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張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東張村村民委員會
- 廢止年份:2006年
- 設立年份:1983年
- 所在區域:安徽省
- 性質:地名
- 羅馬字母拼寫:Hédōngzhāng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河東張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
河東張村村民委員會,2006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因此處張姓居民居多,得名老張家,且位於馬橋河之東,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河東張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原屬胡村鄉;建國後屬陳護鄉;1956年屬陳戶高級農業社;1958年...
南張村村民委員會設 立於1983年,廢止於2007年。地名來歷 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地名含義 因該自然村歷史上因張姓南遷此地,故名南張村,又因原村委會駐地在此,故得名南張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49年為南張行政村;1956年...
大營張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坐落在大營張莊而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大營張大隊改為大營張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1984年由大營張大隊改為大營張村民委員會。1984年春屬寇家坊鄉行政管轄,2000年6月15日,平原縣撤銷寇家坊鄉,該...
東軍張村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東軍張)而得名。地名含義 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張氏兄弟二人自齊河縣晏城街張家胡同遷此立村,是時此地常有軍旅屯駐,故命村名軍張莊,後因張氏族人近居村旁,又有老軍張莊之...
皮條張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1984年根據國務院檔案,由皮條張大隊改為皮條張村民委員會而得名。歷史沿革 1984年由皮張張大隊改為皮條張村民委員會,1984年隸屬張華鄉,1998年撤鄉設鎮,隸屬張華鎮。1984年命名,一直...
西軍張村村民委員會,2009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相傳明萬曆年間(1573——1619)張氏兄弟二人自齊河縣晏城街張家胡同遷來立村,因與東軍張同系一族脈,又處其村之西,故取名西軍張。歷史沿革 解放前屬二區李全鄉,1958年設立大隊...
1981年撤銷後張村生產大隊革命委員會,復名後張村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設大隊長1名,副大隊長1至2名,會計1名。1984年4月,我國實行政社分設,生產大隊改為行政村;同年撤銷後張村生產大隊管理委員會,成立後張村村民委員會,設主任...
西張村村民委員會是1983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西張得名於張姓居住於龜山之西,故名。歷史沿革 明清時期屬還淳鄉慶善里十八都鳥字莊。民國廿九至三十六年(1940-1947)屬東魯鄉9保。1950年為東魯鄉2村,1956年與龍頭、坪山、豺里合...
北張村村民委員會是浙江省的地名,1961年由長興縣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地名含義 該村址在港北,村民全系張姓,故名北張。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圖影鄉八村;1956年併入橫山鄉,與東仁、大公土斗、圖影合建第六高級社;1958年建立圖影大隊...
蘆塘張村村民委員會是以其駐地村莊名稱而得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因此地位於蘆葦塘畔,張姓村民居多,又因村委會駐地於此,故得名蘆塘張村村民委員會。 歷史沿革 1949年廢除保甲制度,改為自然村莊,屬爐北鄉;1952年為蘆塘張農業...
海屋張村村民委員會,2001年2月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村中住戶最早為張姓,又建屋于海塗旁,後成村落,故名。村以駐地得名。歷史沿革 清時屬鎮海縣靈緒鄉,民國19年(1930)屬西緒鄉,民國35年(1946)屬靈緒鄉,1950年6月為沿海鄉...
北張村民委員會是歷史地名,因所在居民點北張村得名。地名含義 1984年由北張村大隊改為北張村村民委員會。歷史沿革 北張村1965年隸屬腰站公社,1984年腰站撤公社改鎮隸屬腰站鎮,2009年劃歸腰站社區。同年撤銷 村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