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

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

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是指依據油層地勢十分平緩,湖水很淺,水域開闊,波浪能量雖弱,但波及範圍廣,河流作用顯得突出的特點對油層進行對比。

許多湖泊、河流及三角洲相沉積都具多級次的旋迴性,也都可以採用旋迴對比方法,但旋迴層的發育特徵有顯著不同,採取的具體對比方法也應有所區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
  • 外文名:Fluvial delta reservoir correlation
  • 學科:石油工程
  • 理論依據:沉積旋迴性
  • 特點:厚度變化劇烈
  • 方法:古土壤、切片對比、等高程對比
簡介,理論依據,對比方法,利用古土壤進行旋迴劃分對比,切片對比,等高程對比,

簡介

在河流三角洲地區,油層對比一般不宜採用岩性對比的方法,因為其沉積環境側向變化大,沉積物的岩性及厚度橫向變化快,“岩性相似、厚度相近”的對比原則就不大適用。如河流三角洲的泛濫平原相、三角洲平原相及其次一級亞相內的河流切割、充填作用較強,地層的厚度變化劇烈,若簡單地按照厚度進行層位的機械劈分或按岩性籠統合併,就容易導致分層錯誤。

理論依據

人們早已知道旋迴性是沉積岩普遍具有的基本特徵,旋迴對比則是沉積岩地層對比的基本方法。在內、外地質營力的長期作用下,沉積岩普遍具有多級次的旋迴性,利用這一特徵可以有效地逐級劃分對比地層剖面。通過對現代及古代沉積的研究表明許多湖泊、河流及三角洲相沉積都具多級次的旋迴性,也都可以採用旋迴對比方法,但旋迴層的發育特徵有顯著不同,採取的具體對比方法也應有所區別。
在白堊紀時期,河流一三角洲沉積區地勢十分平緩,湖水很淺,水域開闊,波浪能量雖弱,但波及範圍廣,河流作用顯得十分突出。由於這些因素,導致三角洲沉積獨具特色。
其基本特點是。每次建設作用所形成的三角洲葉狀體即單一旋迴層都是薄而廣布,幾米厚的沉積層可在十分廣闊的範圍內追溯,各個相帶在平面上展布寬闊,分異完善,砂體差異顯著。從泛濫平原到分流平原河道砂體的規模逐漸分叉變小。有如樹枝狀再至三角洲內前緣開始出現較多的席狀砂,分流河道砂體仍在其中間斷地延續,而三角洲外前緣相僅以穩定的席狀砂為特徵,這些砂體及其間的泥質岩在側向上連續延展成平坦的薄層狀沉積。
在漫長的地質時期中,由於上遊河流頻繁改道,促使上述三角洲葉狀體整體反覆地遷移,建設與廢棄過程交替進行,砂、泥岩在剖面上互動出現,使複合三角洲沉積也顯示出明顯的多級旋迴性。
因此,我們可以按照不同級次的沉積旋迴逐級進行油層對比,直至單層對比。另外,在三角洲的不同沉積區,砂體發育的類型和模式顯著不同。
如在泛濫一分流平原地區是以極不穩定的條帶一透鏡狀砂體的互相切割、疊置為特徵而在三角洲外前緣相卻以層層疊置的席狀沉積為特徵,其間的過渡帶一三角洲內前緣則兼有上述兩種沉積特徵。
因此,在進行單層對比時,必須區別對待,採取不同的具體對比方法。

對比方法

利用古土壤進行旋迴劃分對比

古土壤是河流環境演變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河流沉積旋迴性的反映。古土壤成熟度的高低變化代表環境特徵的變化,這種變化在一個地區內具有等時意義,可作為地層對比標誌。因此,正確識別古土壤層及其演化序列,利用剖面上不同成熟期古土壤的演化和組合就可以劃分不同等級的沉積旋迴,並用作對比的基礎和依據。

切片對比

河流沉積中由於河道頻繁擺動改道,使得河道砂體在泛濫沉積中隨機出現,任何一個等時單元在側向上總是出現河道砂體與泛濫沉積的互動相變。切片對比法根據簡單的沉積補償原理,以任何一個基本平行標準層而遵循區域厚度變化趨勢的層段切片,取其界面作為等時線進行控制對比。具體做法如下:
①在兩個標準層間控制的大套河流連續沉積帶內,等分或不等分地按總厚度變化趨勢切成若干個片(約相當於亞組),切片界線就是對比的等時界線。
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
②切片厚度不宜太小,一般要求多數井都有一定層數的河道砂體與泛濫沉積的相組合,以防部分井以河道砂體為主,部分井則兒乎全為泛濫沉積,這樣可以消除砂、泥岩差異壓實帶來的對比誤差。各井切片界線並不一定是合理的旋迴界線,但其切片界線以內的砂泥岩沉積的等時性還是可以基本確定的。
③區域厚度變化較大時,要利用地震剖面,選擇連續性較好的反射界面,大體判別區域性厚度變化趨勢,切片時應遵循這一基本趨勢(右圖)。
④切片界線儘可能與古土壤旋迴性結合起來。

等高程對比

河道內的全層序沉積其厚度反映古河流的滿岸深度,其頂界反映滿岸泛濫時的泛溢面。同一河流內的河道沉積物其頂面應是等時面,而等時面應與標準層大體平行。也就是說同一河道沉積,其頂面$}標準層(或某一等時面)應有大體相等的“高程”。反之不同時期沉積的河道砂體,其頂面高程應不相同。這就是等高程對比的依據。等高程對比的具體做法如下:
①在砂層組上部(或下部)選擇標誌層,並儘量靠近砂層組頂(或底)界面。
河流-三角洲油層對比
②分井統計砂層組內的主要砂層(單層厚度大於2 m)的頂界距標準層的距離。
③在剖面上按深度統計主要砂岩層頂面距標誌層的距離,並確定主要的時間段,將不同距離的砂岩劃分為若干沉積時間單元(右圖) 。
④全區綜合對比統一時間單元,然後進行對比連線。
對於跨時間單元的厚砂層的處理,應分析是一個沉積時間單元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還是兩個沉積時間單元的砂層R加而成的,或是既有河流的下切,又有R加綜合而成的。對此大慶油田採用的方法是:
①綜合判斷沉積韻律,若砂層只有一個完整的韻律,說明是河流下切作用形成的,應為一個沉積時間單元;
②若砂層為多個韻律組合而成,且底部較粗,則為多個沉積時間單元組合而成的疊加砂層;
③若砂層中存在穩定的薄層泥岩夾層,則可將砂層劃分成不同的沉積時間單元;
④通過鄰井對比,以多數井的劃分為準;
⑤可用動態資料進行驗證,如見水層位、見水特徵等。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異常壓力的作用,往往會在地層剖面上形成類似的分段特徵,特別是聲波時差測井曲線尤為明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