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

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

《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是2015年6月中國社會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龍寧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
  • 作者:龍寧麗
  • 出版社:中國社會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6月
  • 頁數:191 頁
  • 定價:35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08750651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在非政府組織持續吸引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和注意力的同時,社會對非政府組織治理和問責的需求也在日益高漲。《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討論這個話題並非是要趕上某個國際時髦,事實上,這已成為中國本土非常嚴峻的現實問題,治理的低效甚至無效極大制約了非政府組織的發展,在治理中問責也進而成為非政府組織重新走向健康繁榮的必由之路。《治理問責與非政府組織發展》從巨觀和微觀兩個層面對非政府組織的治理和問責進行了聚焦研究,目的是探求高度依賴信任、對聲譽異常敏感的脆弱領域中非政府組織的有效發展路徑。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行為篇
非政府組織治理中的問責研究
一、非政府組織問責的背景
二、非政府組織問責框架
三、非政府組織問責的實現途徑
四、思考與討論
社會組織治理創新:現狀、問題及發展趨勢
一、社會組織治理何以成為命題
二、比較視野下的社會組織治理
三、我國社會組織治理的現狀
四、社會組織治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五、創新視野下的社會組織治理
第二部分 組織篇
經濟社團治理現代化:現狀、問題及變革——一項基於全國性行業協會的實證分析
一、研究緣起
二、全國性行業協會的特徵及價值:作為一個客觀實在
三、全國性行業協會的網路關係結構:基於類型學的劃分
四、全國性行業協會治理現代化:變革與發展
國家和社會的距離:尋求國家社會關係研究的新範式——基於對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實證分析
一、國家與社會的距離:一個替代性的解釋框架
二、數據來源:一項全國性行業協會商會的初步統計調查
三、數據分析:測量中國國家和社會之間的距離
四、討論與思考:構建國家和社會的理性距離
國家與社會之間的結構距離及其測量——基於對全國性經濟社團的實證分析
一、國家和社會距離的測量:一個新起點抑或前人舊說?
二、國家和社會的結構距離:工具選擇與指標構建
三、國家與社會的結構距離測量結果:來自全國性經濟社團的數據
四、思考與討論:從結構距離審視社會組織的“兩棲性”
民辦非企業單位:從“無中生有”到“組織變形”——一個尋求合法性支持的法律概念
一、民辦非企業單位:“無中生有”下的發展
二、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組織變形”:合法性視角的引入
三、認知合法性危機:民辦非企業單位“無中生有”的煩惱
四、規制合法性危機:民辦非企業單位的“阿喀琉斯之踵”?
五、民辦非企業單位發展:尋求制度合法性的支撐
社會組織集聚發展中的政府干預——以國際工商經濟類社會組織為例
一、社會組織集聚:必要的政府干預?
二、研究對象的選取
三、國際性工商經濟類社會組織在中國的發展:一個反向評估
四、國際性工商經濟類社會組織發展的需求分析:一個正向評估
五、國際性工商經濟類社會組織集聚:自上而下的政策干預
第三部分 發展篇
準政府身份:工會工資集體協商的“罪與罰”——基於浙江溫嶺的個案研究
一、工資集體協商:在理想與現實之間起舞
二、案例的選擇:尋求工資集體協商的“最佳實踐”
三、分析框架:誰得到什麼?
四、案例分析:溫嶺市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生成與擴散
五、中國工資集體協商:政府“在場”的改革邏輯
從政府壟斷供給到非競爭性的契約外包: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服務——以上海浦東新區預防和減少犯罪工作體系為例
一、問題的提出
二、案例選擇與方法
三、分析框架與套用
四、討論與總結
國外社會組織管理體制的做法和經驗
一、以法人登記為平台,構建對社會組織進行監管的重要關口
二、以免稅登記為槓桿,利用經濟激勵規範引導社會組織發展
三、強化登記管理、稅務、審計、檢察、司法等各部門的職責與功能,構建對社會組織的多元監管格局
四、通過稅收優惠、財政直接撥款、購買公共服務、建立戰略支持框架體系、政府機構改革等手段,為社會組織提供支持性服務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