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是為了推進打造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制定的規劃。
2022年4月,《河南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南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
- 發布時間:2022年4月
制定經過,內容解讀,
制定經過
2022年4月,《河南省文物博物館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發布。
內容解讀
打造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助力黃河、大運河、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推進黃河國家博物館建設,構建黃河文物展示園區體系。發掘研究靈井“許昌人”、新密李家溝、新鄭裴李崗等遺址,探尋東亞現代人類起源和農業起源。整合提升北陽平、雙槐樹等仰韶文化遺址,實證“早期中國文化圈”的形成發展。挖掘研究登封王城崗、二里頭遺址等一批文化遺址,深化夏文化研究。依託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等國家都城遺址,打造中國歷史主根脈文化地標。
加強大遺址保護利用。支持鄭州、洛陽等地大遺址綜合保護利用,推動賈湖、城陽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單位加快建設,推動安陽殷墟、漢魏洛陽城遺址、隋唐洛陽城遺址、鄭韓故城等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繼續提升建設水平。
截至目前,列入國家項目庫的18處大遺址全部完成總體保護規劃編制,編制完成率達到100%,完成本體加固、保護展示、環境整治工程30餘項。
強化文物古蹟保護。統籌城鄉文物建築保護,重點實施嵩山古建築群、濟源古建築群、百泉古建築群以及古塔、古橋樑等的保護和展示利用。做好焦作寨卜昌、郟縣臨灃寨等傳統村落的整體保護。推進二里頭遺址和萬里茶道河南段申遺工作,做好仰韶文化重要遺址、開封明清城牆、關聖文化史跡、紅旗渠等的申遺準備工作。
在革命文物保護管理利用方面,河南將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推進鄂豫皖片區、冀魯豫片區、河南片區和長征片區(紅二十五軍)等片區的革命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形成“三山兩水一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格局。
同時,拓展革命文物傳播渠道,推出河南紅色地圖,打造“河南紅色旅遊景點預約平台”,利用主流媒體客戶端等新媒體平台實現成果共享。推進“網際網路+革命文物”,加強革命文物數位化展示和網路化傳播。
加強革命文物保護管理利用。加大革命文物保護力度,推進鄂豫皖片區、冀魯豫片區、河南片區和長征片區(紅二十五軍)等片區的革命文物保護規劃編制實施工作,形成“三山兩水一線”革命文物保護利用新格局。
推進博物館事業高質量發展。完善以河南博物院為龍頭,市縣級博物館為主體,行業和非國有博物館為補充的具有中原文化特色的博物館群落體系。推進河南博物院新館、中國文字博物館二期、黃河國家博物館等項目建設;實施世界一流博物館創建計畫。支持鄭州百家博物館和洛陽“東方博物館之都”博物館群建設。
目前河南已建成各類博物館、紀念館357家,較“十二五”末增長30%。博物館質量不斷提升,國家三級以上博物館數量達72家。
其他重點任務還有,建設現代考古管理和技術體系、強化文物科技創新等基礎工作、大力推進讓文物“活”起來、深化文物保護利用改革、加強文物機構人才隊伍建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