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曲二人台
- 分類:傳統劇目
起源,經典劇目,組成部分,發展現狀,
起源
“二人台”是起源於河曲,流傳於晉北、內蒙西部、陝西北部、河北張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戲。它在表演程式上屬於“兩小”戲。角色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兩人,表演生動活潑,唱腔灑脫奔放,委婉流暢,深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明朝末期,逢年過節,一些鬧紅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內、院落、村頭、廣場進行地攤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調,這種娛樂活動俗稱“打坐腔”。到了清鹹豐初年,這種“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藝術中的秧歌、高蹺、旱船、道情等藝術營養,發展為具有一些舞蹈動作,由旦醜兩角色一進一退走場表演。逢年過節觀看的人圍攏在火龍(旺火)四周,演員和樂隊在場內表演,當地人叫“轉火龍”。到了清同治年間(公元1862至1864年),由於河曲廣大勞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這種藝術形式帶到口外,吸收融化內蒙民歌的音樂語言及戲劇化妝等特長,使之有了新的發展,成為具有戲曲雛形的地方小戲。
一瀉千里的黃河,幾經曲折從內蒙流入山陝峽谷,越過偏關縣寺溝,就到了位於晉、陝、蒙交界的河曲、保德縣。這裡的人民能歌善舞,人俊音甜,到處可以聽到動人的歌聲,素有“民歌之海”的美稱。“二人台”這一地方小戲就植根在這塊土地上,一出《走西口》更以它真實的社會內容、細膩的生活細節、精彩傳神的表演、韻味濃郁的唱腔而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經典劇目
二人台的傳統劇目約有 120個,內容多取材勞動人民的現實生活,富有濃郁的生活情趣。可分為“硬碼戲”與“帶鞭戲”兩類,“硬碼戲”偏重於唱、念、做,突出表演作用,如《走西口》、《探病》等。“帶鞭戲”是載歌載舞、歌舞並生,如《掛紅燈》、《打金錢》等。其內容多是表現農家生活和愛情生活等。
組成部分
二人台的音樂分腔和牌曲兩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有些經過各種速度的變化處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此外還吸收、借鑑了古牌曲、民間吹奏樂等,使其越來越豐富。演奏和伴奏時,主要有洋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塊瓦等樂器。音樂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
發展現狀
2012年10月14日,由山西省文化廳授予的“河曲民歌二人台人才培養基地”在河曲二人台藝術中心正式掛牌成立,這是河曲縣多年來努力發展文化藝術的結果,標誌著河曲民歌二人台這一藝術瑰寶將得到更好地傳承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