派出機關,受縣人民政府領導,依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在本轄區內行使相應的政府管理職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沽源縣城鎮街道辦事處
- 成立時間:2009年1月8日
交通位置,概況,街道辦事處西圍子村,城鎮街道辦事處南村,城鎮街道辦事處北村,
交通位置
沽源縣城鎮街道辦事處
概況
沽源縣城鎮街道辦事處,成立於2009年1月8日,地處縣城規劃區內,具有“面向京津、背靠內蒙”的絕佳區位優勢,同時縣城南環路的開工建設和北環路的規劃,為街道辦的高速發展提供了交通便利。轄區共轄三個行政村,五個居委會。共轄人口48693人,其中農業人口7885人,非農業人口40808人。 三個村共有耕地14449畝,退耕還林6817畝,水澆地4500畝,人均耕地1.56畝。林地面積4600畝,大部分是生態林。牧草地面積為2000畝,由於乾旱,草場植被較差,可利用面積不足400畝。
成立之初街道辦就始終堅持按照上級精神落實各項工作,針對地區優勢,充分發揮地方優勢特色,招商引資,發展地方經濟。
街道辦事處西圍子村
街道辦事處西圍子村,依託區位優勢,以建設育肥肉牛養殖小區為主攻方向,強力打造主導產業。西圍子村有5個村民小組,現有常住戶702戶2070人,空掛戶 1389 人,總人口3459人。轄區總面積9780畝,耕地面積4283畝,草場面積2000畝,林地面積2000 畝。人均占有耕地面積1.4畝。為了實現改善民生、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西圍子新民居建設工程於2009年7月24日破土動工。一期工程規劃占地200畝,建築面積20萬平方米,預計投資1.43億元。計畫2010年完成新民居全部建設任務,達到登記村民全部入住的目的,同時要完成區內的配套公益事業,達到國家的“三新六有”和“五通五有”的建設標準。2009年被列為省級新民居重點示範村。
城鎮街道辦事處南村
城鎮街道辦事處南村地處縣城,具有較強的發展優勢。全村7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80戶,人口2201人。耕地3036畝,其中水澆地1600畝;旱地1436畝;退耕還林地3104畝,林地1632畝,草場面積1857畝。南村主導產業以蔬菜種植為主,建築業、運輸業、個體攤點和中小型民營企業為輔。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1600畝,畝均產值4800元,約占人均收入的50%;旱地農作物占20%;其它產業占30%。南村現有黨員44名,預備黨員4名,兩委班子成員5名。多年來,村兩委班子成員始終重視基層黨建、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村內各項規章制度健全,村務、黨務公開工作按時進行,黨風廉政建設和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工作規範有序。分別成立了村務公開工作領導小組、黨風廉政建設領導小組、村務公開監督小組、民主理財小組等工作組織,建立健全了村級民主決策制度和理財制度。嚴格執行並完善“三會一課”制度。通過多種形式積極開展普法教育,村民自律觀念高,民主自治意識強,遵紀守法社會和諧穩定。為豐富民眾文化生活,村內建有高標準村級活動廣場一處,廣場內活動器材配備齊全;建成蔬菜交易市場一處,村委會辦公室內專門設立了文體活動室、讀書室、信訪接待室、大小會議室等。南村多次被上級評為先進單位、先進黨支部,一直是我縣黨建示範村。
城鎮街道辦事處北村
城鎮街道辦事處北村地處縣城東圍子,全村511戶,2189人,其中黨員44名,耕地面積7027畝,林地面積1432畝,草場面積960畝。多年來,北村由於村集體經濟薄弱,村民生產單一,一直是全縣的“後進支部”和“難點村”。2009年,城鎮街道辦事處成立以來,決定下大力狠抓北村後進支部轉化和難點村治理工作,改變落後面貌,先後多方籌資30萬元用於改建村兩委辦公室,興建村民活動場所。共新建辦公用房5間,改建6間,建立了村民文化活動室、讀書閱覽室、電教會議室等,同時硬化院面1800多平方米,配備了籃球架、桌球案及各種健身器材,院內安裝路燈4盞,方便村民健身娛樂,加強了軟體建設,村里配備了微機,招聘了具有大專學歷的專職微機操作員,所有數據、賬務全部錄入微機,實行微機化管理。建立了預備黨員庫,最佳化了黨員隊伍,加強民主管理,健全完善了一系列制度,按時搞好村務公開,完成了“後進支部”的轉化和“難點村”的治理工作。北村現在正以全新的面貌闊步奔向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