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滴巷

油滴巷

油滴巷位於贛州城區東北部,東接大公路東段,西與東門井巷六合鋪街相會。長40米,寬1.8—3米,屬居民區。

油滴巷是贛州“七十二條巷”之一

基本介紹

  • 長度:40 m
  • 別名:油底巷、油槽巷
  • 位置:贛州城區東北
名稱來源,年代信息,民國時期的油滴巷,現代油滴巷,

名稱來源

油滴巷,以原有榨油作坊(俗稱打油槽)而名油槽巷,又名油底巷、油滴巷。據清同治《贛縣誌》記載:“油底巷,即油槽巷”。據《民國三十五年贛縣新志稿》記載:民國年間名為油滴巷。

年代信息

民國時期的油滴巷

民國時期,該巷則名不符實了,因為沒有打油槽了。小型榨油機替代了傳統的手工榨油。後來,油滴巷的這幾家油槽作坊,竟改成棺木作坊。老人記憶中巷裡連續一排有三家棺木店。有姓張的,也有一戶姓李的,姓李的這家位於巷西側,是一戶巨賈,其住房為烽火磚牆,一連三進,頗有氣魄,今天仍存留。當時,李家在陽明路還開有德美字號,經營綢布業。據說德美綢布店還與蘇區合作社(以個人名義)有商業秘密往來,供給土布暗運到崇義、興國、於都、會昌及贛縣東河一帶蘇區。仔細考究,油滴巷的棺材店,許是受六合鋪之影響。最早的一種傳說是六合鋪街是經營棺材之場所,油滴巷毗鄰六合鋪,所以,當油滴巷的打油槽沒有市場了,榨油人改行做棺材生意也未嘗不可。有趣的是,人的追隨是永遠沒有止境的。榨油業不行了,改做棺材業,解放後,棺材業又消解了,這幾家棺材店老闆不知又改行做什麼去。不過有一點是明確的,世事總是進步的,只要有隨著世事進步的思想與行為,便始終不必愁懼世事的更迭。

現代油滴巷

油滴巷已沒榨油作坊了,走在這條古老的小巷裡,看著路旁幾棟古老的老房子,還有路邊巷裡人家種的綠油油的菜地,恍忽中感覺停留在那個時期。四季輪迴,斗轉星移,老街古巷永不止息地演繹著“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連續劇。徜徉在老街古巷,我仿佛走進塵封的歷史。“舞榭歌台,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留給我們的是歲月拂拭、風雨剝蝕后蒼老衰敗的容顏,有些蕭索,有些滄桑。儘管一種歷盡滄桑、飽經憂患的傷感情緒在我心頭瀰漫,但在時光的穿越中卻又有仰慕和嚮往。這裡遠離都市的喧囂與浮躁,寧靜、悠閒、淡泊,古風情韻里,洋溢著和諧安然優雅,蘊涵著濃厚歷史文化,在老街古巷裡漫步,仿佛有一種淳樸天然,寧靜心寬的愜意在心底慢慢地升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