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

沛,是漢語辭彙,漢語拼音為pèi ,多指勢湍急,行動迅疾的樣子。也形容充盛的樣子,如,充沛、豐沛。沛也可指有水有草的地方。沛古同“旆”,如,旌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沛
  • 拼音 : pèi   
  •  注音 : ㄆㄟ
  • 四角號碼 : 35127
基本信息,釋義,基本字義,詳細字義,古籍解釋,字源演變,字形對比,

基本信息

沛 拼音:pèi  注音:ㄆㄟ
簡體部首:,部外筆畫:4
總筆畫:7
繁體部首:水
五筆86&98:IGMH
倉頡:EJB
鄭碼:VALI筆順編號:4411252
田字格中的“沛”字田字格中的“沛”字
四角號碼:35127

釋義

基本字義

1. 水勢湍急,行動迅疾的樣子:~然。~~。
2. 充盛的樣子:充~。豐~。
3. 有水有草的地方。
4. 跌倒,傾仆:顛~(挫折困頓)。
5. 古同“旆”,旌旗。
6. 沛縣(今江蘇沛縣)簡稱
7. 沛郡沛國的簡稱。劉邦沛豐邑中陽里人,此處“沛”指沛郡。朱元璋世家沛,此處“沛”指沛國。

詳細字義

〈名〉
1. 形聲。從水,市( bèi)聲。本義:沛水
2. 同本義 [Pei River]
沛,沛水。出 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東漢·許慎說文
3. 澤名。沛澤
齊侯田於 沛。——春秋·左丘明左傳·昭二十年》。注:“沛,澤名。”
4. 多水草的沼澤地
大陷於沛澤之中。——《公羊傳·僖公四年》。注:“草棘曰沛。”
猶逸禽之赴深林,蝱蟲內之趣大沛。——《後漢書·崔駰傳》
5. 蓄積用來灌田的水
浙中…少水,人家多於山上置閘蓄水,遇旱歲開以灌田,名之曰沛,取沛然之義也。——《三餘贅筆》
6. 通“旆”。旗,幡
豐其沛,日中見沫。——《易·豐》
7.江蘇沛縣簡稱,昔沛縣西有大澤,故稱沛地為沛澤。至春秋末,楚國滅宋,的沛地置縣,始改稱沛縣,簡 稱沛。
〈形〉
1. 水勢湍急的樣子,泛指盛,大
沛,水波流也。——《一切經音義
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孟子·梁惠王上》
焚沛澤。——《管子·揆度》。注:“大澤也。”
沛焉競溢。——王褒《洞簫賦》
河水沛沛,比夫眾川,孰者為大?——《論衡·自紀》
2. 又如:充沛;沛沛(水盛大的樣子);沛若(盛大的樣子);沛然(充盛的樣子;盛大的樣子);沛發(大量湧出);沛澤(盛大的恩澤)
3. 通“霈”。雨盛大的樣子
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孟子·梁惠王上》
凍雨沛其灑塗。——張衡《思玄賦》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集韻》𠀤普蓋切,音霈。水名。《說文》沛水出遼東番汗塞外,西南入海。
澤名。《左傳·昭二十年》齊侯田於沛。
草生水曰沛。《公羊傳注》草棘曰沛。《風俗通·山澤篇》沛者,草木之蔽茂,禽獸之所匿也。
縣名,屬沛郡。《漢書注》秦泗水郡之屬縣。
行貌。《楚辭·九歌》沛吾乗兮桂舟。《左思·吳都賦》直衝濤而上瀨,常沛沛而悠悠。
有餘貌。《公羊傳·文十四年》沛若有餘。
大貌。《前漢·五行志》沛然自大。
雨貌。《張衡·思𤣥賦》凍雨沛其灑塗。
滂沛,雨盛貌。別作霈。
旛幔也。《易·豐卦》豐其沛。通作旆。
蓄水灌田之名。《三餘贅筆》浙中少水人家,多於山上置閘蓄水,遇旱歲開以灌田,名之曰沛。
竹名。《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沛竹,可以為大船。《僧贊寧·筍譜》又沛竹筍。
沛艾,姿容俊偉貌。《司馬相如·大人賦》沛艾赳螑。
滯沛,奔揚貌。《司馬相如·上林賦》奔揚滯沛。
姓。
《廣韻》《集韻》《韻會》𠀤博蓋切,音貝。義同。
疾也。《前漢·郊祀歌》靈之來,神哉沛。《注》沛,補蓋反。
偃仆也。《詩·大雅》顚沛之揭。《傳》沛,拔也。《正義》遽離根本之言。
《韻補》葉方吠切,音避。《揚雄·甘泉賦》雲飛揚兮雨滂沛,於胥德兮麗萬世。
葉蒲迫切,音白。《左思·魏都賦》揆旣往之前跡,叩將來之後轍。成都迄以傾覆,建業則亦顚沛。

字源演變

小篆小篆
楷體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中國大陸宋體
台灣細明體台灣細明體
香港明體香港明體
日本明朝體日本明朝體
韓國明朝體韓國明朝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