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門村

河門村

河門村青海省樂都縣碾伯鎮的一個城中村。因為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河門村擺脫了城鄉二元結構的束縛,儼然是一個城市的樣子。從一個窮的叮噹響的村子,發展到集體經濟達400餘萬元的小康示範村。這就是河門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門村
  • 面積:4000 畝
  • 人口數量:900多口人
  • 人均耕地:只有0.3畝
人口,經濟,

人口

河門村就是碾伯鎮的心臟,有200餘戶人家,,90%的民眾是回族,,典型的人多地少。因此,過去河門村人大多住雜院,大多是兩戶或三戶住在一院。

經濟

1987年以前,村裡的年輕人藉助家與縣城鄰近的便利,今天在西街打架,明天在東街鬥毆,有些青年人更是成了公安機關的常客。不到幾年,河門村因治安不好而揚名。雖然有著便利的地理條件,同時又有回族善經商的先天優勢,但受當時體制的制約,河門人的生活一清二貧,到1987年,全村人均純收入只有300多元,村里燈不亮,路不暢,水不通,民眾的口糧只能維持7個月,更談不上發展生產了。
窮則思變。河門村人深信,只要有政策,只要有苦心,日子肯定會好起來。1987年以後,隨著市場經濟的日趨活躍和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河門村人開始在市場裡打拚。村裡的能人們在縣城開飯館、榨油、壓面、擺地攤、做釀皮,只要有錢賺,再小的買賣也不放過。稍有基礎,就買車販運蔬菜,下蘭州走西寧,跑拉薩闖成都,買賣越做越大。到1992年,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800多元。
為擴大再生產,河門人開始換腦勁,變著法子到沿海城市學習考察,確定了沿城開放,沿路發展,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對集體財產、房屋實行租賃承包等新思路。1997年的春天,通過貸款和村民集資,投資130萬元、面積2000平米的古城綜合商城在縣城繁華地帶拔地而起,許多民眾有了自己的商鋪,村上也每年也有了17萬元的集體收入。2004年,村上通過土地租賃,又與開發商共同修建了一處綜合市場,村里63戶人家有了自己的永久商鋪,目前僅這63間鋪面的產值已達200萬元。
隨著村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村里從1997年開始免收農業用水水費,每到春播,為各家各戶送去化肥。從2003年開始,村里免收村民的農業費,竟比省上提前了兩年。2007年春節,又史無前例地為村里每家每戶送去了兩袋面,10斤清油,一袋米。“天道酬勤。”如今河門村100%的農戶經商,100%的農戶安裝了電話,許多村民用上了手機。電通了,路寬了,民眾的生活越來越好。2007年村人均純收入突破4000元大關,村子也成為縣上有名的小康示範村。
河門村人的生活變了樣,但他們的腳步卻沒有停止。村里投資274萬元的又一座6層綜合商貿大樓就要投入使用,。黨的十七大後,村里調整工作思路,在村西荒灘開了20畝荒地,即將投資280萬元建設一處集娛樂、餐飲、休閒為一體的生態旅遊點,發展火雞、種兔等特色養殖業。還要結合新農村建設,多爭取項目,把村里上荒灘的農房進行改造,再修一座綜合大樓,讓全部村民都有自己的鋪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