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是河海大學的二級學院,其前身是1993年成立的河海大學技術經濟學院。

河海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商學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其商學教育可追溯至1915年“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創立時期,1927年“河海工科大學”時期設立“商業專修科”,1979年“華東水利學院”時期恢復商學教育。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以“經世濟民 融通興邦”為辦學宗旨,以“河海水經特色、金融藍海弄潮”為戰略定位,以“高起點、高水平、入主流、有特色、重創新、國際化”為發展路徑,師生攜手、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學院加快建設國內有影響力的特色型經濟與金融學科,為江河流域和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培養創新型經濟學與金融工程人才,現已成為一所具備多層次、多類型人才培養能力和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創新能力的高水平經濟與金融學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 辦學性質:二級學院
  • 主管部門河海大學
  • 本科專業:3個(經濟學、金融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 
  • 碩士點:一級學科學術學位授權點2個
    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7個
    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
  • 特色江蘇金融機構與高校產學研合作聯盟理事單位  
發展歷程,學科實力,人才培養,師生風采,科研建設,國際交流合作,升學就業,

發展歷程

河海大學是我國最早設立商學學科的高等院校之一,其商學教育可追溯至1915年“河海工程專門學校”創立時期,1927年“河海工科大學”時期設立“商業專修科”,1979年“華東水利學院”時期恢復商學教育。
河海大學經濟學科人才培養最早可追溯至1982年,河川系首開水利技術經濟本科專業
1985年,水利部在河海大學設立正處級科研機構水利經濟研究所
1993年,河海大學成立技術經濟學院。
1998年,技術經濟學院更名為經濟學院
2004年,經濟學院、國際工商學院合併為商學院
2021年9月25日,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揭牌成立,世界著名經濟學家、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兼高級副行長林毅夫先生親自為經濟與金融學院揭牌。
經濟與金融學院的成立是河海大學經濟學科發展的又一個里程碑。河海大學經濟學科積極回響國家發展重大戰略和產業發展需求,堅持水利特色的經濟與金融問題研究,按照學校的總體部署,與學校傳統優勢學科交叉融合、互動協同,加強與行業、地方合作對接,加快培養、聚集經濟與金融高端人才,著力開展經濟政策諮詢和社會服務工作,突出“經濟+水利”“金融+水利”的交叉特色型研究,努力為區域高質量發展和產業綠色升級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培養,為學校“雙一流”建設再上新台階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
世界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先生為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揭牌

學科實力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擁有較為完整的經濟學學科專業體系和層次,現有套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金融學、國際貿易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低碳經濟學(自設)七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國際商務、金融、資產評估三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
1998年學院獲批產業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00年獲批區域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授權點,2004年獲批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涵蓋金融學、國際貿易學、國民經濟學、區域經濟學、產業經濟學五個二級學科學術型碩士授權點,2006年獲批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學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010年獲批理論經濟學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金融、國際商務、資產評估三個專業型碩士學位授權點,2013年在同類高校中率先設立低碳經濟學自設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至此,河海大學成為全國為數不多的同時擁有經濟門類套用經濟學、理論經濟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的高校。
近年來,河海大學經濟學科發展強勁,充分利用學校水利工程、環境工程等學科的綜合優勢,融合於套用經濟學、人口資源與環境經濟領域的相關研究,在涉水經濟領域研究具有優勢。特別是在2004年教育部學科評估中,套用經濟學位列全國第19位,2012年教育部51個高校“碩士授權”學科中,河海大學套用經濟學學位點並列第9位,2016年Eduniversal全球1000所最佳商學院評比中,經濟與金融學院套用經濟學一級學科東亞排名第30位,彰顯了河海大學經濟學科堅實雄厚的實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學院擁有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工程3個本科專業。其中,國際經濟與貿易本科專業入選江蘇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

人才培養

河海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硬體設施優越,研究條件齊全。學院文獻資料中心總面積2300平方米,閱覽區1100平方米,專業藏書5萬餘冊。
學院與江蘇蘇寧銀行、弘業期貨等金融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係,就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實驗室建設展開合作,長期為中、農、工、建、交等國有銀行和股份制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培訓、MF(金融碩士)學位教育等服務;與弘業期貨、蘇寧金融等金融機構建立實習基地,可為學生的實踐教學提供載體。此外,2019年4月,學院與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其他10所高校及11家金融機構結成江蘇金融機構與高校產學研合作聯盟,成為聯盟的理事單位
學院已經逐步形成全員全過程全方位的人才培養體系,3個業務系、15個管理服務部門、30個研究機構,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支撐。在德育上,通過“商苑講壇”、“領雁工程”黨團聯動、“青馬工程”等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在智育上,制定本科生導師制四年全程指導,設立“益友”等3個學生髮展工作室、開展“菁英計畫”、“英才計畫”等因材施教、啟智潤心;在體育上,以學院特色的足球、健美操、桌球運動項目為基礎,組織開展體育文化運動,強健學生體魄;在美育上,聯合中國水利文學藝術協會、江蘇省水利風景區協會、南京市美術家協會等助推高雅藝術進校園;在勞育上,在培養方案中單設勞動教育學分,建立28個勞動實踐基地,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觀點和勞動態度,提升勞動能力。五育並舉,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師生風采

學院近年來學生培養質量不斷提高,在校內外產生較為廣泛的影響。在綜合素質方面,學院學生及集體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全國高校“百名研究生黨員標兵”、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江蘇省最美大學生、江蘇省黨建樣板支部、江蘇省五四紅旗團委等。在創新創業方面,2018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國賽銀獎2項、銅獎1項;2019年“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省賽一等獎1項;2020年“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國賽銅獎1項;2021年“挑戰杯”紅色專項賽全國二等獎1項、“網際網路+”全國銀獎1項;2022年“網際網路+”全國銀獎2項等。在文化體育方面,學院學生每年積極參與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參與的《禹•志》入選教育部“高校原創文化精品推廣行動計畫”;湧現了砂板桌球世界冠軍、全國學生運動會足球項目大學男子組冠軍、全國啦啦操冠軍賽小集體組花球規定動作冠軍等。

科研建設

學院在致力培養多層次、多類型高質量人才的同時,科學研究也取得豐碩成果。承擔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重點項目等科研項目260餘項,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580餘篇,出版學術專著38部,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47項。學院建設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團隊和基地10個,包括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創新團隊2個,分別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瀾湄合作創新與風險管控創新團隊、長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創新團隊;江蘇省重點培育智庫“生態文明建設與流域保護”、江蘇省決策諮詢重點基地“江蘇長江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研究基地”,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幾內亞灣-象牙海岸研究中心”等,參與江蘇高校協同創新中心世界水谷與水生態文明建設。此外,學院設有投資研究所、產業經濟研究所、金融研究所、基礎設施投融資研究中心等校級研究所(中心)。建成4個研究型實驗室,為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撐保障。

國際交流合作

為加快與國際接軌步伐,學院與英國牛津大學奧利爾學院、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澳大利亞西澳大學、德國法蘭克福財經管理大學、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亨茨維爾分校、美國北愛荷華大學、英國班戈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建立校際合作關係,開展了包括本科2+2、3+1項目和研究生4+1、1+1、3+2項目等。留學生教育規模持續擴大,培養在籍學歷留學生219人,規模居全校首位,生源在歐洲、美洲等都取得突破。

升學就業

學院畢業生就業率近三年來一直穩定在96%以上,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就業部門主要集中在政府機關、高等院校、事業單位、金融證券及投資公司、設計院、大型國有企業、跨國公司、會計師事務所等單位。
經濟與金融學院搭建招生就業一體化工作平台,設立職業發展與就業服務中心,科學做好生涯規劃教育頂層設計,引領學生找到成長使命,發揮自我潛能,繪製生命藍圖。按照職業生涯發展規律和學生成長成才規律開展“職業傾向測評”、“商苑講壇”、“名企名家談”、“求職小講堂”等系列活動。學院2個工作室入選河海大學首批生涯教育示範工作室,開展就業思想引導、就業能力提升、就業資源對接活動。多措並舉,落實學生高質量升學、就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