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

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始建於1963年,1993年被命名為首批國家糧食儲備庫,位於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現占地500畝,倉容量9億斤,是一家集糧食倉儲、購銷於一體的國有糧食購銷企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河北柏鄉國家糧食儲備庫
  • 占地面積:500 畝
  • 建設時間:始建於1963年
  • 所在位置:河北省邢台市柏鄉縣
管理實踐,所獲榮譽,

管理實踐

總結50多年的倉儲管理實踐,該庫的具體做法是:
一、積極開展倉儲設施規範化建設,為管好糧奠定物質基礎。
近些年來,該庫自籌資金1.1億元,新擴建倉容7億多斤;籌資98萬元,安裝糧情測控和電子監控設備,實施全面安全監控,今年又新上了一套無線糧情測控系統;籌資33萬元,建立質量監控中心,檢化驗設備齊全,具有小麥、玉米等各項主要指標的測定能力。健全各類配套設施,有輸送設備65台、清理設備32台、通風設備183台、汽車地中衡8台、裝倉機11台,扒谷機12台,其它設備55台,具有機械化、連續化作業的條件。目前,我庫儲備區與經營區分開,儲糧區與辦公區、生活區分開,實現了白色儲糧區和花園式辦公區、生活區,做到了庫區整潔美觀,地面硬化,空地綠化,環境美化,各類糧食全部儲存在符合要求的標準倉房內,基本實現了庫區園林化、管理規範化、儲糧科學化、檢測制度化。
二、以套用技術創新實現科學保糧,為管好糧提供科技支撐。
在積極推行“四合一”儲糧新技術的同時,該庫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按照實踐出題目、科研作文章的思路,深刻認識和切實把握科學保糧的規律,以儲糧實用技術的創新實現科學保糧。這些年來,該庫共試驗完成16項科學儲糧新技術,其中3項填補國內空白,4項填補省內空白,16項全部在省市縣推廣套用。
該庫花六年時間完成的《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用坐標法把氣候和糧情變化規律,直觀地標示出來,指明了一年中各個時期保糧的措施與重點,被稱為保糧“小詞典”,填補國內空白。根據這張圖,不管是有經驗的糧食保管員,還是剛參加工作的從業者,每天應該乾什麼、怎么乾,示意圖都標示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對於長城以南、黃河以北屬於溫帶大陸季風性氣候的地區,糧食保管一年早知道示意圖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對做好糧食保管工作有較大的實用價值。
根據示意圖揭示的氣候與糧情變化規律,該庫利用當地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春季天干風多的氣候特點,試驗完成了 “高水分玉米自然通風降水技術”,根據不同玉米水分、不同儲存環境,採取不同的標包、碼垛形式,適時地通風苫蓋,不用晾曬,不用烘乾,既保證了玉米儲存安全,又降低了水分減量損失,減少了儲藏環節搬倒、撒漏、遺留等損耗,收到了玉米降水、保鮮、保質的良好效果。
該庫自行設計建造的鋼構通風倉,全倉採用輕鋼結構,設計倉容1億斤以上。通風倉四周採用電動卷閘升降裝置,可以根據糧食水分和天氣情況適時開關,從而達到降水或者保水的目的,既能保證儲糧安全,又可以降低儲糧損失。這種倉型已經在國內推廣使用。2012年完成的“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就是在這種倉型內解決了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安全度夏的難題。該庫使用“大豆包衣安全儲存技術”儲存大豆三年零五個月,除入倉完成進行過熏蒸一次外,直到大豆出庫再沒有用過藥,也沒有蟲害發生,出庫時大豆發芽率96.5%,脂肪酸值、水溶性蛋白質溶解比率等各項指標完好新鮮如初,糧食保管自然損耗率為萬分之一,僅為國家規定糧食保管自然損耗率的1/20,儲糧損耗遠遠低於國家規定,創造了東北大豆在冀中南儲存保鮮的新紀錄,得到國家糧食局、中儲糧北京分公司和國家糧科院的高度評價。
三、大力培養優秀員工隊伍,為管好糧提供人才支持。
在生產力諸要素中,人是最積極最活躍的因素。不管倉儲設施多么完善,儲糧技術多么先進,都需要靠人來完成。糧食職工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倉儲設施和儲糧技術的套用效果,關係著糧食數量和質量安全。
為此,該庫在糧庫實施了以崇德尚智為主要內容的素質提升工程。以節儉養德為主題開展“十個一”活動,號召每位員工從節約一粒糧、一分錢、一滴油、一度電、一滴水、一條麻袋、一根口繩、一把掃帚、一張複寫紙、一個大頭針做起,進行小發明、小更新,員工愛糧節糧護糧意識明顯增強。以“經商如做人,誠信為本”為主題開展誠信道德教育,做到對國家講誠信、對農民講誠信、對客戶講誠信、對職工講誠信、對銀行講誠信,把誠信從個人道德品格上升為柏鄉糧庫的企業精神。每年對員工進行培訓,讓各個崗位的業務骨幹為職工講課,至今已經堅持了21年。今年,該庫與河北交通學院糧食工程系(原來的河北省糧食學校)合作辦學,對員工開展大專教育,全面提高糧庫職工的業務素質。目前,該庫的糧食倉儲人員上崗都做到了“三個必須”:必須熱愛糧食倉儲事業,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民以食為天,管好糧食責任比天大;必須熟悉各種糧食政策,熟記在心,嚴格執行;必須掌握熟練的專業技術,開拓創新,並獲得市級以上上崗資格證書。
其實管好糧不僅要靠技術,還要有一股子勁頭。在柏鄉糧庫,風聲、雨聲、雷聲就是命令。有一年7月的一個傍晚,暴風雨來的特別突然,50多歲的李樹旺當時正在輸液,拔掉針頭就衝進風雨中搶救糧食。職工閆金全在搶救糧食的過程中,釘子扎在腳上,鮮血直流,他拔出釘子繼續乾。由於風大雨急,一個露天糧垛上的苫布多次被風颳起,職工們沒有別的辦法,情急之下就趴在糧垛上,用身體死死地將苫布壓住,有的人被風從糧垛上掀下來,就再爬到糧垛上去,直到風停雨住。糧食保住了,不少職工卻病倒了。可以說,該庫是在用生命愛糧護糧。
四、加強企業規範化管理,為管好糧提供制度保障。
在這方面,該庫構建起約束、監督、激勵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約束主要是嚴格的制度規範,職工一舉手一投足皆有章可循,有律可依。在糧食收儲環節,該庫實行分人包倉,專人專倉專賬管理,實行“五包”、“四管”責任制,即包數量、包質量、包四無、包損耗、包器材,管賬卡齊全相符、管科保率提高,管入庫糧食質量檢查、管倉內外清潔衛生,建立完善了“驗質員、保管員、質檢中心化驗員”三層把關,“初驗、復驗、整理、抽驗”四道程式的質量保證防線,驗質員、保管員、化驗員相互協作,相互監督,杜絕了“人情糧”,保證了入庫糧食質量和儲存安全。監督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健全企業內部的檢查評比制度,賞罰嚴明;二是把收購糧食時的質量標準、收購價格、服務措施向社會公示,接受廣大民眾的監督。激勵則體現在四個方面:目標激勵、利益導向、自尊激勵和行為激勵,主要通過開展勞動競賽、績效考核、責任追究、以貢獻定分配、領導者帶頭的機制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激勵職工創先爭優,拼搏奮進。約束、監督、激勵三個方面構成一個有機整體,通過規範化、制度化運行,保證企業高效有序運轉,同時訓練著人,培育著人,為管好糧提供了制度保障。

所獲榮譽

1991年,被商業部評為全國糧油安全保管先進單位,授予“寧流千滴汗,不壞一粒糧”的獎盃。先後多次被評為國家糧油保管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糧食倉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糧油倉儲規範化管理先進企業、全國糧食系統先進集體,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連續四屆蟬聯全國文明單位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