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中心在河南大學揭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中心
- 成立時間:2021年4月1日
2021年4月1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中心在河南大學揭牌。
2021年4月1日,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中心在河南大學揭牌。1研究方向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研究中心由河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與河南大學文化產業與旅遊管理學院共建。雙方將在高校開展文化遺產教育,培養對中國傳統優秀文...
6個研究所(中心) 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省級) 漢語言文學教育研究所 套用語言學研究所 文藝學研究所 語文教學研究中心 影視文化教育研究所 2個院級重點學科 課程與教學論(語文)中國古代文學 2個名牌專業 漢語言文學教育專業2004年被確定為河南省專業改革試點,2006年被確定為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名牌專業。4門...
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的前身河南師範大學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研究人員由我校漢語言文學、音樂學、美術學等多個學科的教學科研人員及外聘兼職研究人員構成。研究中心介紹 中心現有研究人員27人,其中高級職稱22人,中級職稱5人,有博士學位的11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4人,...
丁永祥,河南武陟人,文學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人物簡介 丁永祥,文藝理論與寫作教研室主任,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1983年-1987年在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學習(本科);2001年-2003年在鄭州大學在職研究生學習;2005年-2006年在日本立正大學訪問學習;2006...
本中心是河南省首個公共文化研究中心,集科研、服務、教學於一體,是一個跨學科、專業化、開放型、非營利性的學術研究機構。中心立足洛陽,面向全省,通過梳理政策,總結案例,融合深化創新,智力支援實踐,為推動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搭建知識化、信息化與智力化的平台,打造河南省獨具特色的公共文化綜合性研究實體。使...
李雪山,男,漢族,1963年12月生,河南范縣人,中共黨員,歷史學博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比干文化與海上絲綢之路研究基地主任,河南省甲骨文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主任,新鄉市人民政府與河南師範大學共建比干文化研究院...
王勇,女,漢族,1967年5月出生,河南獲嘉人,1995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86年3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現任河南省焦作市紀委常委,市監委委員。人物履歷 歷任馬村區人民法院書記員,解放區人民檢察院幹部、書記員、助理檢察員、檢察員、起訴科副科長,紀檢組長、正科級檢察員、檢察委員會委員,焦作市人民檢察院正...
張富春(1969—),河南延津人,河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古代文學教研室主任,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四川大學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俗文化研究所兼職研究員。人物經歷 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在河南大學師從王立群先生攻讀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學位,2003年7月獲碩士學位;2003...
河南師範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連續五年被評為四星級社團 2012年被評為五星級社團 榮獲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優秀品牌”,發展歷史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協會創辦於2006年9月,在團委和社聯的幫助和中原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心的指導下,通過開展“大學生傳統才藝培訓班”、“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月”...
目前,學校是國家級重點中等職業學校、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社會傳承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中國曲協河南墜子藝術委員會南陽教學基地。學校現有中州路和濱河路兩個校區,濱河路校區占地面積33.46畝,建築面積28436.21平方米,中州路校區占地面積3.46畝,建築面積4625.61平方米。2022年8月,《南陽市人民...
學院有河南大學黃河文明傳承與現代文明建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新型城鎮化與中原經濟區建設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間藝術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中原民俗民間文化與藝術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宋代藝術研究所、河南大學中國陶瓷研究院等科研資源。基礎設施 美術學院擁有建築面積8080多平方米的綜合教學...
張鵬 張鵬,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河南省委員會委員。人物履歷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河南省委員會委員 職務任免 2023年1月5日,政協第十二屆河南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通過:決定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三屆河南省委員會委員。
張鵬,男,1975年11月生,漢族,本科學歷,1998年10月參加工作,2001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籍貫鎮平縣。現任河南省鄧州市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人物履歷 1998.10—2005.09 河南省鄧州市文渠鄉政府辦事員、政府秘書 2005.09—2008.03 河南省鄧州市構林鎮政府組織委員、副鎮長 2008.03—2013.05 河南省...
3.河南大學省部共建項目,黃河流域傳統文化資源開發與文化產業發展研究,結項中 4.河南大學第八批教學質量工程項目,文化產業教學內容建設,已結項 5.河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重點課題,適應河南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文化產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已結項,優秀 6.河南省科技廳軟科學項目,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臨漳縣文化館獲得“河南墜子”項目保護單位資格。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河南墜子”項目保護單位臨漳縣文化館評估合格。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存在單位性質、機構...
周口師範學院作為河南省首批文化改革發展人才培養基地建設單位、河南省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學校堅持一貫重視實驗教學的辦學傳統。為適應國家“加強學生素質教育和著重培養學生套用與創新能力”的要求,基於對實驗教學體系建設的前瞻性、科學性與實用性思考.早在1975年建設藝術系之初,就開始探索實驗教學的管理模式,...
學院現有“漢梁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兩個省級科研平台;有應天書院研究中心、莊子與道家文化研究中心、商文化與火文化研究所等多個校級科研平台。人文學院實驗教學體系日趨完善,現有應天國學堂、文旅教學實驗中心、文化產業創意實訓中心、文秘實訓室、語音實驗室、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室、書寫...
外國語學院建有“中韓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莎士比亞研究中心”、“語言學研究中心”、“教學研究中心”、“黃河文化域外傳播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外譯與傳播研究中心”等科學研究機構。學院是國家首家省級吟誦協會——“河南省吟誦學會”的依託單位。教研成效 人才培養質量 外國語學院培養的...
吉燦忠,男,漢族,河南洛陽人,1970年7月生,中共黨員,在讀博士,副教授,國家一級武術裁判,河南師範大學體育學院碩士生導師,河南師範大學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兼職研究員。1993年畢業於河南師範大學。2003年9月,考入華南師範大學體育科學學院攻讀碩士學位,2006年6月獲教育學碩士學位。2008年9月考入上海...
音樂學院高度重視專業建設工作,音樂學專業為“省級特色專業”;音樂表演專業為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單位;《視唱練耳》課程為省級精品課程;《中學音樂教學設計》為省級教師教學資源共享課程。是河南省省級音樂骨幹教師培訓基地;是“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擁有省級“藝術教育實驗中心”、“省級文化產業人才...
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58人。學生生源來自河南、山東、湖南、湖北、山西、山東、河北、江西、甘肅、吉林、黑龍江等地,全日制本科生810人,碩士研究生85人。學院始終堅持教學與科研並重,憑藉淮河流域特有的地域優勢先後獲批了“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淮河流域音樂文化研究中心”、“音樂...
學部先後建成了河南省校園足球領導小組辦公室、河南省幼兒足球培訓基地、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河南省學生跆拳道教練員培訓基地、河南省廣播電視藝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河南省全媒體科普傳播中心創作基地等產教融合項目基地、河南廣播電視台電視節目製作基地;學部建成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河南墜子工作室、豫尚跆拳道...
現任信陽師範學院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新中原協同創新中心牽頭人,河南省中原與閩台關係研究中心學術帶頭人,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信陽師範學院首屆教學名師,河南省姓氏祖地與名人里籍研究認定專家,河南省姓氏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台灣...
2023年1月4日,鄭州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加快“設計河南”先行區建設,推進“設計鄭州”建設和“設計之都”申報,力爭新認定省級以上工業設計中心20家。加快推進數位化轉型。為踐行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智慧化中心與河南工業大學簽署的《設計賦能“河南非遺”戰略合作框架》。2024年6月7日,...
學術研究 近年來,共出版著作38部,發表論文500餘篇,完成省部級科研項目60餘項,獲省廳級以上科研獎勵80餘項。“天中本土音樂文化研究所”為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豫派二胡研究所”為校級科研機構。辦學條件 教職工49人,專職教師45人,教授7人,副教授10人,海外留學博士4人,在讀博士6人,國內外碩士...
河南省教育廳青年學科帶頭人,鄭州大學藝術陶瓷研究所所長,鄭州大學藝術遺產研究所所長,主要從事東方美術史研究和繪畫研究等工作。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工藝美術學會副秘書長,河南省工藝美術精品審查委員會委員,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30餘篇,專著3部。目前形成了一個較為完善的民間美術教學...
現任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專家庫成員、海峽兩岸文化創意產業高校研究聯盟副秘書長;河南省特聘教授、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鄭州大學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鄭州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委員。學術兼職 河南省文化產業專家委員會委員、河南省文化改革發展試驗區專家組成員、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
古都語言研究所,結合中原崛起過程當中的城鄉一體化發展內涵以及社會語言學、跨文化傳播學等相關理論,對河南古都語言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開系統研究。將對河南古都語言文化進行歸類,分析其特點與價值,探討其在中原地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保護與利用的方法與途徑,並加強古都文化的對外傳播研究,為新時期中原地區經濟...
據2024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是河南省文化和旅遊廳認定的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是濟源唯一一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託單位。成立有濟源發展研究院、濟水文化研究中心、河南硯藝研究中心、濟源冶金化工創新研究院、孫思邈中醫藥研究所、愚公移山精神研究中心等產學研發平台20多個。建成了省級科研平台——河南省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